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婉書華

72

婉書華 鱈梅 2013 2022-09-28 22:00:00

  而在我讀之前,我先說了另外一番話。

  我先真誠地稱贊了一番,我說這個書生雖然目光短淺、狂妄自大,但是這篇文章也是真的寫得相當不錯。

  然后,再開始朗聲朗讀。

  我剛開始讀一句,我便發(fā)現(xiàn)整個大殿里表現(xiàn)得毫不波瀾的也只有我和武則天。

  隨著我繼續(xù)讀了下去,這些大臣的臉色風云變幻,有的甚至已經(jīng)直接害怕地跪倒在地上。

  真是諷刺,明明最開始是他們要求我這么讀下去的,可先開始害怕的也是他們。

  害怕這件事本身就是人類的劣根性之一,然而,明明感到害怕卻依然要去做,則是人類偉大的一個方面。

  只是,我也不太明白這些人到底是個怎么樣的居心。

  實際上,如若是他們繼續(xù)這樣風吹兩邊倒,只要別玩過火了,說不定可以一直支撐著過去。

  畢竟,武周也好,李唐也罷,對于這些大臣們,也是萬萬做不到全部趕盡殺絕的。

  這么大一個王朝,別的都行,沒人做事了,可是萬萬不行的??!

  而聰慧如武則天,自然也是接收到了我的信號。

  聽我讀完,她也把這篇檄文拿到了手里,連連稱贊,聲稱一定要把寫出這篇檄文的作者駱賓王大肆提拔。

  然而,那么了解武則天的我也非常清楚一點,武則天,并不是真的稱贊。

  她也許會喜歡駱賓王的文采,可沒有正常人在被那樣地罵過之后,還有精力來稱贊他。

  只能說,這只是武則天在表演而已。不論自己是不是一個好皇帝,表演出來的一定是一個好皇帝的模樣。

  其實,如此也便足夠了。

  歷史上,又有多少皇帝,尚且連假扮,都不愿意做到呢?

  這顯然震驚了除我之外的所有朝臣。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武則天在他們離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篇檄文給燒毀了。

  不過,婉兒的才華確實還是出眾的。

  之前看她的反應,我便猜到了她有可能會把檄文給處理掉。

  因此,在檄文還在我手里的時候,我便拼了命地記下了這上面的每一個字。

  在我之后工作的時候,將其默寫在了旁邊。

  這篇檄文可是歷史上的第一檄文,可不能讓其就此埋沒了。

  因而,我特地留了一份備份。

  只是,我想過她可能會處理掉,沒想到她的動作會如此的迅速。就像,武則天不論處理什么政事的時候,都往往雷厲風行。

  誠然,駱賓王這篇檄文的殺傷力的確超群。如果這篇是罵我的,我可能同樣也會非常生氣。

  只不過,我突然有點擔心,這篇檄文我是救下來了,可駱賓王這個人,我估摸著是救不下來了。

  歷史上是說駱賓王結局不明,實際上就是十有八九是死了。

  可而今看來,即便他能活著到洛陽,武則天也會把他處理掉了吧?

  我突然也就明白了初唐四杰中大多都是英年早逝,因為他們往往都是神童的出身,太不懂得如何去避自己的鋒芒了。

  之前的王勃也是這樣。

  所以說啊,文章還是不要輕易地隨便寫,很容易出事的。

  不過,我似乎也沒資格這么說。

  我寫過那么多情情愛愛的東西,幾乎每隔那么幾個月,就必須要寫點這種來練練手。

  而這些,其實都是隨隨便便寫出來的,只不過,這種小文章,只不過是小打小鬧,自然也就無傷大雅。

  涉及政事的東西我也寫了不少,然而,那個東西叫做詔書。詔書這種東西,我反正從來把我的真實想法寫在上面過,因為我不可能給任何人留下我的把柄。

  而武則天的平反還在繼續(xù)。

  嗣圣元年(684年)十一月,武則天派三十萬大軍鎮(zhèn)壓揚州叛亂,徐敬業(yè)兵敗被殺,駱賓王結局不明。

  而這個結局不明,也是真的結局不明。

  雖然,我感覺應該是死了的。也是挺可惜的。

  不過,因為徐敬業(yè)的這場謀反,死了的人那么多,也不差他一個,他也只不過是有才那么一點點。

  不過,類似死亡名單那樣的東西上上確實沒有他的名字。

  可能,是因為駱賓王實在是太小角色了些,就連死了其實也無關緊要。

  而且,除了他的親人之外,也就只有我還費盡心思地想要找到他的尸體。雖然,我明明知道我找不到的。

  他不會知道,到了后世,他還是頗具盛名的。更不會知道,他最有名的是那首《鵝》。

  哪怕到了而今,我也可以倒背如流?,F(xiàn)代的那些小孩子們,其實也是很喜歡這個作品的。

  只不過,歷史上,再也不會有駱賓王的身影了。即便,他沒有真的死,在歷史上,他也是死了的。

  而徐敬業(yè)的謀反,其實還只是開始。

  在他之后,還有不少人前仆后繼。雖然,他們最后都以失敗告終,可也確實耗費了我和武則天的諸多精力。

  垂拱元年(685年),有一個人生于東都洛陽。此子正是后來的唐明皇李隆基。

  他倒是碰上了一個好時機,他出生時其父李旦是皇帝,母竇氏為德妃。

  然而,不巧的是,此時正是唐朝宮闈多事之秋。

  睿宗李旦雖然說是皇帝,可僅僅名為大唐國主,年富力強,卻只能居于別殿,不許聽政。

  而武則天雖然年逾花甲,仍臨朝稱制,軍國政事由她專斷。

  因而,他的出生,既談不上好,也談不上不好。

  他出生的時候,我動身去看了看這個孩子。

  不得不承認,光是看這個長相,頗具帝王之相。

  也許是為了巴結我,竇氏提出,讓我抱抱他。我沒有找到拒絕的理由,現(xiàn)在的李隆基確乎是好小一只。

  只不過,他未來會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雖然,我知道自己會死在他的手里。

  可是,我依然想像歷史上所描述的那樣,對他好一點,從小便開始培養(yǎng)他。

  于是,我也就向竇氏提出要好好培養(yǎng)他,順嘴多說了幾句。

  然而,讓我沒想到的是,品級比我高上不少的竇氏當即向我行了大禮,提出讓我來教導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