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婉書華

239

婉書華 鱈梅 2004 2023-03-14 22:00:00

  因為,歷史潮流的改變,有可能會讓時局變得動蕩。對于潮流的變化,極有可能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雖然,我曾經(jīng)所了解的歷史,跟現(xiàn)在的局面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大多數(shù)還是細節(jié)的不同,整體的歷史潮流并沒有發(fā)生轉(zhuǎn)變。

  因而,即便皇帝可能會不一樣,但是頒布的政策和人民的整體生活,在我看來是非常相似的。

  其實,在這個時代,皇帝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往往并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般重要。

  重要的政策及其推行,絕大部分還是來自于大臣們的商議與討論,實施則是由官吏們進行的。

  換而言之,一個王朝,往往只需要皇帝重用那些該重用的大臣也就足夠了。至于皇帝本人究竟姓甚名誰,這是最不重要的事情。

  而現(xiàn)在,只要目前身處高位的大臣,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動。我便并不害怕未來的朝局走向。

  如此一來,我可以認為,唐朝的人們,還是有一些年的好日子可以過的。之后的唐朝,會迎來一段盛世。

  至于這個盛世究竟會是在誰那個時候,這我可就不確定了。畢竟,我不是預(yù)言家。

  如果按照歷史,那便是李隆基。可惜,而今我也并不希望他可以登上皇位。因為各方面的原因。

  只是,李隆基也是一個警惕性非常之高的人。他幾乎沒有信任過周圍的任何一個人。

  因此,安樂公主也一直沒能成功對他做什么。也可能是因為李隆基實在是太過于沉寂了,安樂公主都有點不希望對他做些什么了。

  可是,我卻還是反復(fù)叮囑她,一定不能小看李隆基。在歷史上,李隆基可是斗垮了一個又一個的人,他是絕對不容小覷的。

  其實,我也很害怕,萬一我行差踏錯,有些歷史事件不再出現(xiàn)也就罷了。萬一,有的朝代都不復(fù)存在了,那便是我的罪過了。

  要知道,而今可是唐朝,并且還是唐朝早年。坦率而言,人們的好日子還在后頭。

  我并不希望因為我的存在,讓人們過得不好了。畢竟我也知道我的能力,我對政務(wù)其實沒有那么擅長。

  我需要一些大臣在旁邊輔助我。因此,我不是一個能改變?nèi)嗣裆畹娜?。這一點,我從來都清楚

  至于之后,宋朝乃至之后的問題,我便更加無從解決了。因為無能為力,所以并不想干涉太多。

  還好,在我成為上官婉兒之后,并沒有做出會引起非常大變動的事情。可是,這件事情,我也不確定究竟是算還是不算。

  尤其是,演義的出現(xiàn),是作為一個新的文化形式,有可能會影響到之后的文化環(huán)境。

  文化這個東西,雖然說是潛移默化而來的,但終究也會對生活的各個方面產(chǎn)生比較大的影響。

  再加上,文化這個東西,終究是玄而又玄的。如若是真的發(fā)生了一些事情,反而不利于文化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雖然,現(xiàn)在我手上看到的東西,頂多也只能被稱為演義的雛形??墒牵l又能保證它不會發(fā)展起來,而且發(fā)展得很好呢?

  要知道,沒過多久便會開始唐宋古文運動。這次事件,在我看來應(yīng)該是唐朝文化上不折不扣的一個重大事件。

  古文運動是指唐代中期及宋朝時期以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

  而且,其不僅涉及文學(xué)的思想內(nèi)容,還兼有思想運動和社會運動的性質(zhì)。

  也就是從這之后,像上官體,以及像上官婉兒主要寫的這些文章,就不再那么受到推崇。

  其實,這也是一件好事。其實,除了駢文之外,我也寫過很多言之有物的文章。只是,那些文章并沒有受到多大的推崇,從此之后我也就寫得不那么多了。

  “古文”這一概念最早由韓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辭藻、排偶的駢文視為俗下文字。

  “古文”,是對駢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漢朝的散文。古文一般來說,都會實實際際地寫一些東西。

  雖然說,我并不贊成他這樣的觀點。雖然說,古文確實比駢文要更好一些。雖然駢文很美,可是駢文華而不實。

  但是,駢文可以讓人學(xué)到的東西也是很多的,不能完全地否認掉。而且,對于初學(xué)者來說,駢文更容易上手。

  其實,如果不是因為我的駢文寫得好,我可能也不會出名出得如此之早。駢文其實有利于少年英雄的出現(xiàn)。

  古文雖然好,但是古文也需要人的沉淀。即便是我寫好了古文,也是前些年的事情了。

  而且,我的古文,并沒有得到很多人的推崇。因而之后我也只是悄悄地會寫一些。

  不過,韓愈提倡古文,不僅僅在于是改革文風(fēng)這一個點上。改革文風(fēng)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一個點。

  他更加重要的目的還是在于恢復(fù)古代的儒學(xué)道統(tǒng),將改革文風(fēng)與復(fù)興儒學(xué)變?yōu)橄噍o相成的運動。因而,他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diào)要文以明道。

  而演義與古文能否共存并且相輔相成地發(fā)展也是個未知數(shù)。如果演義處于劣勢倒也就罷了。

  我不介意韓愈把駢文和剛成雛形的演義一起處理掉。我甚至一樣,到了那個時候,演義連雛形都已經(jīng)消失不見了。

  萬一演義在一不小心地情況下,影響到了古文運動,即便是一點點的動靜,那可就不好了。

  坦率而言,我倒是還有些擔(dān)心古文運動的進行。畢竟,它不僅僅是古文運動本身,而且還代表了不少東西。

  再加上,演義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四大名著會不會易位什么的。多年后的事情,我也便不清楚了。

  即便不會發(fā)生易位這種大事,也有可能對四大名著的傳播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而我卻并不能保證這一定是好的影響,說不定就流傳不下來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旦后世的人查出來跟我有關(guān)之后,或許會覺得上官婉兒如此優(yōu)秀,可能是比別人多了一段人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