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造反失敗的我竟然重開了

第三十章 刑部態(tài)度

造反失敗的我竟然重開了 六等分商君 2054 2022-09-27 21:40:14

  等鄧嵩親自到場后,觀風衛(wèi)的人把姚重禹請了出去,姚重禹看著鄧嵩暗自好笑,這把火著實是捅開了觀風衛(wèi)捂著的蓋子,接下來就看姚玄景怎么出牌了。

  姚玄景在聽聞鄧嵩報告后一陣頭疼,直呼逆子膽大包天。原來劉安帶進京的財貨藏匿在李閣老家中的奏折早就放在了紫宸殿的案幾上。姚玄景也正舉棋不定。

  一個蘿卜一個坑,踹走這位李閣老姚玄景便能順理成章地讓自己人上位,不過要拿下中書令僅靠受賄這一罪名可不夠。

  這位李閣老畢竟是三朝元老,武帝朝末期便已入仕,正常來講君臣二人還要進行一番博弈才是,李閣老如果不想卷鋪蓋回家就必須在某些事情上對姚玄景做出讓步,姚玄景的打算便是溫和處理,他正打算下道圣旨點一點這位李閣老,沒想到姚重禹直接把蓋子揭了。

  當晚參與救火的可不止觀風衛(wèi),還有京兆府的衙役,甚至巡防營也被調(diào)動了,現(xiàn)在下封口令怕是來不及了,此時應(yīng)該已經(jīng)在坊間傳播開了。

  姚玄景也不是優(yōu)柔寡斷的人,當斷則斷,他下定決心深挖此事,在大魏官場搞一波廉政清查活動,于是當即宣鄧嵩進宮下令嚴查此案。

  ......

  這幾天觀風衛(wèi)大批出動在大梁各處逮捕官員,永州那邊也派了不少四百里加急的校尉,永州刺史應(yīng)該是要下獄查辦了,堂堂四品大員因為行事不密而被革職查辦,明顯是在地方土皇帝做久了少了一番敬畏之心。

  姚重禹也沒閑著,他已經(jīng)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查不出線索就索性栽贓嘛,反正此事就是你紅花會干的,也不算是冤枉好人。

  他打算草擬一封舉報信遞到刑部衙門去,就用金無鋒的名義寫,就說是紅花會指使了本次刺殺,他寫信舉報希望能逃得一命,有他這個內(nèi)應(yīng)在,金無鋒露不露面無關(guān)緊要,于是他就找了齊環(huán)讓他寫這封信。

  當然不能真讓金無鋒寫了,畢竟他以后還要出頭辦事,因為筆跡問題被人認出來也是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而齊環(huán)是姚重禹的近侍,他平時負責跑跑腿要么就是抽刀子砍人,反而沒太多人會關(guān)心他這個武夫是否識文斷字,讓他寫信再合適不過。

  對于紅花會這個組織姚重禹也是十分的厭惡,畢竟他是未來的大魏皇帝,每個統(tǒng)治者都不希望自己治下有這么一幫亂民,受到不公待遇便訴諸于武力,都這么搞朝廷還怎么收稅。

  大魏還沒到亡國的時候,嚴格來講姚玄景病故的時候留給姚重喆的不過是諸多隱患,而姚重喆通過自己的騷操作將隱患通通變成了問題,就算他被世家宰了之后,大魏仍然有龐大的戰(zhàn)爭潛力,只是繼位的姚季行一來得位不正,二來能力有限,姚重禹只見到大梁被破,但據(jù)姚重禹估計鮮卑人難以入主中原,取而代之的應(yīng)該是世家大族。

  送信的事情是要齊家的人來辦,辦完由姚重禹安排跑路,于是姚重禹又跑了一趟遼國公府,順便同他外祖商量了一下如何抽身。

  第二天一封信由一個小乞兒送到了刑部的門口。

  姚重禹此時沒在刑部衙門,他正帶著人滿城閑逛呢,打著找線索的名義帶著一棒子衙役滿城巡邏,順便打擊一下不法行為,這幾天他抓了幾個欺男霸女的街頭潑皮,打擊了一些欺行霸市的不法商販,在民間很是賺了一波聲望。

  姚重禹深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這些小潑皮對他而言不過就是沙礫一般,動動嘴就能讓這些人灰飛煙滅,可對良善百姓而言他們就是攔路的巨石。

  他們小偷小摸關(guān)進去住幾天不痛不癢,等被放出來卻變本加厲報復(fù)百姓,因此他抓到便是罪加三等處理,小罪打斷腿,嚴重一些的便是直接充軍。與其讓這些人在大梁欺負百姓不如送他們到邊境去當肉盾,發(fā)揮一下這些人的剩余價值。

  為此他派了一位表弟專門盯著此事以防那些臭蟲買通小吏欺上瞞下,確保這些人會去他們該去的地方。

  姚重禹正騎著馬領(lǐng)著一幫衙役維護秩序,有一騎遠遠直奔他而來,近前一看是刑部的小吏:

  “殿下,秦大人請您回刑部議事。”

  姚重禹知道大概是那封信到了,叫他去的作用大概是吉祥物外加傳聲筒,他應(yīng)了一聲獨騎返回,衙役們則繼續(xù)巡邏。

  到了刑部,發(fā)現(xiàn)不少官員圍著那封信在交談,秦明只在外圍,見他來了趕忙迎上來:

  “今晨一個乞兒送來一封信,經(jīng)手的主事看過信后緊急上呈了尚書大人,尚書大人正命我等商議呢?!?p>  姚重禹心知肚明啊,這信就是他讓人送的,但他還是裝作一臉疑惑:

  “哦,那信上說了什么,竟能驚動老尚書?”

  “寫信的人正是殺劉安的刺客,他寫信來說身后乃是紅花會指使,求朝廷饒過他的性命?!?p>  “紅花會?那是個什么組織?”姚重禹開口道,紅花會是個什么組織他當然心知肚明,只是十六歲的他卻不應(yīng)該知道這些。

  “下官也不甚清楚,聽掌管卷宗的主簿說那是個反賊組織?!?p>  “反賊?老尚書怎么說。”

  姚重禹這就是在摸口風了,通過秦明來探探那位老尚書的想法。

  “尚書大人囑咐我等追查送信的人,順便商議此事真?zhèn)??!?p>  “這樣啊?!币χ赜砻掳停瑢⑿沤o那小乞兒的齊氏家仆此時怕早已在百里之外了,刑部的線索應(yīng)該就到這人為止了,現(xiàn)在關(guān)鍵就是如何讓刑部認同信上所寫,這點那位沒露面的老尚書的態(tài)度至關(guān)重要。

  說起這位老尚書嚴綱,這位的資歷一點不輸李閣老,同樣是三朝元老,這位不同于那位李閣老,對財富并不熱衷,年輕時雷厲風行,到老只想平平安安告老還鄉(xiāng),青史上留個廉潔公正的評價。

  因此這位老尚書的態(tài)度便有些曖昧了,姚重禹也摸不準這位的想法,這些做到一部部堂的老頭子們無不是人精,姚重禹的手段要想唬過這些老狐貍還差了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