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明報1
“愛妃,你快起來,地上涼,此事既然是母后做主,那與你又有何干?”
朱翊鈞心疼地上跪著的王皇后,連忙一把把她扶了起來,他自己卻差點摔了一跤。自從他十六歲以后,也不知道為何,他那腿腳便開始不便,最后生得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所以行走不便,這也是他這許多年來不愿意上朝的原因。畢竟他自己這身體也算是五體不全,有礙觀瞻了。
“陛下,知道此事的,一直以來也僅有母后、我和太子王才人三人而已。其他知道此事的人,大多已經(jīng)被太后和臣妾處理了。”王皇后又接著說道,朱翊鈞聽了連忙點了點頭。這樣的事情確實應該要好好處理一番。
“這么說這永安郡王也是朕的皇孫?”萬歷忽然明白為什么母后在她病危之時,除了交代要善待太子以外,竟然還會提出讓周王府的這個王孫來給朱由校做同讀了。
這便是李太后的良苦用心了,朱翊鈞心中頓時百感交集。
這邊朱由校和朱紹岑拿到了皇帝的特旨,自然是趕緊趕往東宮去了。
安排了法國人約西普去做齒輪。朱紹岑接下來要拉著朱由校去辦報了。
“長孫殿下,如今這事情已經(jīng)有人去做了。接下來咱們還要做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朱紹岑故弄玄虛的說道。
他知道,如果明說辦報的目的是為了突出大明尊重學問,那十有八九朱由校是不會很樂意跟著你玩的。因為他那紈绔的樣子就不像是會關(guān)心這些事情的人。
“什么事情?”朱由校果然上當。
“一是賺銀子,二是印報!”朱紹岑接著給他一點一點的提興趣。朱由校果然聽到賺銀子也有了興趣。
“怎么賺?我聽說你在開封辦了個什么《開封報》,挺賺錢的。是不是也要在京城里弄一個?”朱紹岑沒料到朱由校瞬間就猜到了。
“不錯,不過紹岑做得不好,紹岑的《開封報》印刷得太慢了些,從各級主編定稿到印刷,有時要花費兩日之多。”朱紹岑心想,看來自己是要把真正碰到的難度說出來,給這位理工類的天才皇孫聽聽,說不定他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反而會有興趣呢。
“哦?兩日還慢嗎?”朱由校明顯是也對雕版印刷有一定的了解。
“是??!殿下,紹岑還想要讓他們更快一些,尤其咱們要在京城里印,京城多少人在,還有地方各級官府,也要從咱們京城這里印好了下發(fā)下去。這可就對咱們的印刷有了更高的要求了。”
朱由校聽了,點了點頭,他又問道:“你在開封時候,是用的木活字吧?”
“不錯,便是木活字,據(jù)說一晝夜能拼六千字,可畢竟字大,不便印刷,而且排版也沒有規(guī)律?!敝旖B岑心想,好了!上鉤了。
朱由校想了想,說道:“那你改用小字來印,不就可以了。”
“殿下,如今印刷,太小的字,民間倒也不是印不出來,只是油墨印上后,容易散開。只有印寶鈔的地方,才有這種專印小字而不容易散開的方法?!敝旖B岑又給朱由校出了個難題。
“印寶鈔的?那我也去過,在金臺坊的寶鈔胡同,不過那地方去了也沒用。不如從里面弄幾個匠戶出來。還更有用一些?!敝煊尚O肓讼?,直接說道。
朱紹岑也點了點頭,因為鑄幣廠那需要大量煤鐵,那自然是自己過去方便。印刷的這點人和物件,那還不如直接就把人弄到東宮里來。
何況到時候編輯報紙,離得近的話,做版也方便得多。
朱紹岑最后想樂想,方才說道:“那剩下的,便是殿下同紹岑一起排版了?!堕_封報》是地方報,只有八個版面,兩大張紙。咱們這是《大明報》少說也要十六個版面,因此這每一版都需要精心設(shè)計。紹岑想了想,其中六版相應應從六部之中去尋找要事要聞……”
朱由校一聽朱紹岑說的這些,早已經(jīng)不耐煩的他,此刻連忙高聲喊道,“紹岑弟弟,我腦殼疼,要休息休息,這事情,你看著辦就好了?!?p> 隨后又朝著一旁的魏朝問道:“客媽媽來了嗎?”
那魏朝聞言,連忙去傳客印月去了,朱由校也提前往那喝奶的場所去了。
朱紹岑見他奶遁,這是不打算陪他聊了。卻也無可奈何。
他輕輕的搖了搖頭,心想,看來這事情是真的很難辦到了。就看自己一個人能不能行了。只有等到要資源的時候再來找這個皇長孫就好了。
便在這時候,孫承宗卻進了房來,看到只有朱紹岑在這里,也便單獨走向了朱紹岑來。
“臣,左春坊中允孫承宗,見過永安王殿下。”
朱紹岑連忙醒轉(zhuǎn)過來,讓他免禮。
“孫老師,長孫殿下……休息去了?!敝旖B岑不好意思說出喝奶那兩個字來。
不料孫承宗笑了笑,說道:“長孫殿下只怕是口渴了……”
朱紹岑點了點頭,隨后說道:“太子命我?guī)еL孫殿下一同編《大明報》,可長孫如此不配合,讓紹岑也有些不知所措?!?p> “無妨,此事,太子原也沒指望長孫殿下能辦,只是借著永安王來做此事后,再分出功勞與長孫殿下罷了?!?p> 孫承宗這么一說,朱紹岑也明白了,其實自己做這些事,就自己做好了。長孫有他感興趣的地方,自然就會來參與,強扭的瓜不甜的。
“殿下可有什么想法?讓下官來給您參考一番?!睂O承宗其實也早已經(jīng)知道朱紹岑在各地辦報的事了。他也見過幾份《開封報》,也以為這個想法真的不錯。
“我想,開封畢竟只是地方報,可大明報自然要有大明的氣象。所以我想每份報紙分十六個版面,其中第一版和最后的十六版最為關(guān)鍵。這從第二版到第七版則寫上六部的一些政務,好比吏部寫上官員任免,以及官員考績優(yōu)秀的各項值得表彰之事。戶部則給出大明各地各種財米錢糧數(shù)據(jù)。以及各地丁戶徭役等安排。禮部寫上我大明各節(jié)氣、天文、外藩進貢消息等。兵部則是各地兵事,邊境動態(tài)。刑部是各地的案情以及一些奇案辨析。工部則是當年的工程安排等等?!?p> 孫承宗點了點頭,要真按照這永安郡王的安排,這大明的政務可就讓每一名官員足不出戶,就可以知天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