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靈感的碰撞
李讓讓卻有些緊張和擔(dān)心,一些有才氣的人都會有比較古怪的個性,她也不知道文山到時候看到于海帶個女生過去,會不會鬧得不愉快。
“要么還是算了吧?我怕……”
于海卻打斷李讓讓的話道:“怕什么,都是一些人以訛傳訛,這些才子其實都是普通人,別怕?!?p> 于海和李讓讓在餐廳用過早餐后,乘坐畫舫回到了對岸,開著車載著李讓讓往文山的出租屋駛?cè)ァ?p> 來到文山住的地方,于海和李讓讓上了樓來到了文山的門外,于海敲了敲門,文山睡眼迷糊地開了門,揉了揉眼睛,看到門外站著于海,身后還有一個女生,于海嚇得直接將門關(guān)了回來。
于海一頭霧水,李讓讓一臉尷尬。
“看來被我猜對了,文山老師他還是不喜歡女生到他這里來?!?p> 門接著被打開,穿著十分得體的文山出現(xiàn)在門口,一臉笑意。
“于海老師你來啦!這位美女是?歡迎歡迎?!?p> 看到文山在這么短時間里面就完成了換裝,和于海一樣不帥氣的臉也簡單收拾了下,還真是難為他了。
“這位是李讓讓,手快平臺的市場運營部部長。”
“哇,是李部長啊,很吊……很厲害很厲害,請進(jìn)請進(jìn),蓬蓽生輝啊!”
文山熱情地上前握手,李讓讓被于海這前后反差整得不會了,癡癡地握了握手。
果然才子都很奇怪,說不出的奇怪。
兩人走進(jìn)去后,李讓讓打量了下文山租的房子,確實不大不豪華,和普通人家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一個房間被做成了簡單的影音室,里面是各種叫不上名字的影音設(shè)備。
文山給兩人泡了茶,他得知兩人都吃過早飯后,臉上閃過一絲怪異的笑容,似是有猜到他們的關(guān)系可能非比尋常。
文山自己拿了一塊面包在啃,于海詢問新歌的想法。
“文山老師,我想知道你有沒有什么想法?”
文山正啃著面包,于海這么一問,懵了一下,反問道:“什么什么想法?”
文山看了李讓讓一眼,還以為于海在問什么呢,忽然反應(yīng)過來忙說道:“哦哦,是新歌的想法是把?這個這兩天我也在想,有了一些想法了,等你過來我們就可以好好聊聊?!?p> 于海點點頭,把昨天遇到的那對落水情侶的事和文山說了一遍,看看能不能給他帶去啟發(fā)。
“這對情侶是還蠻有趣的,我可以想想能不能帶進(jìn)去,現(xiàn)在年輕人的戀愛觀不比我們那時候,現(xiàn)在都比較簡單和直接,但也能從中產(chǎn)生不一樣的物理反應(yīng)?!?p> “對對對,就是這個感覺,文山老師真厲害,一句話就把關(guān)鍵的點表達(dá)出來了?!?p> 李讓讓對文山連連夸贊,她還一直在想這對情侶是怎么回事,沒想到文山老師說得很透徹。
“……我給你買的包,已經(jīng)開始長毛,但我們都記得曾經(jīng)一起被咬的包……”
文山微閉著眼,哼出了一小段即興想的詞和小調(diào),雖然很俗氣很簡單,但聽著還挺朗朗上口。
“文山老師好厲害,這么快就有感覺了?。俊?p> 文山忙羞澀地擺擺手道:“這是基本功啦,很多詞曲家都能做到,這詞還太俗,我習(xí)慣先用簡單通俗的詞表達(dá)出一個主題,之后再對詞逐字潤色?!?p> 這也是文山的一個創(chuàng)作手法,這么多年來還挺適用,很多一炮而紅的歌詞,并非是張口就來的,而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潤色,最終才形成大眾熟知并被廣為傳唱的歌詞。
于海和文山繼續(xù)溝通,李讓讓也在旁邊聽著,時不時給一些建議,整體的創(chuàng)作條件還挺融洽。
有了大致的主題和框架,文山便拿出了紙筆,他喜歡在紙上把歌詞一句句寫出來,再慢慢修改,這能讓靈感更容易得到潤色,而不會干巴巴的像個老爺們。
三人不知不覺聊到了中午,都差點忘了還要吃午飯。
“文山老師,我們先去吃飯吧,吃完飯才有力氣繼續(xù)創(chuàng)作?!?p> “你們?nèi)グ?,我繼續(xù)想一想,回味一下上午聊的內(nèi)容,我一工作就習(xí)慣不吃午飯?!?p> 于海也不知道他是客氣還是真的有這習(xí)慣,看他又埋頭改歌詞,也不好打擾他,便打算帶李讓讓出去外面吃點,待會給文山打包一些回來。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他相信美食也是能給人帶來靈感的。
于海和李讓讓輕手輕腳走出了文山的房間,準(zhǔn)備到樓下附近的餐館簡單吃一些,文山租的是近市區(qū)的房子,還住的高層,是為了有個安靜的環(huán)境,周邊配套也算齊全方便。
兩人下了樓,在附近轉(zhuǎn)悠了一下,看到了一家燒臘館,店招上的燒臘圖片看著就很誘人,充滿食欲,兩人便決定這里吃一頓,待會再給文山帶一份上去。
進(jìn)到店里落座,里面的食客很多,于海和李讓讓還是等了一桌吃完離席后才有座位坐。
落座后兩人便開始點餐,看到這家的招牌是燒鵝,于海便點了一份,另外還點了叉燒等常見的菜。
不久燒鵝端了上來,于海和李讓讓都動筷子夾了塊嘗了嘗,味道確實不錯,皮燒得很脆又滋滋冒油,香氣十足。
接著是燒臘等菜,都還是挺好吃的,也許是上午動了太多的腦子,于海覺得很餓,直接點了一品鍋,直接就干掉了大半碗。
李讓讓的胃口也還不錯,吃得挺開心,兩人都對這家店贊不絕口。
吃飯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只能等在門口,等一桌吃完收拾好之后,另外的食客才有機(jī)會進(jìn)來落座。
不過有四個男子直接就走了進(jìn)來,站在于海和李讓讓旁邊,似乎就認(rèn)定了待會坐他們這桌。
也許是其他桌一般都是三人以上,加上他們比于海落座得晚,于海這桌快吃完了,他們便認(rèn)為可以在他這里落座。
于海并沒有太理會他們,獨自餓得不行的他又打了一碗飯,慢慢地吃著,準(zhǔn)備快吃完的時候再讓老板打包一份,帶回去文山也能趁熱吃。
“這是飯桶嗎?吃得又慢又多,磨磨唧唧的?!?p> 旁邊站著的短發(fā)男子和身旁的伙伴說道,聲音卻并不小,似乎是故意說給于海聽的。
于海沒理會,繼續(xù)吃著飯,沒必要和這些人一般見識。
李讓讓雖然聽了短發(fā)男子的話覺得不舒服,但也不好去吵,畢竟短發(fā)男子沒有明顯的針對誰,故意吵的話反而不占理。
“居然還有這么不自覺的人,聽不懂人話吧這是?”
旁邊的伙伴也在搭腔:“飯桶么,怎么可能聽得懂人話,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