滋溜——
一切準(zhǔn)備就緒,當(dāng)一盆蛤蜊進入鍋里,在蒜泥、蔥段等調(diào)料的混合之下,撲鼻的香味快速向四周蔓延。
“哇哦,好香?。 ?p> 劉元安夸張的贊嘆道。
聞言,朱允炆微微搖頭似乎有些嫌棄,看著灶臺上的大鐵鍋心中惋惜道,若這不是大鐵鍋,而是后世的炒菜鍋。
朕今兒一定讓你們大開眼界。
徐妙錦、明夏兩個姑娘本就在一旁觀看,此時倆人都是目瞪口呆,只見鍋鏟在鍋中翻飛,讓鍋里的蛤蜊相互碰撞。
“大娘!”朱允炆笑著道:“您學(xué)會了嗎?”
大娘也是有些驚訝,她沒想到這蛤蜊,還可以這樣做。
富貴人家就是不同。
這蛤蜊用水煮一煮,沾點醬油不就可以吃了嗎?
但是這味道,確實很香。
“公子廚藝精湛,我哪能學(xué)會哦!”大娘笑呵呵的道。
“其實不難!”朱允炆一般就翻炒,一邊逐一講述炒蛤蜊的步驟,從吐沙一直到下鍋炒,重新講了一遍。
大娘自然是聽懂了,也學(xué)會了。
只不過她卻覺得,這樣還是有些浪費食材。
就剛才朱允炆放進去的菜籽油,就讓她非常的心疼,這要是放在平時,他們家三口人,可以吃好幾天了。
當(dāng)然,這些材料都是人家買的。
大娘也不能說什么。
少時——
蛤蜊出鍋。
滿滿一大盆,大爺與他的小孫子,將一張木制大方桌,給搬到了院子里,大娘又準(zhǔn)備了一些家常菜蔬,都是青菜白菜什么的。
“大娘,我來炒吧!”
朱允炆至從穿越到明代之后,就沒有再進過廚房,今日重新烹飪食物,讓他有種回到了前世的感覺,好像就沒有穿越一般。
大娘本想幫忙,但是看著這位貴公子廚藝那么精湛,不像他們這些老百姓平日做菜,真的就是煮耙煮耙撒點了兒鹽巴,就算完事的做菜方式。
約莫一炷香的時間,朱允炆終于忙完,從廚房里走了出來。
“公子辛苦了!快請上坐!”
老漢將上座讓給了朱允炆,但是朱允炆卻笑著道:“老人家您是長輩,這位置得您坐?!?p> “公子,您是貴客!”老漢有些推脫。
“老人家,今日多有叨擾,快請坐吧!”朱允炆客氣了一下,直接在旁邊的座位上坐下,然后才叫其他人也坐了過來。
坐在朱允炆旁邊的徐妙錦,此時已經(jīng)被桌上的蛤蜊吸引,朱允炆夾起一個蛤蜊,放在徐妙錦的碗里,笑著道:“妙錦,快嘗嘗,看看我做的這道菜味道如何?”
可是徐妙錦卻是看著碗里的蛤蜊發(fā)呆,朱允炆自然是看出了他的心思,也是夾起一個蛤蜊,然后滋溜一下,將蛤蜊中間的肉吃掉,然后將堅硬的貝殼放在一旁。
老大爺家的小孫子,倒是聰明,夾起蛤蜊放在碗中,然后就是伸出小手,往嘴里喂。
“奶奶,這個蛤蜊真的好吃?!?p> “以后我們都這樣做可好?”
小家伙第一次吃到這么美味的蛤蜊,一邊吃著一邊贊許道。
接下來朱允炆不時聽到贊美之詞。
“少爺,真厲害!”
“大寧,這真的是人間美味?!?p> “公子廚藝如此精湛,莫非是開酒肆的?”老漢有些好奇的問道,朱允炆笑著道:“對,我家在蘇州開酒肆的?!?p> 說這話時,明夏、劉元安等人原本想要反駁老漢,心說你們怎么說話的,但是當(dāng)朱允炆直接承認(rèn)了,我家就是開酒肆的,他們也只能閉上嘴巴,繼續(xù)品嘗美味的食物。
方孝孺、徐輝祖?zhèn)z人是一邊吃著喝著,一邊暗自疑惑,心說咱們皇帝陛下,什么時候?qū)W會了做菜。
而且還做得如此的美味。
另一邊,朱允炆端起酒碗,看向老頭道:“老人家,晚輩敬您一碗,今日多有打擾。”
“公子您客氣了...”老頭呵呵笑道:“若不是公子的到來,我們這輩子怕是都很難吃到這么好吃的東西?!?p> “哈哈哈!”朱允炆聞言也是笑了。
“老人家!”放下酒碗,朱允炆淡淡的問道:“這附近的村民們,是不是經(jīng)常出海打漁?”
“嗯,是的!”老漢點頭道:“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嘛,我們這里面臨大海,平時出去打些魚蝦回來,也能改善家里的生活?!?p> “收成如何?”朱允炆追問。
“唉!”老漢嘆息一聲道:“若是沒有倭寇,遇到?jīng)]有風(fēng)浪時,我們也能打到不少的魚蝦...”說著他頓了頓,才道:“這些年倭寇時常出沒,我們也不敢走得太遠(yuǎn)。”
“倭寇經(jīng)常到海寧這邊來嗎?”朱允炆又問。
“來!”老漢道:“基本上隔一兩個月他們就會來一回...”說著看向他的小孫子,嘆息道:“我的兩個兒子就是死在倭寇的手里,還有他的母親也被倭寇抓走了?!?p> “混蛋!”聞言朱允炆噌的一下站起,暴怒道:“這些該死的小鬼子。”
“公子!”老漢也是嚇了一跳,原本聊得挺輕松的,這公子卻突然一驚一乍的:“公子息怒,雖然這些倭寇可恨,不過現(xiàn)在倭寇來時,我們都會提前躲進縣城?!?p> “官府沒有出兵去圍剿這些倭寇?”朱允炆坐下又問道。
“剿!怎么沒剿!”老漢道:“只是這些倭寇個個兇悍,官府的那些兵將,除非人多勢眾,遇到人少的時候,吃虧的往往是官府?!?p> 聽到這話,就連方孝孺、徐輝祖?zhèn)z人也是一驚。
“倭寇竟然如此強勢?”徐輝祖問了一句。
“是??!”大娘嘆息道:“這些倭寇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
“最近有來過嗎?”朱允炆好奇的問。
“嗯!”老漢點頭,道:“上個月來過一回,不過縣太爺提前知道了倭寇的動向,所以早有準(zhǔn)備,倭寇來時,縣城里已經(jīng)聚集了數(shù)千兵將?!?p> “雙方打了一仗,那些倭寇或許是見海寧兵多。”老漢笑著說道:“就又回到了海上,然后不知去向?!?p> 聽完老漢的講述,朱允炆憤怒的心情,略微安慰了一些,至少官府是按照他的指示,用心在剿滅這些倭寇。
倭寇是為禍明清兩朝的一大隱患。
作為穿越者,朱允炆自然是非常的了解,如今他成為了大明朝的皇帝,他在心里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
倭寇之患,得在朕在位時清除殆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