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第66章 魏元忠的再次建議

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歲月一點煩 2359 2022-05-06 05:03:27

  王辰的二百精騎要彈壓淮陰萬余叛軍,以及城里的潑皮無賴,難度還是有一些的。

  好在叛軍已經(jīng)是驚弓之鳥,只顧著慌忙逃命。

  王辰只要固守住西門等待援軍的到來,就可以得到輕取淮陰的大功。

  陳羽率領的四百騎千牛衛(wèi)趕到,開始彈壓淮陰城里的亂軍,以及支援李元芳。

  李元芳押著徐敬猷和一干叛軍回到淮陰,李賢率部趕到。

  大局已定。

  “末將幸不辱命,特來向王爺復命!”

  李元芳英俊的臉上也不免露出了笑容。

  “元芳,好樣的!”

  李元芳輕取淮陰,更是一舉擒獲徐敬猷,這讓李賢感到非常欣喜。

  奪下淮陰擒獲徐敬猷,讓李賢的形勢變得一片大好。

  徐敬猷見到了李賢。

  “李賢,你身為先帝嫡子,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徐敬猷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立即嘶吼著妄圖說降李賢。

  “真是笑話,你們說,這天底下,哪有兒子造老娘的反?”李賢哈哈大笑,一副光明磊落的模樣。

  “可不是,圣人和王爺,那是母慈子孝。這徐敬猷,完全是嚇傻了!”

  不管是千牛衛(wèi),還是王府衛(wèi)士,甚至是折沖府將士,都心照不宣地如此說道。

  如今他們已經(jīng)跟李賢綁在一起,自然是希望李賢好生地率領大家平定叛亂,以此逢兇化吉,獲得軍功賞賜。

  李賢也完全絕了造反的路。

  “王爺,末將建議立即押送徐敬猷前往神都向圣人報捷!”李元芳對著李賢如此低聲說道。

  已經(jīng)給了機會讓徐敬猷自盡,他不珍惜這個機會,也就怪不得李元芳了。

  李元芳的建議,李賢心中更是歡喜,這說明他至少對自己是有好感的,這就好辦了。

  “呂喬,你帶著五人將徐敬猷秘密押往神都,交給洛陽尹狄仁杰。”

  李元芳的建議絕對是好,但李賢認為不能明目張膽的送。

  在神都,他可是有著眾多的敵人。

  李元芳也醒悟過來,又說道:“王爺,末將以為,當分為明暗兩路,更為穩(wěn)妥?!?p>  這個建議被李賢欣然采納。

  事不宜遲,李賢立即就將徐敬猷連夜押送往神都。

  隨著李賢大部騎兵的到來,雖然沒有去追擊逃出淮陰的大部叛軍,到天亮時,淮陰城已經(jīng)穩(wěn)定下來。

  早上,魏元忠率領千騎先行趕到,對淮陰輕而易舉就被拿下感到驚嘆,對李賢已經(jīng)連夜將徐敬猷送往神都感到贊嘆。

  “王爺,如何處置這些人?”

  魏元忠想要看看,李賢是如何處理戰(zhàn)后事宜的。

  淮陰城里,數(shù)千被俘叛軍和趁勢打劫的潑皮無賴,已經(jīng)被看押起來,收繳的財物堆積成山。

  這些,大家都等著李賢的處置。

  “將財物奉還百姓?!?p>  “手中沾染百姓鮮血的叛軍和潑皮無賴,斬立決。”

  “被裹挾沒有作惡的百姓,放了?!?p>  魏元忠聽了不住點頭,潞王殺伐果斷,還有一顆悲天憫人之心,絕逼會是一個明主。

  必須竭盡全力,助力李賢脫離死局。

  “至于將士們的功績和賞賜,本王絕不會辜負!”

  李賢補充的這句話,又穩(wěn)定了軍心,免得他們以為到嘴的財物又被還給百姓,從而墮了士氣。

  “王爺好手段!”

  將士們都在打掃戰(zhàn)場張榜安民歸還百姓財物,魏元忠不動聲色地來到李賢的身邊。

  “沒辦法,為了活命!”李賢的語調(diào)很平靜,他在思索下一步的舉動。

  “王爺此舉,是一招堂堂正正的陽謀!”

  只要李賢一心一意地平叛,那么圣人就沒有任何借口來殺李賢。

  “下一步該如何做,還請元忠教我!”

  “王爺,下官還是那句話,兵貴神速,下官要是王爺,就不會在這里浪費哪怕一絲時間。”

  魏元忠的話,讓李賢醒悟過來。

  斬殺周興,奪取臨淮兵權這件事,是會早于奪取淮陰傳入圣人耳中。

  那么情況還沒有逆轉,還需要更大的勝利。

  “全軍集合!”

  李賢不再遲疑,下達了集合令。

  望著眼前四千余騎兵,李賢舉起手中長槍,斷喝道:“爾等可敢追隨本王,去直搗叛軍大營,奪取平叛大功?”

  “誓死追隨王爺,直搗叛軍大營,活抓徐敬業(yè)!”

  這一次,四千余大唐精騎士氣高昂,對李賢這位大唐親王,已經(jīng)服氣。

  連王爺都在拿命拼,他們還有什么可怕的?

  一個個的人摩拳擦掌,要將這平叛大功收入囊中。

  富貴險中求,這千載難逢的封妻蔭子機會,誰要是沒有去把握住,腦門絕對是被驢給踢了。

  軍心可用。

  也不管后續(xù)的萬余步卒,李賢和魏元忠,率軍直撲下阿溪。

  下阿溪卡在都梁山和徐敬業(yè)兩股叛軍之中。

  魏元忠判斷,一旦淮陰的徐敬猷敗亡消息傳到都梁山,那么韋超和尉遲昭一定會驚懼。

  下阿溪再被奪取,等于截斷了都梁山的糧草運輸線路,韋超和尉遲昭要想不被困死,只能跑路。

  “元忠胸有溝壑,看來一切皆在你的掌握之中。”

  “叛亂之初,要是由下官全權主導平叛,三十萬人馬,一月足以覆滅叛軍!”魏元忠的神色傲然,充滿自信。

  這點,李賢信。

  對于魏元忠的幫助,李賢真心感激,開口問道:“元忠,你如此幫我,不怕因此惹禍上身?”

  “王爺此言差矣,下官平叛只為圣人和陛下,只為朝廷,只為揚州百姓!”

  李賢和魏元忠相互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

  唐軍大營。

  李孝逸派出了兩員大將前往奪取淮陰,之后就坐立不安。

  “大總管,不能遲疑了,末將請命率領五萬大軍為前鋒,向叛軍發(fā)起攻勢?!?p>  王孝杰敏銳地察覺到徐敬業(yè)叛軍的下一步舉動,認為要在叛軍發(fā)動金陵攻勢前,一舉擊潰叛軍。

  要是金陵丟失,那么天下震動,這個責任誰也承擔不起。

  王孝杰自然也有他的小九九,他一直認為叛軍只是烏合之眾。

  平叛失利是李孝逸魏元忠太過無能。

  他要是能率領五萬精銳唐軍出擊,絕對能一舉擊潰叛軍。

  “大總管,末將出擊,也能減輕淮陰方面的壓力,更能拖住叛軍進攻金陵的步伐,如此一舉兩得,懇請大總管速速下決斷?!?p>  在王孝杰的逼迫下,李孝逸轉念一想,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王孝杰要是戰(zhàn)敗,那就說明徐敬業(yè)的叛軍的確厲害,他之前的接連失利就不是無能,而是叛軍太厲害。

  王孝杰要是取得先機,那么李孝逸就指揮全軍壓上,一舉擊潰叛軍,平叛首功還是他這個主帥的。

  的確是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李孝逸批準了王孝杰的建議。

  王孝杰大喜過望,立即回營中開始調(diào)兵遣將。

  李孝逸想了想,為了穩(wěn)妥起見,也為了能更好的搶奪功勞,派出李知十和馬敬臣各領一支人馬,分水路、陸路攔腰斬斷外界與都梁山的通道。

  李賢和王孝杰都不知道對方的行動,卻不約而同的都在爭分奪秒,以此奪得平叛大功。

  一旦王孝杰奪取先機,重創(chuàng)徐敬業(yè),那么李賢的處境就不會很樂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