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元軍分別派兵進攻襄陽和德安,漢軍的主力主要駐扎在襄陽,因此元軍掏出了四十萬余人負責進攻襄陽,十萬人負責進攻德安,第一原因是因為德安的駐軍數(shù)量確實比較少,第二是,想要去德安如果不走襄陽這個通道就要通過秦嶺才能抵達德安,走秦嶺的話自然是人越少越好。
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李思齊與漢軍發(fā)生交鋒,李思齊很大程度上拖住了部分漢軍,能在這個時代打出一片天的怎么可能是省油的等,此次李思齊出兵十萬,拖住了十五萬人的漢軍,也就是說其實參與襄陽保衛(wèi)戰(zhàn)的不過二十五萬人,而他們要面對的是比他們多十萬多人,共計三十五人的元軍,而對方的指揮官是北元最強的指揮官王保保,這位王保保在以后也給了朱元璋很大的壓力,比之前對抗各義軍的壓力都大。
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王保保軍與襄陽軍交火,元軍還是用著慣用的伎倆,騎兵橫沖直撞,不過這招對付不用火器的漢軍確實很有效果,漢軍也多次被元軍打敗,這也證明這招確實很好用,既然漢軍沒有大的改變,那何必改變軍隊編制,培養(yǎng)新的兵種又得花錢,妥歡帖木兒要是有這錢,早就培養(yǎng)新兵種了,因為他和朱元璋交戰(zhàn)就感受到吃緊了。
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陳友諒組成先鋒隊吸引何真的目光,帶到何真派遣部分軍隊前去追擊,何真也不知道敵軍到底是何目的,但是他也不敢輕視,于是他便派出了先行軍在前方打探消息,隨后還有一萬人在后方跟著,隨時以防萬一。
為了讓何真知道這件事,陳友諒花了不少功夫,甚至還動用何真軍隊的。漢軍間諜
隨后陳友諒又派出一批軍隊出去,方向是長沙方向,何真一時搞不懂陳友諒要搞什么軌跡,先前的第一批軍隊向著建昌的方向出發(fā),何真甚至都懷疑他們前往建昌是為了找朱元璋求援,所以他們派遣一大波部隊前去尾隨。
此次有一批漢軍又向長沙方向撤退,他們到底是有什么目的,何真突然明白,這陳友諒恐怕是在干擾自己,但是他又害怕萬一,陳友諒和朱元璋真的達成了同盟,那又該如何是好,一旦他們沒攔住,朱元璋大軍壓境,就不是他們這些人可以對付的。
何真還是決定采取保守策略,戰(zhàn)爭畢竟不是兒戲,還是小心點為好,萬一對面真的請來了吳軍,在半路把他們截殺,從而讓吳軍的支援晚點到達也是好的。
陳友諒見何真上當了,非常高興,這小子果然上當了,越聰明的人才會越謹慎,前面兩批軍隊已經引走了近兩萬人,如果再利用幾次,再引走部分軍隊,那他就可以對何真發(fā)動決戰(zhàn)了。
于是陳友諒又向東西北再排了三次軍隊,也是成功引走了何真的軍隊。
何真自然也察覺到陳友諒的目的,他心里有預想,陳友諒和朱元璋絕對不可能結盟,這恐怕是陳友諒的調虎離山計,但他不敢賭,萬一說對方只是想干擾他的視野,從而向吳軍求援,那個后果也不是他能承擔的起的。
于是何真的部隊驟降至十萬多人,陳友諒見機會來了,連忙阻止軍隊決戰(zhàn),失去了幾萬人的兵力,軍隊的戰(zhàn)力也下降,原本雙雙持平的局勢,竟然顯得陳友諒占優(yōu),而何真在陳友諒進攻的時候才明白陳友諒的計謀,他嘆了口氣,和隨行的眾將領道:“此戰(zhàn),我們敗了?!?p> 將領臉色也不是很好,沒想到陳友諒竟然玩計謀,而且還會不得不讓對方上當,簡直猝不及防。
“把消息傳遞給那五方將士,讓他們直接撤回韶關,等他們安全撤離了,我們在撤退吧?!焙握嬗謬@了口氣道。
“是?!?p> 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吉安城在多方的圍攻下,城墻破碎不堪,甚至原本的十萬人數(shù)下降到現(xiàn)在的一萬多人,可以說是誓死守衛(wèi)吉安城了,隨著炮響,原本破碎不堪的城墻瞬間變成一塊塊碎石,隨著陳友定軍的沖鋒,吉安的控制權總算被陳友定拿到了手里,接下來就是前往衡州擊敗陳友諒了,不過在那之前需要好好休整一段時間,畢竟圍城非常消耗精力。
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三十日,何真軍全面撤軍退至韶關,標志著首次交鋒陳友諒勝利。
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三十一日,正當陳友定準備派兵進攻衡州時,他們得知,何真軍潰敗逃亡韶關,陳友諒軍也撤回至長沙城,陳友定便派人質問何真,為什么不撐久一點。
何真回了句:“你行你上,陳友諒那么多人呢,還被調虎離山調走了不少?!?p> 陳友定其實也沒把握一定能打敗陳友諒,畢竟論軍事才能,他自認為敵不過陳友諒。
既然何真潰敗了,那也是定數(shù),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接下來他要思考一下接下來的作戰(zhàn)計劃,吉安的東邊是朱元璋的地盤,洪都、建昌都在附近,西邊是衡州和長沙,現(xiàn)在陳友諒一定還沒休整過來,不如現(xiàn)在直接攻進長沙,擒住陳友諒。。
至正二十三年九月一日,陳友諒此時總算是收到北部漢軍的消息。
“果然,這些韃子果然南下了。”陳友諒早就預料到了,南方各大勢力同時對他宣戰(zhàn),論影響力,恐怕只有現(xiàn)在的元廷可以做到這種事。
陳友諒面色有點凝重,北方他受到了元軍的軍事威脅,他是一定要回去坐鎮(zhèn)指揮的,畢竟對手是元軍,馬虎不得。可是南方軍也不能就這樣放棄吧,畢竟南方受到的軍事威脅并不比北方好到哪去,現(xiàn)在是他大漢生死存亡之際。
陳友諒自然有著自己的打算,只要讓元軍投降,其他盟國自然不會再對他們發(fā)動進攻。
于是陳友諒馬不停蹄的北上去北漢,寄希望找到機會,擊退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