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擺皇

第六十八章 歷史與政治

擺皇 騾子不吃羊 3552 2022-05-09 15:41:16

  昨晚還真喝多了,萬歷皇帝不敢在皇宮醉酒,不過在熱河行宮喝多沒事,京里有很多人記恨他,這里有很多人依靠他。

  陳矩端著醒酒茶伺候萬歷皇帝,朱翊鈞喝了一口玩笑道:“你陳矩不在京,報紙都停刊了?!?p>  “奴婢也想回京伺候主子爺。”

  “明年,春耕完,調(diào)你回京?!笨粗巴獾木吧?,萬歷皇帝問:“你還在寫書嗎?”

  “還在寫,奴婢這就拿過來,請主子爺點評?!?p>  陳矩寫的書就是《西游記》,把他在福建、南京當鎮(zhèn)守太監(jiān)時的見聞,還有任漕運鎮(zhèn)守時所發(fā)生的事寫下來。

  萬歷皇帝拿著稿紙,他剛寫到過火焰山,《西游記》這本書,不懂大明的官場、南京、皇宮、漕運很難看懂。

  過火焰山,孫悟空去翠云山借芭蕉扇,向一個砍柴的問路,而這個砍柴如何評價鐵扇公主:“羅剎女。”

  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可以保護火焰山周邊的人,所以被火焰山周圍的人稱呼:“鐵扇仙!”

  砍柴的人不住在火焰山附近,砍柴人用不著芭蕉扇,也用不著鐵扇公主,所以叫鐵扇公主:羅剎女。

  砍柴的人不用求鐵扇公主,所以和人家砍柴的沒關(guān)系,百姓不鳥她,直接罵她羅剎女。

  這就是古代馭民之術(shù),不懂政治很難看懂,《西游記》里慈悲為懷的菩薩、佛祖,他們?yōu)槭裁匆B(yǎng)一堆吃人的妖怪?

  百姓不求菩薩,就主動制造困難,這就是古代政權(quán)統(tǒng)治天下的手段,觀音菩薩你怕不怕她?

  不怕就放出鯽魚精、黑熊精、紅孩兒,可以把紅孩兒帶入到李平胡,原本就是沒人要的蒙古小孩,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收為養(yǎng)子后,已經(jīng)混到大同副總兵。

  觀音菩薩鯽魚、太上老君青牛、李靖干女兒、佛祖的金翅大鵬雕,他們手下這些妖怪厲害不?危害大不大?

  可以把《西游記》里的菩薩、神仙想成大明各級官員,妖怪就是吏員,官員就是管理者,就像菩薩一樣慈悲為懷,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百姓見到官員叩拜,就如同叩拜菩薩、神仙一般。

  大明的吏,就像《西游記》妖怪一樣,殘酷又貪婪,而且還吃人,大明朝廷還不給吏員編制和工資,上下默許吏員貪污。

  自從有朝代開始,吏就是污的,倡優(yōu)皂吏,大明吏員這些人的后人都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大明商人、軍戶、匠戶、民戶都可以科舉,吏員后代不能科舉,可想而知他們的社會地位。

  歷朝歷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無人不痛恨這些吏員,衙門出事這些人要背鍋,后代還不能科舉,可想而知他們會怎么貪污。

  百姓并非都是好人,就像《七武士》中一樣,百姓有淳樸善良一面,也有自私自利,謀殺武士一面,古代政府管理百姓采用父母官加惡吏手段,就是胡蘿卜加大棒。

  百姓受到壓迫時,給人一種精神灌輸,官員和皇帝都是好人,會為他們做主,壓迫他們的吏員才是可惡的,當官員懲罰吏員時,百姓會大呼:“青天大老爺!”

  有人會把古代叫封建社會,這就是大錯特錯,唐、宋、明都是中央集權(quán)社會,宋比唐集權(quán)、明比宋集權(quán),元和清就是奴隸社會。

  清朝就是典型的半殖民、半奴隸制的社會,乾隆幾次蠲免天下賦稅,落得愛護百姓的美名,同時清朝賦稅是歷朝歷代最高的。

  有些時候官員賢明不賢明也由不得他們,萬歷皇帝之所以打擊張居正,就是因為他控制的楚黨已經(jīng)失控,嚴重威脅到朱翊鈞的皇位,同時以張四維為首的晉黨,申時行為首的東林黨,要迫不及待接班。

  賢則用,不賢則黜,現(xiàn)在張居正對萬歷皇帝就像手中的筷子,可以隨時放下,或者扔掉,又或者扔進火堆燒掉。

  如果以為穿越者就能改變大明,那么就太小看古人智慧,為什么龐尚鵬已經(jīng)任直隸總督大半年,萬歷皇帝還不收商稅?就是他不想把自己變成宋徽宗。

  宋徽宗所做的一切,就像穿越者一樣,宋徽宗任用蔡京變法。

  第一:政和二年,買賣茶葉,變成國家專營。

  第二:崇寧三年,礦產(chǎn)、金銀全部收歸國有。

  第三:瓷器官窯制作,出口海外。

  原來這些都被士紳、官員、商人掌握,宋徽宗直接把這些都收歸國有化。

  賺錢了以后,宋徽宗開始做一些政策上的事。

  第一:全民養(yǎng)老,京城設(shè)置居養(yǎng)院,郡、縣設(shè)置安濟坊,專門給孤寡老人養(yǎng)老的地方,類似大明的濟養(yǎng)院。

  第二:設(shè)置漏澤園,北宋版本的免費公墓,還是照顧老人,宋徽宗時期養(yǎng)老到下葬,國家全免費。

  第三:興學校,崇寧興學,縣、州、京師普遍設(shè)學,孩童滿十歲上縣學,成績優(yōu)異考州級學校,再考就是京師學校,設(shè)立的學科也很多,軍事學院、法學院、算數(shù)學院、美術(shù)學院、醫(yī)學院等等。

  第四:軍事,宋徽宗重用童貫征討西夏,斬首十萬,設(shè)立隴右都護府,這也是自宋仁宗朝后,第一次軍事擴張。

  宣和四年,宋徽宗再次重用童貫,聯(lián)金抗遼,收復燕云六州,童貫受封:廣陽郡王。

  第五:崇寧三年,廢除科舉,朝廷不再從科舉中選官,從學校中選官員。

  第六:廢除辟舉,北宋辟舉就是薦舉制,官員可以舉薦親戚、朋友、同學當官,這也是北宋有五十萬官員的原因,大明兩萬多官員都感覺多,何況明朝管理的地方要比北宋大很多,可以想到北宋冗官多嚴重。

  這么看宋徽宗就是自宋朝建國后,最有作為的皇帝,可是他徹底把官員、士大夫、士紳、商人得罪。

  宋徽宗所做的事,和穿越者幾乎沒有區(qū)別,可是北宋士大夫、官員都把他恨透了。

  北宋政和元年,在江南東林書院成立,這個書院與湖畔學校沒有任何區(qū)別,明朝歷史上東林黨也是一個性質(zhì),反對國有化、反對征收商稅、反對征收礦稅,東林書院就是標準的資本主義集合地。

  北宋這個東林書院就是反對國有化,反對宋徽宗建立學校、反對宋徽宗廢除科舉、集體抱團對付皇帝。

  東林書院成立十幾年后,發(fā)生“靖康之變”,宋徽宗被迫下臺,扶持一個傀儡皇帝,最后宋高宗就是他們扶持的,這些官員敢把宋徽宗接回來嗎?

  就是他們賣的國家,就是要坑殺宋徽宗,岳飛要迎回宋徽宗,這就是找死,如果宋徽宗重新掌握軍隊,岳飛見到宋徽宗,這些官員和賣國賊,還能活嗎?

  宋徽宗把文官、士大夫的忌諱全踩遍了,古代科舉掌握在士紳、官員手中,想要讀書或者考科舉,非常的費錢,不是一般百姓家庭能承受的,士紳、官員人家的孩子很早就接受教育,考科舉對他們來說,非常有利。

  普通百姓的孩子科舉,避免不了碰雷,明朝科舉要寫小楷,士紳、官員子弟從小就培養(yǎng)寫小楷,百姓家子弟不懂這個,考試時因為不是小楷就考不中。

  不論峨冠博帶,還是金錢鼠尾,誰來當皇帝都要依靠士紳、官員,不管是人是鬼,只要科舉取士,那就是堯舜之君,至于誰是堯舜之君,這個由官員、士紳這些讀書人說了算。

  如果把科舉取士關(guān)停,那么就把骨灰都給你揚了,宋徽宗關(guān)停科舉,出現(xiàn)靖康之變,清朝關(guān)??婆e,六年后亡國了。

  這也是說為什么明朝的官員后代,會在清朝受重用的原因,王錫爵的子孫,都給太子胤礽當老師,王掞就是王錫爵的后代,太倉王家歷代不倒。

  人們以為的文官、士紳是大明要亡了,咱們不能做亡國奴,趕緊抱團一起抵抗外敵。

  實際上的文官、士紳,老朱家不行了,咱們趕緊找下一家,有錢的資助新勢力,混一個從龍之功,家族有兵的,列土封疆進一步可以逐鹿天下,退一步可以封個王爵、公爵、侯爵、伯爵什么的。

  這就是人性,不要把皇帝、王爺、將軍、官員、士大夫、士紳想的多好,同時也不要太悲觀。

  萬歷皇帝深知人性,所以花錢、抄家不耽誤,皇帝就是要予、奪,予就是賞賜發(fā)錢,或者給官位、爵位、封誥命夫人、死后追封爵位、謚號這些東西,奪就是剝奪、懲罰,官員犯錯在程序上懲罰官員,不論三法司會審,還是抄家關(guān)進監(jiān)獄,這都是皇帝應(yīng)該行使的權(quán)力。

  大明官員誰敢說沒貪污、沒有灰色收入,只有少部分像海瑞這樣的人,兩萬多名官員,只有一二百個海瑞而已,萬歷皇帝想處置他們,程序正義上可操作的太多。

  給京城官員發(fā)養(yǎng)廉銀,兩百多名官員逼宮就是忘恩負義,大義在萬歷皇帝這里,京城官員兩千人,兩百多名官員逼宮,就是有九成還認可萬歷皇帝。

  崇禎之所以被拋棄,就是因為他只奪不予,性格上也有重大缺陷,崇禎的性格有些像女人,感性占大部分,缺少理性,袁崇煥五年平遼他居然能相信,就足夠說明問題。

  遼東戰(zhàn)事明顯是官員、將士的金庫,如果袁崇煥五年把建州滅了,文官、武將、士兵吃什么?提出這個計劃就是自決于官員、將士、士兵、商人、投機分子。

  大明武將最好的選擇就是養(yǎng)寇自重,文官根本不拿武將當人看,就如同唐玄宗時期的安祿山還有河北眾將領(lǐng),投靠河北安祿山的都是什么人?

  沒有背景的失憶文人,沒有背景的武將,朝廷不拿河北人當人看,打仗用他們,賦稅還繳納最多,就算沒有安祿山還有李祿山、王祿山,安史之亂早晚要爆發(fā),唐玄宗時期中央對地方失去掌控,所以才會出現(xiàn)眾多節(jié)度使。

  安史之亂爆發(fā)還有更重要原因,就是唐玄宗失去貴族的支持,清帳田畝、清查逃戶,這些田地、和逃戶都被誰吃了?

  就是貴族,田地是貴族多,擁有奴役最多的還是貴族,乾隆末期之所以沒有爆發(fā)類似安史之亂的事件,就是乾隆優(yōu)撫八旗還有蒙古各部,榨干各地百姓,同時也給白蓮教暴亂埋定時炸彈。

  現(xiàn)在萬歷皇帝所面臨的問題,如唐玄宗面臨的問題差不多,各地軍閥化,宗室、勛貴、外戚、官員、士紳大量侵占田地,官員、商人、士紳不繳納商稅,朝廷軍費年年上漲,稅收年年不漲,乾清宮被文官勾結(jié)后宮點著,財富分配不均,底層沒有上升通道,西南、西北、東北、北方各處扣邊不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