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都是大唐人
書房陷入沉默,高表仁蹙眉思索良久才開口道:“殿下,臣有一言?!?p> “但說無妨。”
“近年來,圣上主張輕徭薄賦、藏富于民,而薛延陀將起,恐禍與大唐,此時圣上恐怕不會贊同殿下攻打倭國的計劃?!?p> 李恪倒是忘了這一茬,雖然他離開長安時獻上“推恩令”,但現在想必還在發(fā)酵階段。
“那依你而言呢?”
“臣以為當請圣上下國書一封,讓倭國劃出一地,使大唐代為治理,將這塊地名為‘師范地'?!?p> “好主意,”李恪稱贊后又意識到一個問題:“只是這樣你讓父親天可汗的面子往哪擱?”
李恪又提醒道:“父親如果覺得失了面子,你和我都逃不了?!?p> 書房又陷入沉默,高表仁左想右想也想不出辦法,本來想要倭國劃地給大唐管理,就是為了壓迫倭國人。
但是明目張膽的壓迫又會讓李世民在諸國失了面子。
當初說好的是大唐幫忙治理,結果治理變成了壓迫,不知道的還以為大唐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熱呢。
“我倒有一個方法,”李恪猶豫著:“就是不知道行不行?!?p> 高表仁眼巴巴的看著李恪,你倒是說啊,你不說我怎么知道行不行。
“如果,我的前提是如果倭國答應劃出一地給我們管理,我們可以發(fā)行新的貨幣,僅在此地流通,抬高貨價,同時設立邊境封鎖線,數年之內不允許除大唐官方的一切人進出?!?p> “這樣,居民沒有錢,只能給我們打工,用我們給的錢買我們提供的食物?!?p> “當然,當地居民肯定不夠,這就需要從其他地方將原住民遷移過來?!?p> “所以,在此之前,應當大力宣揚,”李恪想了想,在地圖上畫了個圈:“就叫大唐共榮圈好了?!?p> 高表仁聽的心驚肉跳,真狠啊,這不是讓倭國天皇將治下百姓賣進黑窯子嗎。
“對了,”李恪想到:“咱們去是為了教化倭國民眾的,可不是去壓迫他們的?!?p> “要讓倭國高層講漢禮、穿漢服、識漢字?!?p> “上行下效,這樣倭國百姓也只能跟著學?!?p> “如此,倭國則名存實亡?!?p> “到那時,大唐在倭國設立‘大唐都護府',徐徐圖之,百年后,倭國則納入大唐版圖之中?!?p> 李恪越說越興奮,手猛地一拍桌子:“高句麗、新羅、百濟皆是如此?!?p> “數百年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高表仁被李恪一番話所感染,高聲喝到:“臣愿為殿下所驅馳?!?p> 唐朝人似乎對開疆辟土有一種病態(tài)的狂熱,李世民如此,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是如此。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文化傳承,就如同樹斷了根,人丟了魂。李恪這招狠,直接從根子上下手,將異國居民改造成大唐百姓。
李恪最早聽說這個惡毒的法子還是在華夏悲慘的近代史上,二十世紀的倭國使用過這招。李恪不過是提前一千三百年年,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罷了。
更何況現在倭國文化才剛起步,這一招使過去,倭國百年后就納入大唐版圖,屆時大家都是唐朝人。
提前一千三百年實現“大唐共榮”,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啊。
李恪想著不禁笑出聲,笑聲越來越大,笑夠了才問高表仁:“高兄,你覺得如何呢?”
高表仁毫不猶豫:“殿下大才?!?p> “好,如此,你回去便啟程吧,我會寫信密奏父親,但此事在父親恩準之前不得傳六耳,你記住了嗎?”
“是,臣謹記?!?p> 高表仁告退,回去的路上他越想越奇怪,李恪怎么對倭國敵意這么大,簡直是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
想到李恪的出身,難道李恪想要打下倭國,當個遠封倭國的封疆大吏?
他趕緊收斂心神,這種天家大事可不是他這種小刺史能參與的,他聽命就好,上面怎么說,他就怎么做。
“高兄,”高表仁一回驛站房間,同行的人都湊上來問道:“蜀王殿下怎么說?”
“諸位,恕高某無法如實相告,殿下說此事得圣上恩準之前不得傳六耳?!?p> 聽了高表仁的話,房間里一片唉聲嘆氣,壯漢這時問道:“高兄,我只問你一句,蜀王之計,我等無恙否?”
高表仁囁嚅幾下,最終還是說道:“無恙?!?p> “好,”壯漢應道:“諸位,既然如此,我等便要相信高兄,現在大家啟程,回長安復命?!?p> 壯漢是新州折沖府果毅都尉,也是這次的隨行武官,他的話也很有威信力。
高表仁一行回長安至少要七八天,李恪在書房整理措辭寫密奏,吩咐快馬加鞭送到李世民手中。這種事肯定得讓李世民先知道,給他幾天思考的時間。
李恪本不想對外動武,他只想好好過自己的小日子,但是機會已經送到臉上,不做點什么說不過去。
希望之后的動作可以改變一千三百年后那場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戰(zhàn)爭對于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既是一場災難、又是一場試煉,只有經過鐵與火的捶打,才會有金子的誕生。
戰(zhàn)爭是不可能被避免的,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只要還有人在,就一定會有戰(zhàn)爭。
但戰(zhàn)爭不是屠殺。
李恪不想改變戰(zhàn)爭,只希望戰(zhàn)爭可以有所節(jié)制。這是不現實的,除非李恪有自己的勢力,并且比所有人都強。
古代戰(zhàn)爭和現代戰(zhàn)爭很難說哪個更殘酷。
古代戰(zhàn)爭雖然造成的殺傷力不如現代戰(zhàn)爭,但每破一城,如果是異國之戰(zhàn),那一般都會屠城三日,這是士兵在獲得勝利之后的發(fā)泄,即使是主帥也很難阻止。
現代戰(zhàn)爭就不用多說,每一場戰(zhàn)爭都是一個絞肉機。
“尚羽。”李恪在書房喊道。
尚羽聽到聲音后,從門外走進來,躬身道:“臣在?!?p> 李恪將自己的金魚符遞給尚羽:“傳我令,命折沖府將士集結,我要檢閱軍隊,看我大唐府兵風采?!?p> “是?!鄙杏鸸笆纸郁~符,出門找折沖府一把手折沖都尉傳令。
雖然李恪覺得倭國天皇會將那塊地讓出來,但是凡是還是做兩手準備的好,如果他不讓,那就要開戰(zhàn)了。
去倭國需要經過大海,水師必不可少。只是倭國本土是陸地,只有水師是不夠的,必須要進行登陸作戰(zhàn),這就需要戰(zhàn)無不勝的唐軍。
折沖府是府兵制的精華所在,是唐朝的中堅作戰(zhàn)力量,折沖府分布于全國各地。
折沖府招募的士兵,平時農時耕種,農閑由折沖府組織統(tǒng)一訓練,并定期接受派遣進京服役,稱“番上”。
這次李恪檢閱折沖府士兵,算是心血來潮,他還沒有見過古代將士大規(guī)模聚集的場景。
齊州城外駐扎一個折沖府的士兵,李恪下午將要檢閱的就是這個折沖府。
遠處還有一個折沖府,不過李恪不愿意勞師動眾,也就沒讓另一個折沖府參與。
唐朝并不流行一日三餐,廣大普通唐朝人都是一日兩餐。
只有有錢人家里才能一日三餐,不過這個時候中午都不是正餐,除非正好中午設宴。
李恪倒是很重視午餐,或者說他一日三餐都很重視。
受到李恪的影響,本來蜀王府中午都是做點點心之類的食物。李恪穿越來后,中午都是做正餐。
但他不鋪張,每天中午和楊秀穎一起吃午飯,兩個人也就吃四菜兩湯。
可能還比不上鄉(xiāng)下的地主老財吃的好。
楊秀穎每頓吃的都不少,兩個人剛好能將四菜兩湯消滅的差不多。
前世李恪吃飯吃的快,現在倒養(yǎng)成慢悠悠吃飯的習慣。
特別是每次吃飯的時候看著楊秀穎小口小口夾菜的樣子,都是一種享受。
楊秀穎吃飯時的一舉一動都符合禮儀,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反觀李恪,他除了吃飯的時候不張嘴,不吃的時候把銀著擺放整齊,其他怎么舒服怎么來。
尚羽進來鼎告:“殿下,折沖府將士一千三余人已經集結完畢,等待殿下檢閱?!?p> “好,你去把權萬紀和韋彤叫上,一起去折沖府檢閱?!崩钽∠肓讼?,還是把這兩個人叫上一起去。
“是?!鄙杏鹑デ霸航腥?。
李恪趕緊扒幾嘴飯,對楊秀穎說道:“夫人慢慢吃,我有事先走了?!?p> 臨出門前,李恪想了想又回頭說道:“夫人其實不必如此拘束,只有你我二人,我不會笑話你的?!?p> 說完,李恪急匆匆出門,權萬紀和韋彤已經在外面等候,同在一旁的,還有尚羽和他的侍衛(wèi)隊。
李恪騎上自己的寶馬,權萬紀和韋彤也飛身上馬,這時候的文官也得練習騎射?;实凼邱R背上的皇帝,當官的就沒有不會騎馬的。
李恪這些日子偶爾練練騎術,現在也能策馬奔騰。一行人騎馬在大道上策馳,很快就出城,來到折沖府。
折沖府外有數人等候,為首的是折沖府的折沖都尉魯沖,魯沖身邊是折沖府左右果毅都尉,還有別將、長史和兵曹,這些人算是折沖府高層。
李恪等人騎馬趕來,魯沖帶著眾人上前躬身行禮:“臣等見過蜀王殿下?!?p> “免禮?!?p> 經過韋彤一番介紹,李恪知道這個折沖都尉叫魯沖。
聽著就很猛的名字,李恪一下子就想到魯智深和林沖。
這個魯沖如果能有魯智深只勇和林沖之智就好了。
只是,這魯沖臉上的傷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