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程廣利的目送下,張衛(wèi)率領(lǐng)騎兵開始返京。
相比于來時的急匆匆,歸程時來自北方的將士們,就可以好好看看南國的風光。
四個月后,張衛(wèi)正站在船頭,看著船隊慢慢匯入運河。
這一段時間張衛(wèi)率領(lǐng)大軍出贛州,翻過龍華山脈進入龍州,又從龍州上船經(jīng)渭水、涇河、進入運河。
而在這期間,張衛(wèi)竟然收到了盧象升的調(diào)令。
原來早在三個月前,盧象升就回到了京師,沒想到張衛(wèi)和程廣利一個都沒在,詢問兵部后得知兩人均已支援南部作戰(zhàn)。
“得,現(xiàn)在又'無家可歸'嘍”
調(diào)令很簡單,張衛(wèi)卸任虎賁軍第三兵團統(tǒng)領(lǐng),由劉景接任,自己則留用京師以備不時之需。
別人出去打一圈仗回來都是高升,自己倒好還把兵權(quán)丟了。
張衛(wèi)沒心沒肺地想到,隨即將調(diào)令收好,回京師述職還要用呢。
.......
潼關(guān)
久等時機的奧軍,終于迎來了總攻的機會。
看著大帳外陰沉的天色,比爾·格林知道,再不抓住機會發(fā)起進攻,自己就只有狼狽撤軍一條路。
不僅有自身原因,還有外部原因。
首先,因為付出巨大傷亡還拿不下潼關(guān),而且每次進攻都會受到猛火油攻擊,對士氣造成非常大的打擊。
其二,就是對峙期間糧草消耗甚多,供給糧草的幾個王國已經(jīng)明確表示,最多在供給前線大軍一月糧草。
最后就是拜耳帝國的撤軍,不但可以讓明軍全力防守潼關(guān),同時拜軍也可以對奧爾維帝國發(fā)起攻擊,而現(xiàn)在的帝國內(nèi)部情況,并不適合兩線作戰(zhàn)。
正好趁這場大雨費掉明軍的猛火油,打一次堂堂正正的決戰(zhàn)。
“傳令各軍積極備戰(zhàn),待暴雨來臨之時,全軍總攻”
“喏”
下午,奧軍傾巢而出列陣于潼關(guān)前。
“郝帥,比爾·格林和我們都對峙一年多了,怎么還不死心”
看著潼關(guān)前的奧軍,一旁的李副將滿臉便秘的說道,攻又攻不下來,還隔幾天就來惡心一下人,真令人討厭。
“這一次不一樣,看天色是要下雨,他打算趁著火油罐失效時,進行最后一搏”
郝昭洞悉了奧軍的想法,但也無可奈何。
火油罐在雨天的適用性,工部很早已經(jīng)試驗過了。
首先,在雨天火油罐的濺射殺傷很低,除非砸中奧軍,不然很難殺死敵人;
其次,火油失去了附著性,根本不可能焚毀攻城器械。
“命令全軍備戰(zhàn),把所有家伙什都拖出來,讓奧軍看看,火油罐只不過是手段之一罷了”
“喏”
隨后,潼關(guān)就響起了陣陣鼓聲。
半晌,天空中開始滴落雨滴,比爾·格林抽出長劍直指潼關(guān):
“全軍進攻”
趁著現(xiàn)在雨小,抓緊把攻城器械推過去,雖說有可能被火油罐焚毀一部分,但總比陷入泥濘推不上去好一些吧。
奧軍此次的進攻陣型,還是和以前一樣,重甲步兵團居前,弓弩手在其后,更后面就是輕步兵推著攻城器械。
隨著一步一步接近潼關(guān),前排的奧軍士卒開始手心出汗,對于火油罐的威力印象太深了,盡管不斷滴落的雨滴將鎧甲打濕,但仍然給不了他們安全感。
當前排的奧軍士卒踏入一條黑線時,天空中如約的響起呼嘯聲,這是弩槍劃破空氣的聲音,那火油罐還會遠么?
弩槍將前排的重裝步兵刺穿,特制的大盾并無多少作用,但周圍的奧軍士卒并不敢停下。
相比于被火油罐活生生燒死,他們寧愿被明軍的弩槍以及弓箭射殺,那種蝕骨的疼痛他們可不想體驗。
“命令后方工程部隊加緊投放火油罐,爭取在暴雨來臨前,盡可能多的給奧軍造成殺傷”
“喏”
少頃,隨著工程部隊的加速投放,潼關(guān)外已經(jīng)成了一小片火海。
郝昭滿意地笑了笑,只要加大投放規(guī)模,這樣的小雨是撲不滅大火的。
可郝昭還沒高興多久,醞釀一月有余的暴雨如期而至,磅礴的暴雨將視線籠罩,看不起幾百米以外的奧軍。
“工程部隊按照原計劃執(zhí)行,將火油罐替換成巨石投擲,弓箭手方陣等候命令”
郝昭快速的布置著,這些本來就是提前布置好的,只需要切換一下即可。
“喏”
當傾盆大雨將身前火焰撲滅時,奧軍軍陣中發(fā)出山呼海嘯的歡呼聲。
所有的奧軍都認為要不是火油罐,潼關(guān)早就被他們攻破了,現(xiàn)在沒有了火焰的阻擋,看你們明軍怎樣抵擋攻勢。
懷著憤恨的心情,所有的奧軍開始沖鋒,雖然大雨讓潼關(guān)變得朦朧不清,但明軍同樣看不清自己,趁機會趕緊將護城河填平再說。
相比于奧軍上下樂觀的態(tài)度,比爾·格林卻有不同的看法,能開發(fā)出火油罐這種守城利器,明軍其他的防御手段能差么?
所以比爾·格林打算試探出明軍的手段,待回到帝國之后,再召集匠人研究對策,下一次會戰(zhàn)直接搗毀潼關(guān),殺入明境。
雨水糊住了奧軍重裝步兵的面甲,導(dǎo)致他們前排沖得快的幾人沒看清路,直接撲通撲通得掉入水中,后面的人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到了護城河。
“快把東西推上來”
看著水中撲通的幾人,岸上的奧軍毫無辦法,身著百多斤重的鎧甲,下水救援無異于自尋死路。
片刻以后,十幾輛特制的樓車被推入水中,剛好形成了四五條浮橋,通過攻城器械都沒問題。
巨大的入水聲,也驚動了潼關(guān)上的明軍。
霎時間,早已校訂好方位的弩車,對著護城河方向射去。
明軍組織的精銳弓箭手,也紛紛搭箭,憑著感覺射出箭矢。
至于關(guān)城中的弓箭手方陣早已撤去,這么大的暴雨,箭矢根本不可能飛出城墻外,更別說殺傷奧軍了。
正在岸邊看熱鬧的奧軍不知道,上千支奪命的弩箭正扒開雨幕飛速竄來。
當身旁的袍澤突然向后飛去,以及看見扎在幾人身上的弩槍,瞬間恐怖的記憶涌入腦海。
“快舉盾!”
奧軍重裝步兵們拿起腳下的大盾,趕到一線死死抵住盾牌,只要再給工程營一點時間,他們就能架好浮橋。
而護城河就是弩車的射擊死角,只要能過去就能脫離殺傷范圍,而和明軍硬碰硬,奧軍從來沒怕過。
在付出幾千人的代價之后,浮橋終于架好了。
大批的奧軍順著浮橋向著潼關(guān)殺去,就算他們暫時爬不上城墻,但總比在這里挨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