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了山寨,杜紅菱便在那位名為大壯的山民引導(dǎo)之下,一路朝著深山里走了進去。
由于受限于大壯的速度,兩人的腳程不算快。
走了大半個時辰,也才往山里前行了不到二十里。
對此,杜紅菱雖然有些心急,但卻也沒什么辦法。
別看她被奉為神祗,可信奉她的也就那么幾個寨子而已,全部人口加起來都不到三千,放在大慶,也就一個中等村莊的規(guī)模。
這些信眾提供的信力本就不多,還要被她那伴生火焰灼燒掉絕大部分的雜質(zhì),進行提純。
因此,最終能到她手上的大約也就三百人規(guī)模的信力,勉強夠促進她的真靈意識成長。
而等到她真靈意識成熟,顯化出真形之后,她又嫌?xùn)|荒偏僻,跑到大慶見識人世繁華去了。
這一去,就是將近二十年。
在這二十年間,她從未享受到信眾提供的信力,除開伴生火焰與一道天賦神通之外,全然沒有領(lǐng)悟到別的術(shù)法手段。
所以直到如今,她其實也還是個白板神祗來著。
空有神名,而無半分神力。
她連自己身上的術(shù)法增益都需要楚原來施加,就更不用說給別人加持狀態(tài)了。
兩人又走了大約半個時辰,直到杜紅菱身上的增益術(shù)法都快到時間了,大壯才領(lǐng)著她停在了一條狹長的山澗溪谷外邊。
“吾神,就是這里了,我此前多次追逐過妖魔留下的痕跡,但每每行至此處,便再無發(fā)現(xiàn)?!?p> 大壯指著山澗旁邊一方青石上面的抓痕道:“后來我又經(jīng)過多次觀察,發(fā)現(xiàn)這妖魔到了山澗之外,便會展開骨翼,飛入溪谷之中。”
“不喜歡在自己的巢穴周圍留下明顯的痕跡,這種習(xí)慣倒是和山里的猛獸有些相似?!?p> “如此說來的話,那應(yīng)該就是這里沒錯了?!?p> 杜紅菱拔出了自己的利劍,抬手在劍身上一抹,給這劍鍍上了一層薄薄的淡紅色火焰。
“妖物化魔之后,便會被煞氣侵蝕心智,行事全憑本能?!?p> “如此,倒也算得上是溯本還原,回歸天性了?!?p> 說到這里,她轉(zhuǎn)頭看了大壯一眼,接著道:
“既然你已經(jīng)將我領(lǐng)到了妖魔藏身的地點,那便早些回去吧?!?p> “免得被后邊的爭斗波及。”
“可是......”大壯聞言,當(dāng)即便顯露出一絲猶豫。
“你不信我能斗得過這妖魔???”
杜紅菱聲色漸冷。
“小人豈敢懷疑吾神?!?p> 大壯聞言,連忙彎腰致歉,差點就沒跪下來。
“那還不走???”
杜紅菱舉劍一甩,旁邊哪一塊留有妖魔痕跡的巨大青石當(dāng)即就被一抹火焰燒成了一堆白灰。
“是,謹(jǐn)遵吾神之意!”
見到那個山民逐漸走遠之后,杜紅菱這才稍微感知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術(shù)法增益,在心底計算了一下這些增益將要結(jié)束的時間,隨后便縱身躍起,在溪谷側(cè)面的石壁上輕輕一點,輕盈的朝谷中飄去。
她身上的增益術(shù)法還能維持差不多小半個時辰,只要能快速找到這只妖魔的話,足夠?qū)⑵鋼魵⒘恕?p> 進入到溪谷內(nèi)部,杜紅菱便快速的在溪谷兩側(cè)的崖壁上搜尋那妖魔的蹤跡。
妖魔外型似虎,還有著一身光鮮厚實的皮毛,不像是那種喜歡待在潮濕地方的妖物,而在這溪谷之中,稍顯干燥的地方,也就只有兩側(cè)崖壁的斷層之中了。
妖魔生有骨翼,能夠飛騰,若是尋地筑穴,多半便會選擇這些崖壁斷層。
比起之前被山民拖累的磨蹭,現(xiàn)在杜紅菱自己一個人趕路,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
僅僅不到盞茶的時間,她就往溪谷中前進了七八里路,只是卻一直沒能找到那只妖魔的巢穴。
直到她又在崖壁上借力,繼續(xù)往前飛躍了一段路程之后,一道棕黃色的影子突然從某處崖壁斷層之中撲出,直直的朝著身處在半空中的杜紅菱飛掠而來。
“還挺會藏的啊!”
杜紅菱凌空旋身,猛然揮劍往身后橫掃而去。
只聽得一聲凌厲的破空聲響起,那棕黃色的影子驟然變向,瞬間往右側(cè)的崖壁上一點,然后再次襲向了杜紅菱的后背。
雖然只憑本能行事,但它似乎也感受到了杜紅菱劍上附著的那種火焰給它帶來的危機,連碰都沒碰,便提前躲開了杜紅菱的蓄勢一擊,反身借力再次進行撲殺。
對此,杜紅菱只是一笑,隨后又反手將利劍朝自己身后刺了出去。
這妖魔的速度很快,但她自身的反應(yīng)也不慢,在得到了楚原術(shù)法加持之后,她的整體素質(zhì)提升了一大截。
雖然還是無法進行主動攻擊,但若只是被動的進行防守,倒也不是問題。
這只虎形妖魔非常精明,只要是杜紅菱劍刃所向,它便決計不與其交鋒,而是十分頻繁的在溪谷兩側(cè)的崖壁上借力,一次又一次的轉(zhuǎn)變自己的進攻方向,每每都是在攻擊杜紅菱很難防備的地方。
而杜紅菱雖然只能被動防守,但也絲毫不露怯,手中附著了火焰的利劍總是能在最為合適的時間點,出現(xiàn)在最為合適的位置。
不管那只妖魔再怎么快,甚至快到了連她的眼睛都跟不上的程度,但卻也總是被這柄神出鬼沒的利劍逼退。
這直接就導(dǎo)致了一個結(jié)果,那就是只要杜紅菱利劍在手,幾乎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而這,全依仗于楚原為杜紅菱加持的一道文道術(shù)法:“身自在”
這道術(shù)法與楚原之前的法術(shù)一脈相承,皆出自那本此世不存在的道德經(jīng)。
有此法加身,受術(shù)者的身軀就會不再受到身軀本身的局限,而是身隨意動,只要心念能反應(yīng)過來,身體就會自然而然的行動。
也就是說,揮劍的時候不需要想著如何發(fā)力,用多少力,怎么用手,再配合什么動作。
只要心中想著朝那邊揮劍,身體自然就會做出最為適合的反應(yīng)。
不多一分,不少一毫。
當(dāng)然,前提是受術(shù)者的身軀足以承受這種幾乎精確快速到極致的動作,否則的話,都不用敵人來打,受術(shù)者自己很快就能把自己玩廢。
溪谷之中,只聽見一道道凌厲的勁風(fēng)聲不斷響起,半空中一襲紅影被無數(shù)棕黃色的身影不斷襲擊,但在這極為頻繁的交手之中,兩道身影甚至都沒有哪怕一次實實在在的觸碰。
每每總是即將接近,又飛速錯開。
就好像兩道身影之間隔著一道無形的屏障一般。
子仙喜歡吃豌豆
身自在,出自道德經(jīng)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以這一句為基礎(chǔ),同時還融入了《心經(jīng)》的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是為三業(yè)自在,觀口自在,觀身自在,觀心自在。身自在,就是因此而得名的。算是一個比較復(fù)雜的文道術(shù)法。 對了,和編輯溝通過,本書因為追讀不夠,后續(xù)大概率是不會有推薦了,不出意外的話,明天就會上架收費,上架之后,我會酌情多多更新的,雖然在更新上一直都有些有心無力??傊?,好好寫把,用心講好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