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師兄三人攜游。乘小船渡河,起山麓,尋小路于秋林茂密之中,延曲折樂鳥語蟲鳴之麗。不期攀上那小河源流。
卻見那一處:
天水撞開石崖陡壁,以龍騰之狀瀉于空際。陣如萬馬嘶吼,奔騰飛挾峭礫。削峰刃立,天開地泣;古藤繚繞,糾纏成趣;淵深水冷,霧靄迢迢;冰飛玉碎,蒼天墜雨;綠蘿重垂,相約有期。
砸落瀑布于山腳,而成一湖。登高而望遠(yuǎn):
山渾水秀巖壁嶙峋,水底沁碧有如神女淚滴;峰巒蒼郁疊翠層層,湖中水波旖旎蒲草期期。
“如此氣勢真是人間何處曾有?借天梯而墜凡泥了!”
云搖頭而嘆,不禁吟誦道:
疑做天蓬凡間客,
鐘竽萬鼓奏凱歌。
忽聞崖壁仙門啟,
一隊(duì)飛馬度玉河!
“有氣勢!出仙入凡,出凡入仙!好!好!好!”師兄正欲一抒胸襟,見云師弟先有胸臆,便接道:
風(fēng)飄十里冰化淚,
傾瀉天河玉碾飛。
立刃削峰藤輾轉(zhuǎn),
青魂佩碧綠絳垂!
“剛?cè)峒鏉?jì),形神俱傳!有情有意!”云不住點(diǎn)頭盛贊。
見兩位師兄起了頭,雪略作思量慢吞吞吟道:
水做菱花照山河,
芳亭湖畔倦倚蘿。
周山拂盡秋風(fēng)過,
一浪霜染一浪波。
“兒女柔情江山詩秋盡出雪言了!只是這山下湖畔未見芳亭??捎薪??”云問道。
雪一時不知如何自解,遠(yuǎn)眺間轉(zhuǎn)見來處那片竹林,忽而涌上心來接著吟道:
蒼竹冉冉幾萬里,
碧草生香綠煙雨。
小徑悠悠有人家,
青瓦沐露勤梳洗。
“雖落眼于小,卻別致生趣。只是這又是何解?”云疑惑。
“云師兄你看,翠竹環(huán)繞小徑通幽秋露迷蒙之處,是我們的院子,那院子里不就有亭?可以借景一敘。”
雪自得而答。
“博學(xué)旁通。這香山的借景之法竟被雪芽運(yùn)用如此。我今日方才領(lǐng)教了。云自愧弗如了?!?p> “只是我們自家游戲,不必拘于平仄格律了。嘿嘿嘿嘿嘿!”
雪芽頑皮取巧。
欲過山峰去后山,卻不見有路。在山頂游玩半晌,于那青垂藤墜極盛之處尋得一處洞口。三人魚貫而行,卻被眼前洞外鏡像驚得立即呆住了。
一片蔚藍(lán)云海漫于山腰,望眼欲盡卻無根無垠。真是一層浮云一層天!濕露微熏,彌漫于靜寂之中??諆魺o限,初有氣交,始出云天。淼淼然似在眼前卻又浩瀚遙遠(yuǎn)。仿佛唾手可及卻乎墮落星野。似懸于當(dāng)前,又覺墜墜無邊。似置身夢境虛玄,然一條翠帶綠洲卻明白懸于之上,偶有仙鷺緩緩而棲其間。
“難道這是入仙玄門?洞那邊是人間,洞這邊便是玉瓊仙海了?”
云驚得不知所終。
“也許這洞有法陣也未可知。不然那蒼穹怎么倒在下?我們卻在上面了?”
師兄也妄自猜測不知所云。
“若是一人所見,真以為自己入了定的。”
師兄又感慨。
雪聽見卻說:
說到入定,我也有昔日熟悉的記憶呢?這情境又讓我想起“真空妙有”四個字了。
三人怔了半天,綠雪喃喃道:
玉落碧潭千珠明,
星石翠點(diǎn)層層綠。
栽入祥云只半朵,
妝成仙橋駕船去。
“一時一刻我實(shí)想不出絕妙的詞兒了。樂此情,惟曲笛之委婉悠揚(yáng)可與我六孔洞簫媲美也!”
云遂從腰間白緞絳內(nèi)取出紫竹蕭啟于唇邊。
那簫聲即起,順纖凝悠悠蕩蕩,忽而纏綿悱惻,忽而委婉憂憂,忽而隱約遠(yuǎn)泣,忽而款灑輕愁。
見此情景雪如癡如醉不由得柔聲而和:
唱凡間仙山
萬古成一川
望云海翻轉(zhuǎn)
綠洲恒久遠(yuǎn)
碧濤總繾綣
微雨仍未干
白鷺環(huán)慢慢
青女步闌珊
江山鋪畫卷
紅塵悵香晚
云霞驚絢爛
落日嘆斑斑
人間何處去
流云繪斗轉(zhuǎn)
絲竹有窮盡
宮羽無塵煙
乘風(fēng)破萬里
玉宇書江南
簫聲、歌聲、天地之籟,師兄三人是聞見得心旌搖曳!魂蕩神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