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突然想起來了我為什么一直在向林立澤索取,為什么我老是向身邊的人索取,我要他們對我好,讓他們關心我,甚至是要他們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我終于知道為什么了,是因為我生長的環(huán)境里,我的父母,我的叔叔嬸嬸,他們也在向我一昧的索取,他們在向我索取金錢,索取關心,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我累不累,我難不難受,他們只是一昧的在向我索取,只要有一次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記在心里,認為是我的不對。而我也沒有太多的能量關心自己,我也只能向林立澤索取愛索取關心來滋養(yǎng)我自身,所以我也學會了索取?!?p> “他們道德綁架我,比如我爸對我說——我過去怎么對你,打你踢你,你到現(xiàn)在還記得。你這種腦子,只是記得壞的事,人家對你好的事你不記得,你就記得人家對你壞的事,你一點都不懂事,不知道關心父母?!?p> “我媽說——像你這種人,長大之后也不會孝敬父母的,一點都不懂事,也不會說話,在別人面前像個啞巴一樣,不知道像其他女孩子那樣說好話給哄人家開心。我工作了他她就一直給我打電話,問我工資多少,就一昧的向我索取,希望我付我妹的學費,他們都在一昧的在向我索取?!?p> “我大學畢業(yè)順利工作后,我叔也是一個勁的向我索取,希望我?guī)椭麄?。我大妹在向我索取金錢,問我學費還有買面膜的錢,問我要她學跳舞的錢,我小妹還好一點,她至少會知道關心我一點點,所以所有人都在向我索取。”
“對,他們向你索取,你承受不住,于是你也去找一個索取的對象。你母親對你的否定,家里人對你的索取造成了你內(nèi)心巨大的缺失,然后你就去向你的戀人伴侶去索取?!?p> “我好像今天第一次心里浮現(xiàn)出尊嚴這兩個字,智哥,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我跪下來求林立澤,我一個人前往工市照顧婆婆,被他媽媽嫌棄,我被他爸爸吼,我都沒有想過尊嚴這兩個字??墒墙裉熳饑肋@兩個字就浮現(xiàn)在了我的心頭,老師,我又想著這個月底跟調(diào)解員說我同意離婚并凈身出戶,而且這種守護尊嚴的感覺更強烈些了,比堅決堅守這段婚姻更強烈些了?!?p> “是的,尊嚴確實很重要?!?p> “昨晚我跟同事湖姐說了我的婚姻我的經(jīng)歷,我才發(fā)現(xiàn)這段時間快樂只存在我的表面,我的深處還是悲傷難過的。猶如大地的表面上是一層潔白美麗的雪花那是我的快樂,可是雪花下面的是一片片枯黃的發(fā)臭枯葉,那是我的難過痛苦。我覺得現(xiàn)在林立澤也是在向我索取,索取離婚,我不喜歡林立澤的爸爸,他爸爸也在向我索取,還把錯都放在我的身上,他爸爸勸說他不要跟我離婚的時候,說的是顧念知道錯了,她會改的,不要跟她離婚,我聽了也是服了。今晚我們可以打語音嗎?”
“你總是想跟我聊一聊,其實無非就是從我這兒得到一些陪伴,你要明白這也是索取,小顧念。這樣的一些陪伴其實對你起不到任何作用。真正能夠讓你獲得成長的是這些作業(yè),是你應用于實際的行為訓練?!?p> “可我覺得這些作業(yè)對我來說都沒有什么長進?!?p> “你已經(jīng)有很大的進步了小顧念,你的問題就是三個——不自信,情緒化,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p> “我的問題居然這么少,我還以為自己問題重重。”
“慢慢把這些做好,你就會得到治愈了,小顧念?!?p> “您沒有忽視我小時候嚴重的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吧?!?p> “沒有。”
“可我覺得您都不在乎我,都不幫我療愈?!?p> “上次的空椅子技術就是在給你療愈,但是一次不夠,以后只要你覺得過往的原生家庭記憶又傷害了你,就做空椅子技術。想象那個人坐在你對面,把你想說的全都說出來?!?p> “好。所以這幾天我們都不能語音了是嗎?”
智哥之語:面對咨詢師,應該依賴?還是應該獨立?咨詢工作做久了,我經(jīng)常感受到,求助者對咨詢師的依賴。一開始,依賴于咨詢師幫助其疏通和化解情緒,甚至是充當其情緒樹洞——這是非常正常和值得理解的。但慢慢的,這種依賴會轉(zhuǎn)化為單純的依賴于咨詢師的存在。尤其是面對權威的、知識面廣的、剖析問題一針見血、解決問題一劍封喉的老師。
在逐步加深這種依賴的過程中,求助者會逐漸失去自我的思考、見解和獨立的主張、擔當。誠然,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可以依賴別人,因為惰性是動物的本能,只有在遇到困境或危險且無依無靠的時候,才會激發(fā)潛能。但恰恰是這樣的依賴,會讓求助者產(chǎn)生更大的惰性、失去更多的獨立性。嚴重的,會進而退步到嬰兒狀態(tài):被動等待或者主動索取投喂。結(jié)果就是,獨立思考和自我成長的動力完全消失。
所以,一個專業(yè)的、稱職的咨詢師,往往不會直接回答求助者這樣的提問:老師,我該怎么做?
而是反問(追問):你想怎么做?這樣做了后,結(jié)果會是什么?這個結(jié)果,是你想要的嗎?怎么做,才會得到你想要的結(jié)果?再所以,求助者真正需要做的,不是一直追著咨詢師要答案,而是通過學習知識、學習咨詢師的思維模式后,再吸收、轉(zhuǎn)化,變成自己的技能,最后獨立的走向未來的路。
只有這樣,這個咨詢的過程,才是有意義的,也只有這樣,求助者才會讓自己體驗到更有價值的人生、擁有更好的未來。所以,咨詢師有三個境界:初級,好為人師;中級,助人助己;高級,助人自助。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也。
“小顧念,我不希望,這個月底結(jié)束后,你一下適應不過來。這對你來說,也是一種痛苦。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會減少和你語音的次數(shù)?!?p> “好的老師,我逐漸減少對您的索取對你依賴?!?p> “我是真的希望你能夠在心理咨詢結(jié)束前能夠慢慢的獨立起來,而不是一直依賴于我,因為我非常擔心一件事,每天我跟你聊這么多,跟你通話聊天打語音,兩個月結(jié)束忽然戛然而止,你會接受不了?!?p> “我好像真的接受不了,我現(xiàn)在看到您說的這些話,好想哭,我永遠是個巨嬰怎么辦?智哥。您這一走,我真的沒有人來依賴了?!?p> “你的潛能會慢慢被激發(fā)出來,終有一天,你可以傲然獨立于風中不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