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看久攻不下,還折損不少人馬,天色又晚了,不適合攻城戰(zhàn),隨即讓傳令官鳴金收兵,今天就這樣的,李大將軍打算回到大營開個會,總結(jié)一下今天的攻城工作,回顧一下過去,展望一下未來,以李將軍的才華,明天估計和今天差不多。
等不到朱棣給他的時間到期,手下的兵也就損耗大半了。
會議正式開始,首先各路匯報一下各自城門攻打的情況,基本和李將軍的情況類似,攻不下來還折損人馬不少。
輪到瞿能發(fā)言了,他清了清嗓子。
“啟稟將軍,標下帶領(lǐng)手下騎兵于各路攻城戰(zhàn)膠著之時殺到張掖門,折損人手不到百人攻下了張掖門,后打開城門入城,遇到趕來支援城門的朱高煦和朱高燧,遂派人稟告將軍,請求援軍支援,結(jié)果主力軍進攻受阻,所以就放棄了張掖門,率軍返回?!?p> 瞿能的發(fā)言是有很大問題的,通篇贊美自己,也諷刺了李大將軍,李大將軍哪能受這個委屈,一個胡言亂語,一派胡言八個大字送給了瞿能,并附贈四十軍棍。
北平城內(nèi)同樣開著會,不過是家庭內(nèi)部會議,由老大朱高熾主持會議,徐王妃攜兒子們參會,會議總結(jié)了全天守衛(wèi)北平戰(zhàn)斗的情況,指出了張掖門守軍不該去支援其余城門的漏洞,要引以為戒。
徐王妃做了極其重要的講話,也影響了李景隆接下來的行動,徹底讓李景隆死了打北平的心。
“北平這天氣可不是南京,現(xiàn)在這個月份潑水結(jié)冰,今晚召集全城軍士和百姓一起從城墻上往下潑水,把城墻凍成極大的冰塊,看明軍還怎么爬上來。”
“娘,讓我和老三出城去埋點石炸砲,等明軍再來先給他們一個大禮包,今天他們也累了,晚上一定不會來犯。”
朱高煦又坐不住了,央求起來。
“你和老三不要帶太多人馬,容易被發(fā)現(xiàn),速去速回,遇到敵軍立刻回城,切記不可戀戰(zhàn),壞了大局?!?p> “娘放心,我和老三一定快去快回?!?p> 家庭會議在一片祥和中結(jié)束了,徐王妃和朱高熾回去休息了,這倆可睡不著,早早來到工坊安排石炸砲。
明朝的石炸砲就是后來所說的地雷,性質(zhì)是一樣的,威力可也是不容小覷的。
這倆從小就是愛動分子,連覺也不睡了,二人拉起自己的親衛(wèi)軍,總共五十余人,趁著夜色摸出城去,馬背上駝滿了石炸砲。
來到預(yù)定位置,挖好坑,填好土,撒上浮土,弄好草皮,幾百個石炸砲就這樣齊刷刷埋了一排,朱高煦心眼比較多,心里盤算著要是踩了這玩意兒,肯定就不敢走這樣平坦的地方了,于是連周邊的灌木叢也都埋上了石炸砲。
而李景隆那邊也是睡不著,為啥呢,熬煎唄,從小自詡清高,這次黃子澄保舉自己做了平反大將軍,總不能這樣灰頭灰腦的回去吧。
瞿能也被打的剩下了半條命,只有李景隆和少數(shù)人知道瞿能確實拿下了張掖門,也知道瞿能確實有機會生擒朱棣的兩個兒子。
但是李景隆是什么人,自己手下豈能有比自己厲害的人存在?絕對不可能,所以就是冤死瞿能又如何,那些個偏將也不是不厲害,只是懂得審時度勢,知道寄人籬下要有寄人籬下的態(tài)度,也知道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道理,所以明軍怎么可能贏。
第二天一早,李景隆決定休息一天,為什么啊?
因為他要去看望被打軍棍的瞿能,為什么一定要去,因為要堵住他的嘴,不能讓他亂說話,因為他要是把張掖門的事兒傳出去,大家不都知道他李景隆是個草包不假,還是個嫉妒別人的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