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太喜歡老舍先生的,在此之前。
尤其是不太喜歡《駱駝祥子》那悲劇式的結局。
總是很討厭那悲劇,一個活生生的人墜落了深淵。
在此之前,我很疑惑,為什么這樣一個悲劇式的結尾還能遭到大家的喜歡和一致好評。
直到后來自己的寫作,才明白那悲劇式的結尾――在21世紀仍然存在。
第一次看老舍,還是《駱駝祥子》,幾乎是討厭的。
祥子的悲劇三起三伏,最后,活生生的墜入了深淵。
那時候小,總認為這樣的悲劇肯定是沒有多少人喜歡的。而現(xiàn)實卻是,老舍先生,“人民藝術家”的稱號傳遍了大街小巷。
我當時很疑惑,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稱號?
直到后來,慢慢深入老舍先生的文章,慢慢知道老舍先生原名舒慶春,字叫舍予。
老舍先生帶給我的感受不與汪曾祺先生一樣。
汪曾祺先生帶給我的使熱愛生活更加的熱愛生活。
而老舍先生也是短篇小說的巨匠,可帶給我的感受遠比汪曾祺小的多。
或許是那時小,討厭一個悲劇的結尾??偸窍矚g童話里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生活,這樣的圓滿結局。
慢慢的后來接觸了,《茶館》《四世同堂》……對老舍先生的印象才越發(fā)深了。
慢慢的開始探索老舍先生的人生,1899年立春的時候,出生在一個滿族旗人家庭。
往前推一年,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戊戌六君子血灑菜市口,往后一年,就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而老舍先生的父親也在保衛(wèi)北京城中犧牲。
老舍先生的母親就是靠給人做活、洗衣裳艱難維持生活的,老舍先生從小生活在BJ底層,所以老舍先生也做過發(fā)財夢――
為此,他和二姐還和親戚集資去買彩票。還特意去找了一個算命先生,算了兩卦,分析大家生肖決定讓一個本命年的去買彩票。害怕有人卷著彩票跑路,把彩票交給腿腿腳不利索的三奶奶保管著。
老舍想著中了頭彩50萬,分到錢后該怎么花?
結果一分錢也沒中,挨了親友的一頓毒打。
老舍先生九歲上了私塾,還是受到了宗月大師的資助,大師不是佛,但確實是活菩薩。
或許是老舍先生淋過雨,直到晚年,老舍先生還在幫助貧苦的人們。
19歲老舍先生從北京師范大學畢業(yè),被安排到方家胡同小學當校長。
兩年之后,他又當上了教育局的勸學員。這個工作很清閑,一個月有100多塊錢。那個時候,工廠里的工人一個月才十多塊錢。
有錢有閑,老舍先生就過上了抽煙喝酒燙頭通宵打麻將看戲的日子,年紀輕輕就把身體耗壞了,直到大病一場,才醒悟過來,自己的人生正在過的荒廢平庸。
25歲老舍踏上了去英國倫敦的輪船去當了教師。
老舍的英語是不好的,或者說是有些BJ味的英語。
英國人聽不懂他在說什么,他也聽不懂英國人在說什么。
31歲老舍先生回國去齊魯大學當教授,1931年到1937年,是老舍先生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
而“九一八”事變后,國內還在內戰(zhàn),老舍先生對國內失望,創(chuàng)作了小說《貓城記》。
以第一人稱講述了我進入火星古老國度貓國,貓國人害怕外國人,喜歡吃迷葉,吃了這葉子之后,不工作,不吃飯,不洗澡。
貓國政府變賣博物館作為經(jīng)濟支柱,貓國的學者爭相詬罵,貓國的政客昏庸無能。
最后,敵人矮子國來犯,貓國投降,而矮子國并不打算放過。
最后只有十幾只貓國居民逃到了山里,居然還在互相殘殺。僅剩的兩只貓國居民,矮子國把它們放在籠子中觀賞,最后看著他們互相撕咬而死。
初次看《貓城記》并無感覺,但等學過近代史之后,才明白了貓國反映的那時的社會。
老舍先生的文章具有京趣味,同時,有些文章還具有諷刺。
1970年,沈從文封筆不寫,老舍先生也投了湖。
那時候才知道啊,文學原來只剩下一個汪曾祺了。
除了汪曾祺的《受戒》,剩下的都是政治文學啦!
老舍先生,算算投湖也有50多年了。
老舍先生走了,而他的文章還留在這世上,為人津津樂道。
老舍先生已逝,先生永垂不朽,文章永留后世。
再見,老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