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心中已經有了決定和明悟,自己要走的大概是“知識就是力量”的路子,這是天圣經的屬性。
伴隨著熟悉的由各種顏色的光線交織而成的登錄動畫,周天來到了虛域的中央廣場,這是他設置的默認登錄的地方。
召喚出天圣經,周天有些意外,他本來以為天圣經會像他一樣在虛擬世界里擁有實體,結果卻是沒有,看來它的階位比自己預想的還要高。
興奮,你越是強大,我越是興奮,因為你是我的。
現(xiàn)在的信息檢索因為與人腦直接交互,所以內容貼合度極高,但周天這個修行的門外漢,只能依靠作為一個華國人應該有的底子,檢索出那些歷史上相對出名的經文。
然后,看著檢索出來的每一部經文的上千種版本,他一陣頭大。
最后經過千挑萬選,每一部經文他都挑了兩個版本去給天圣經幫忙甄別。
“后世修者根據自己的理解領悟修改過的偽版。”
“后人用另外一套體系異想天開解讀出來的偽經?!?p> 這是天圣經給出的回應。
周天在對這些半瓶水的后人們表達了親切的問候之后放棄了經文這一項。
再找功法,結果也差不多,都不說里面的秘語,光是那些瞎改的東西,你要敢照著修行,都不知道會修成個什么。
最后周天決定從術開始,實操嘛,皮毛,這總行了吧。
現(xiàn)實給了他一耳光,告訴他,不行!
在他沉下心來,從堪稱浩瀚的資料中逐步堆積起自己玄學五術的框架,并制定了完善的學習計劃和步驟后,天圣經告訴他:
“玄學五術山醫(yī)命卜相的說法是后世小說家的杜撰,里面的內容可圈可點,但要以此來建立自己的修行體系,殊為不智?!?p> 周天當場崩潰,是真的崩潰,劇烈的腦波活動讓他被虛域強制下線。
天殺的小說家!你們在文化的傳揚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文化的傳承上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周天憤憤的抱怨著。
現(xiàn)在的小說家發(fā)展可謂鼎盛,他們在虛域里建立了無數的小說世界,供人們娛樂、探索。
周天不知道的是,此時,地球聯(lián)盟,虛域研究與監(jiān)控中心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這個機構是在虛域自主運行后人類設立的,致力于研究虛域世界和監(jiān)控虛域運行的政府機構。
在幾個小時之前,他們觀測到掌控整個虛域的超級光腦智能突然瘋狂的運轉起來,監(jiān)控中心反映虛域運轉情況的各項指標都直接爆表。
全面超負荷了。
這是之前二百多年都從沒有出現(xiàn)過的變故,如果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下去,整個虛域崩潰都有可能。
這里的工作人員哪里見過這種陣勢,整個中心都被攪的人仰馬翻。好在這種狀況很快平復下來,然后專家們開始研究發(fā)生了什么,還沒等研究出結果,同樣的狀況再次上演。
這次有了準備,總算讓專家們發(fā)現(xiàn)了端倪,根據推斷,應該是虛域里突然憑空增加了信息。
這個結果讓人難以置信。
注意是憑空增加而不是生成,這是兩個天差地別的概念。
虛域里每時每刻都有新信息在產生,來自于外界的交互、系統(tǒng)運作等等,但這些都有來源,通俗的說就是守恒,而憑空產生則是打破了這種守恒。
專家自然不認為守恒會被打破,所以這就代表著出現(xiàn)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手段,能夠不依靠現(xiàn)有的所有通道直接和虛域產生信息交互,而且看虛域的反應,很明顯這也是超出了它的認知。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如果有人用這項技術攻擊虛域,虛域將毫無防守的可能。
意味著之前靠不聯(lián)網這種物理隔離網絡方式的失效,這其中包括所有的軍方網絡和自建網絡等。
意味著全人類再也沒有任何秘密。除非你退行回紙質時代。
地球聯(lián)盟反應迅速,情況上報后中心直接就被軍方接管了,大量的專家被從太陽系各地召集到這里,共同對這件事進行調查研究。
如果有人能夠站在上帝視角看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虛域這兩次異常的時間就是天圣經給周天答復的時間。
由此看來,天圣經的信息傳遞并不僅僅是在周天的腦海進行,因為如果是那樣的話,應該是周天的腦先知道,然后再通過虛擬頭盔和虛域交互,傳遞到虛域中。
天圣經的機制屬于一知全知,當答案浮現(xiàn)的時候,不僅腦知道了,連已經完成交互的腦波也同時是知道的狀態(tài)了,端的是有點無視規(guī)則的味道。
作為一切罪魁禍首的周天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他現(xiàn)在已經重整旗鼓,計劃好了新的路徑,線上不行,那就線下,明天就來一趟線下逆流之旅,去博物館。
第二天,請假來到博物館,以虛域誕生的時間為原點,逆流而上。虛域誕生之后的所有事物都完整無缺的被記錄了,沒啥看的。
當歷史以博物館這樣的形式展現(xiàn)在周天眼前的時候,他才知道他以前對歷史的認知是多么的浮于表面,這一趟即使沒有關于修行的任何收獲,也值了。
原來地球聯(lián)盟建立之前,有那么多的國家存在。
原來歷史書上的一句:在四大勢力的共同努力下,那些關于組建地球聯(lián)盟的不和諧的聲音很快消失了。下面還有一句話沒寫出來,那些發(fā)出不和諧聲音的國家,也跟著一起被消失了。
原來現(xiàn)在的貧民窟——那些高層建筑在幾百年前的地球上是最普遍的居住模式,價值屬性很大。
而現(xiàn)在的社區(qū)都是一座座的“山丘”,從“山頂”到“山底”,一層層的鋪展而下,每層都有房間和院落,充滿著自然的氣息。
繞山一圈的每家每戶都是鄰居。上一層的院落又是下一層的房間頂,空間和采光彼此都不受影響。
“山丘”的中間是被垂直裝飾的圓錐形空間,貼合著每一戶房間的背陰面,也是每一戶的巨型全息玻璃窗。
錐形空間既是社區(qū)的能源中心,也是配套中心,在這里,你所有的需求都可以被滿足,違法的除外。
原來幾百年前還有一種叫做汽車的交通工具,為了將一個幾十公斤的人運送到目的地,要同時把一部一噸重的機器送過去。
真是奢侈啊,真不知道那時候的能源是怎么支撐起這樣的浪費的。
而這在歷史書上也就只有一兩句話:那時候的人類在能源利用上走了一些彎路,對能源的使用、存儲等技術遠遠落后于社會當時對舒適生活的追求。
現(xiàn)在人類日常交通依靠的都是外骨骼輔助移動一體機,采用高級復合材料制造的重量比人體重都要輕,占用空間也就比人體大不到一倍,而且舒適度極高,更兼有多種主功能,比如飛翔、助力等等,有的甚至直接就是機甲。當然了這得益于能量存儲和傳遞技術的突破。
…………
人類真是越發(fā)展越先進啊,我現(xiàn)在卻要逆流而上,路真的對嗎?周天有點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