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之行,讓袁帥找到了生存下去的辦法—種菜。
糧食所剩不多,要想活下去,種菜是可以嘗試的途徑。在地窖的種子當中,袁帥發(fā)現(xiàn)有黃瓜,這成為他首批種植的對象。
比糧食危機更嚴重的是水源的日漸減少。袁帥的想法是趕在水源枯竭之前種植成功一批黃瓜,儲存在地窖當中,這樣就既能飽腹又能解渴。
第二天上午,袁帥來到了村子的種植地。這里是玄木村村民種植莊稼的地方。此時,這里已經是一片荒蕪,只有零星的雜草散落在地間。
袁帥拿出自己新制作的鋤頭,他要先開墾出一片地來。
犁地對袁帥來說,倒不是什么難事。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帶他到田間玩,他就自己犁過地,雖說只是玩耍一番,但多少有點心理準備了。
幾鋤頭下去,袁帥就感覺自己還是小瞧了這個工作。重復的刨土,手掌上很容易就會磨出一些水泡。
不過袁帥是個不會輕言放棄的人。咬著牙,從上午忙活到下午,總算開墾出了半畝的種植地。
給地里灑了一遍水后,袁帥已經累到不行了。于是便決定先回去休息,明天再來種植黃瓜。
回到樹屋,袁帥的困意就襲來了。往床上一躺,不一會兒就呼呼大睡起來。
這一覺睡得可香了,直到第二天上午11點才睡醒。
吃了一塊提莫后,袁帥就帶上黃瓜種子前往昨天開墾的種植地。
下種子相對來說就輕松了許多?;舜蟾乓粋€時辰,所有的種子都種完了。
給種子澆完一遍水后,袁帥就回到了樹屋。
之后的三天,袁帥每天都會去種植地看下黃瓜的發(fā)育情況。但連著三天,都沒有絲毫的變化。
眼瞅著壓縮餅干在日漸減少,袁帥心里有些著急了。
“不會這些種子都死了吧?”
心里惦記著這些,袁帥的覺就有點睡不好了。第四天的時候,天一發(fā)亮,他就沖去了種植地。
遠遠地望去,一片碧綠映入眼簾。黃瓜終于發(fā)芽了,而且一夜之間就已經結成了拳頭大小的果子了。
多日以來的擔憂終于煙消云散。望著一排排綠油油的黃瓜,袁帥第一次有了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更驚喜的變化還在后面,黃瓜不僅長到有小南瓜那么大,而且里面還儲存了大量的水分,就像椰子一樣。
喝了黃瓜的汁水之后,袁帥是回味不已。清甜不膩的口感,配上黃瓜嫩脆的果肉,美味極了。
椰黃瓜,袁帥決定給它起個新的名字。
在收摘了所有的椰黃瓜后,袁帥清點了下數(shù)量,總數(shù)有312個,按一天一個的消耗,差不多夠他吃一年了的。
連續(xù)忙了2天,袁帥才將312個椰黃瓜全都搬進了地窖。地窖里溫度低,相當于一個天然的冰箱,可以保存椰黃瓜很長時間。
期間,袁帥抽空去了幾趟種植地,想看看椰黃瓜有沒有再次結果。但遺憾的是,椰黃瓜都枯萎了,它們一生似乎只能結一次果。
看到滿地枯萎的椰黃瓜,袁帥有點失落。不過好在他暫時解決了吃喝的問題。如果想要椰黃瓜,后面還是有種子可以種的。
但另外一個麻煩來了,水源已經枯竭了,想要種植蔬果,就必須要找到新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