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上三品才能參與廷議
石璟入營的時候,天色正熱,大軍正在操練,校場里喊殺聲震天。
見到石亨在蘇城營帳前站定,旁邊站著幾個臉色不善的衛(wèi)軍,讓石璟有些疑惑:
“張石頭,你們都督呢?”
“石亨,你在這干什么?”
石亨皮笑肉不笑的說著:
“蘇都督新官上任,昨個處置了廣恩伯劉錚,打了成安侯府里的子弟殺威棒,今兒就要對我動手了,蘇都督真是好大的官威啊。”
石璟聞言一愣,看著石璟的目光就變了。
廷議的時候,兵部推舉了三位京營提督的人選,為事官石亨當(dāng)時排在第一位,不過因為陛下倚重于謙,就任了于謙提督京營。
石亨任了五軍營的右都督。
不過聽石亨話里的意思,似乎是要找蘇城的茬。
跟蘇兄為難,那就是跟我石璟為難啊。
冷哼一聲,石璟轉(zhuǎn)身向營帳內(nèi)走去,給了石亨一個后腦勺。
“既然惹了蘇都督,那就擱這兒禁足吧?!?p> 蘇城聞聲已經(jīng)迎了出來,站在營帳門口,問著石璟:
“駙馬來找我,不知有何事?”
石璟臉上立即又堆滿了笑:
“兵部侍郎俞山傳話說,于尚書讓你放手整頓五軍營,黜落勛貴,收拾貪腐他都不管,但是過幾日陛下巡視京營,你得拿出些手段來?!?p> 蘇城還沒有開口,后面石亨聽到石璟的話,一張臉立即就白了。
怎么會這樣,劉錚去五軍都督府告狀,怎么還讓于謙死保蘇城,石璟不是代表五軍都督府來收拾蘇城的嗎?
石璟后面的話,徹底讓石亨的心跌到了谷底。
“明兒廷議防御也先大軍的事兒,京中三品以上的武官勛貴都要到場,于尚書點了你的名,讓你明日入宮廷議?!?p> 石璟說著話,語氣里滿是昂揚(yáng)得意,蘇兄果然厲害,不愧是自己看重的人,不枉自己前后幫他奔走。
旁邊禁足的石亨就更懵逼了,于謙不但把蘇城收拾廣恩伯的過錯給放過了,還許了他處置五軍營的權(quán)勢。
不但是這,還特許他參與上三品武官勛貴才能參與的廷議,陛見。
于謙的兒子也不會有這樣的待遇?。?p> 瑪?shù)?,老子怎么稀里糊涂惹了這樣的家伙。
石亨心中頗有些后悔,連禁足的尷尬都感受不到了,只是在思慮著該當(dāng)如何,才能保住自己右都督的職事,不再回到為事官這個小官上去。
……
蘇城在營帳內(nèi)與石璟談?wù)摿艘粫映⒌男蝿荩瑢γ魅胀⒆h的議題有了一些想法,無非是邊關(guān)防御的事兒。
石璟有意,散了些五軍都督府內(nèi)的消息,散了些俞山透露給他的六部的消息,好讓蘇城對明日的廷議有詳盡的準(zhǔn)備,一旦陛下問到,好能夠有詳盡的預(yù)案。
送走了石璟,蘇城召集了胡同張石頭手下的一干干將,四軍的幾個坐營官,把要改制的事兒說了一遍。
張石頭三人還好,唯蘇城之命是從,蘇城說什么就是什么。
四個坐營官就坐蠟了,改制,就意味著有些人的權(quán)利要受到損失。
讓他們聽命沒有問題,當(dāng)兵吃糧聽命,聽石亨的是聽,聽蘇城的也是聽。
但是權(quán)利受損,這可就不是他們愿意忍的。
不過蘇城沒有給他們說話的機(jī)會:
“行了,今兒我就是通知你們,回去之后,知會你們手下的營官,把總。”
看著四人臉上的神情,蘇城的聲音突然壓了下來:
“預(yù)先通知你們,是給你們機(jī)會,誰要是回去亂說,鬧起了事兒,那就別怪我蘇某人不講情面。”
“老子的刀砍瓦剌腦袋好使,砍你們的腦袋,也不會難用。”
說完之后一揮手,把幾人趕走了。
趕走了幾人,蘇城吩咐著旁邊的胡同跟謝狗蛋說了:
“這兩日你們盯好了各軍,有異動的提前來報,膽敢有鼓噪鬧事的,立即彈壓?!?p> 兩人領(lǐng)命去了。
張石頭有些吞吐:
“都督,中軍那兒,我沒干過這么大的官兒,不知道該當(dāng)如何彈壓處置他們,我還是回來給你做親軍頭兒吧?!?p> 蘇城拍了拍張石頭的肩膀:
“該怎么辦就怎么辦,萬事有我,去吧?!?p> 張石頭忐忑的去了。
蘇城在書案前坐下,想著今日發(fā)生的幾件事,都需要看一下結(jié)果,明日的廷議,也要試探一下陛下的態(tài)度。
開始模擬,
黑煙蜿蜒,場景變幻。
第二日,天還黑著,蘇城就被石璟給拉了起來。
兩人騎著馬,到了宮門外。
這時候已經(jīng)是寅時,早朝的官員大半都到了,緋紅青綠皆有,三三兩兩,聚成堆兒,低聲探討著朝事。
蘇城跟石璟按著身份屬于武勛,按身份該當(dāng)去武勛那一堆兒。
可是看著五軍都督府暫時掌事的幾個勛貴,成安侯郭晟,忻城伯趙榮,一個個都是臉黑的跟鍋底一樣,神色不善。
石璟拉了蘇城一下,咱還是自成一堆兒吧。
兩人只是跟于謙、俞山打了個招呼,就站在宮門前等開門了。
很快,太陽升起,宮門大開,眾官相繼進(jìn)了宮。
文華殿內(nèi),景泰帝朱祁鈺高坐御座之上,內(nèi)廷中官揮鞭,朝議正式開始。
先是吏部需要廷議的幾項事務(wù),陜西巡撫需要遣人替換,江西承宣布政使的人選需要廷推。
接著是戶部需要批復(fù)的幾項款項,禮部關(guān)于冊立太子的禮儀,林林總總的事務(wù)。
兵部的事務(wù)排在了最后,先是有關(guān)備操軍、備倭軍的調(diào)動,通州倉的糧食調(diào)運,然后是幾處關(guān)隘守將棄關(guān)而逃的處置。
最后,終于到了今日廷議的重頭戲,邊關(guān)隘口的防御安排。
兵部文臣與勛貴武臣相繼開口,你說服不了我,我也說服不了你,各自都有站得住腳的理由。
蘇城站在武臣勛貴的最后一排,角落里,老神在在的站著,不開口,也不冒頭,就聽各路大佬們的議論。
他這次就是奔著試探來的。
于謙堅持不能隨意調(diào)軍分守各處關(guān)隘,添油戰(zhàn)術(shù)不可取。
五軍都督府僅存的兩位都督認(rèn)為應(yīng)該分兵,否則各處關(guān)隘被陸續(xù)打破,死難官軍眾多,到時候邊防線恐怕會徹底傾塌。
朝堂上炒成一團(tuán)。
糾儀御史揮了好幾次鞭子,才算是沒讓眾人的喧鬧把屋頂掀了。
皇帝開口,蘇城被點了將。
蘇城同意于謙的觀點,無關(guān)對錯,只關(guān)乎立場,誰讓現(xiàn)在只有于謙挺咱。
朱祁鈺金口玉言,以兵部決議執(zhí)行,屯重兵于關(guān)鍵隘口,適當(dāng)放棄小隘口,以備大戰(zhàn)。
滿朝重臣都認(rèn)為,皇帝聽了蘇城的話。
勛貴臉都黑了,記恨上了蘇城。
出身武臣卻去跟文臣同流合污,這是奸賊啊。
改組京營的事兒推行下去了,蘇城卻遇上了刺殺,瓦剌人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