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天里,清風(fēng)拂面,陽光明媚。
太后心疼明虞風(fēng)餐露宿的趕了半個(gè)多月路,便命宮令女官帶去樓閣午憩,等歇息好了敘舊。
明媚的陽光穿透窗簾,洋洋灑灑的射在地板上,安靜的房間里均勻鋪落著朦朦朧朧的淺金色光線。
明虞緩緩睜開眼睛,映入眼的是粉黃色的帳幔,暮色微涼。頭頂是一襲一襲的流蘇,隨風(fēng)輕搖。
不適的動了動,卻發(fā)現(xiàn)身下的床榻絲絲涼意,即使那繁復(fù)華美的云羅綢如水色蕩漾的鋪于身下,總是柔軟卻也單薄無比。
飄來一陣紫檀香,幽靜美好。榻邊便是窗,精致的雕工,稀有的木質(zhì)。
樓閣外一片旖旎之景,假山,小池,碧色荷藕粉色水蓮,不時(shí)有小婢穿過,腳步聲卻極輕,談話聲也極輕。
明虞望著樓閣外的九重宮闕,巍峨堂,琉璃瓦,雕朱漆,金龍盤踞,彩鳳旋舞。金燦燦,明晃晃,也冷清清,慘戚戚。
決重檐廡殿,黃色琉璃,聳立在三層漢白玉須彌座臺基之上,巍峨闊麗,直入天宇。
那通往殿前的四十八級白玉石階如同難以逾越的天塹,令人自覺渺小,心生畏意。
梳著雙丫鬟的小婢站樓閣窗下喚道.“明姑娘,明姑娘可醒了”,明虞神游著窗下小婢喚自己便回應(yīng)道.“醒了,可是太后詔見,稍等片刻”。
明虞下樓看著等自己的小婢上前走去,小婢帶著明虞穿堂而過后,又轉(zhuǎn)了幾個(gè)彎,行至留聽閣便停下,一派春光麗色。
池塘邊白石鋪地,花蔓繞廊,樹木蔥翠,鳥雀齊鳴。池塘的水面上睡蓮盛開,時(shí)有蛙鳴自水面?zhèn)鱽怼?p> 池塘中央坐落一座小島,紅色的小亭躍然島上,一座木棧小橋連接著島上小亭和池塘邊。
前面過來一頂轎子,停至池塘邊等著明虞,小婢跟著,明虞上了轎,小婢看著明虞坐好言.“明姑娘,坐好了,要起轎了,去云岫亭”,明虞回了聲好。
行至云岫亭前,明虞下了轎子,溫太后起身道.“阿虞來了,快坐下,累不累,這里離長寧宮遠(yuǎn)了些,不過景致不錯(cuò)”。
明虞順勢牽起溫太后的手,走到亭中央,溫太后屏退左右,明虞詢問太后道.“接到阿姊來的密信,知其緣由,阿虞也參與,阿姊有何打算”。
溫太后回答道.“知曉得,當(dāng)年你也牽連其中,這消息屬實(shí)的,是我母家?guī)X南溫氏派人傳來的”。
明虞神色不明道.“阿姊,此次下山并非阿姊的密信,接到阿姊密信前,查到一些事情匪夷所思,便下山先找阿姊的”。
明虞言道.“五年前師父于三月初收到一封信后,第二日下山后許久未歸。
只當(dāng)是師父如往常見了老友或是遇見需要診治的病人,便未理會?!?p> 直至兩月后師父回來后與幾位峰主在長老堂議事后,又在天痕山召集白鷺峰、凌月峰、小藏峰、天游峰、屏蒼峰、聚靈峰、紫云峰等諸位長老,掌門一同議事。
數(shù)日后師父接到老友汝陽老王爺?shù)膩硇?,師父便帶我下山趕著半月后到帝都,去拜見了老王爺后帶著家眷們一起去花萼樓同太宗陛下過千秋節(jié)。
群臣獻(xiàn)禮,熱熱鬧鬧的,無人感到異常,不過半個(gè)時(shí)辰時(shí)辰花萼樓外的數(shù)千金吾衛(wèi)被屠殺過半,血流成河。
等樓內(nèi)察覺到不對勁時(shí),太宗陛下將身懷六甲的皇后及群臣女眷安置后,武將和趕來的黑甲軍共同御敵。
一股隱約的血腥氣從遠(yuǎn)處飄來,循著氣味而行,來到一片空地之上,但見眼前橫七豎八地躺著幾十具尸體,每一具尸體都頭破額裂,肢殘?bào)w破,腦漿四濺,血水橫流。
一陣震耳欲聾的馬蹄聲由遠(yuǎn)及近,踏得大地都在輕輕地顫抖,舉目望去,但見道路的盡頭出現(xiàn)了一隊(duì)人馬。
黑白的旌旗在蒼穹下迎風(fēng)飄揚(yáng),明亮的鎧甲閃爍著奪目的光澤,參差的刀劍直插天空,泛著冷冽的寒光。
貼地的馬蹄發(fā)出沉重的隆隆巨響,以不可阻擋之勢奔涌而來,揚(yáng)起的塵土滾滾涌動,猶如海潮般襲來,令人望而生畏,毛骨俱悚。
“黑甲軍來了”,武將護(hù)衛(wèi)太宗陛下,黑甲軍樓外御敵。
流云緩動,夕陽西下,余暉漸漸退卻,繁星綴上夜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