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重生1992之我的工業(yè)時代

第58章 意見分歧

    九里機械廠。

  廠房內(nèi),趙國棟正和侯勇、楊晴梅說著什么。

  “侯勇、小楊,新一批產(chǎn)品還沒做出來,你們就和人家口頭約定了訂單,這是不是有些太托大了?這要是最后沒能按時供貨給人家,那可怎么辦?”

  聽著趙國棟的諄諄教誨,侯勇、楊晴梅對視一眼,都有些無奈。

  前些天,九里機械廠第一批“鐵皮青蛙”問世之后,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

  首先是產(chǎn)品的噴涂,二人之前沒能向趙國良咨詢清楚,只能是臨時抱佛腳,自己去聯(lián)系廠家。

  好在二人交際能力都還不錯,很快聯(lián)系到了愿意幫忙的廠家。

  第一批產(chǎn)品終于成功出爐,但很快就被二人銷售一空。

  五百個鐵皮青蛙,單價兩塊二的價格,足足一千一百塊的貨款。

  拿到這么一筆巨大的貨款,侯勇、楊晴梅幾乎以為自己在做夢。

  然而他們倆的狂喜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很快就遇到了新的問題。

  因為九里機械廠的鐵皮青蛙價格低廉,產(chǎn)品力也不差,很快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周邊地區(qū)幾個小商品市場的老板,都在向二人催貨。

  其中一部分財大氣粗的老板,甚至愿意先付款再收貨。

  這種情況下,侯勇和楊晴梅喜不自禁的同時,也面臨了很大的壓力。

  首先,廠里的原材料所剩無幾,必須要盡快采購。

  其次,為了第一批鐵皮青蛙及時出貨,廠里的幾個工人這幾天都加了班,很需要休息。

  如果繼續(xù)這樣高強度的生產(chǎn),可能會把人給累壞。

  最后一個問題,是廠里資金的動用。

  想要買原材料,就必須要動用資金。

  之前侯勇雖然參與過原材料采購的事兒,但基本都是跟著趙國良進行的。

  真正自己花錢的時候,還一次沒有。

  現(xiàn)在“老大”不在家,他這個車間主任實在不敢胡亂動這個資金。

  最后還是楊晴梅想到了方法,二人當晚就一起趕去了趙國良家里,向他的大哥、大嫂請示。

  在侯勇和楊晴梅看來,他們是趙國良的家人,自然有權(quán)利指示這資金的調(diào)撥。

  侯勇、楊晴梅上門說明了情況之后,趙國棟就坐不住了。

  之前弟弟趙國良開廠的事兒,他知道的不多,只是聽媳婦兒零星說了一點。

  現(xiàn)在聽說弟弟這廠子竟然搞得還不錯,剛辦起來就已經(jīng)賺錢了,趙國棟自然是又驚又喜。

  想著自己的腿腳也能靠著拐杖慢慢行走,他就索性支使侯勇帶他去了趟廠里。

  到了九里機械廠之后,趙國棟很快化身為“監(jiān)工”,幫著二人維護生產(chǎn)。

  侯勇和楊晴梅樂得有人留在廠里看著,自己就能更好地去開拓市場。

  一來二去,這幾天趙國棟就差睡在廠里了。

  每天上午六點,他自己拄著拐杖一瘸一拐準時來廠里監(jiān)工。

  晚上直到最后一個工人下班,他才會離開。

  當然了,晚上媳婦兒林秀英會過來幫他一把。

  就這樣,一周的時間過去,九里機械廠的“鐵皮青蛙”已經(jīng)生產(chǎn)出了兩千只。

  銷售額,赫然達到了四千多元。

  拋開成本,利潤至少也有一千多元。

  這個結(jié)果,讓侯勇、楊晴梅二人又驚又喜。

  昨天晚上,有兩個小商品市場的老板打來電話要貨。

  可廠里目前的情況是,有一批貨出來,立刻就能賣出去,實在沒有存貨。

  但是這兩個老板要的量又很大,讓侯勇、楊晴梅都很心動。

  二人商量了一下,就決定先答應(yīng)下來再說。

  后面如果不能按期交貨的話,再和人家說明情況,請人家通融兩天也不遲。

  然而趙國棟知道這事兒之后,卻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看法。

  此時被這位趙總哥哥反問了幾句,侯勇就有些撓頭。

  但是對方是自家“老大”的親大哥,不能直接反駁人家。

  他只能陪著笑解釋道:“趙哥,我和晴梅之前都考慮過了。按照廠里目前的產(chǎn)能,三天之內(nèi)雖然可能來不及,但五天時間生產(chǎn)出這一批貨,肯定是夠了。就差兩天的時間,我想人家兩位老板應(yīng)該能通融一二。”

  說完這番話,侯勇不忘向一旁的楊晴梅使了個眼色。

  不用說,他這個小動作自然是希望楊晴梅幫自己說說話。

  楊晴梅無奈地幫腔道:“是啊,趙大哥,我們車間全力開工的話,時間上應(yīng)該差不多太多。而且我們可以一批貨出來之后,先提供給他們在市場上賣著。后續(xù)的貨物出來之后,再補充上去,也不會誤了什么事兒……”

  對侯勇、楊晴梅二人給出的理由,趙國棟很有些不以為然。

  他皺著眉頭道:“做買賣講究的是一個信用。我之前做工的時候,說好了哪一天結(jié)工錢就必須要結(jié)清。否則的話,這個工頭下次就不會有人跟著了!”

  趙國棟之前是搞建筑行當?shù)?,這個侯勇、楊晴梅都知道。

  但是在他們看來,建筑行業(yè)和機械生產(chǎn)這一行區(qū)別很大,根本不能混為一談。

  生搬硬套的話,反而會縮手縮腳,不敢做事。

  可趙國棟態(tài)度很硬,二人就不知道該如何收場。

  正為難的時候,外面車間里突然有聲音傳來。

  侯勇、楊晴梅對視一眼,正詫異的時候,趙國良、林秀英已經(jīng)并肩走了進來。

  “哥,你還真在這兒~”

  看到自己的大哥,趙國良忙不迭地過去打招呼。

  趙國棟咧嘴一笑,拍了拍趙國良的肩膀道:“國良你回來得正好,小侯和小楊,你們把事情和國良說一說,看看是不是我說的這個理!”

  趙國良微微一愕,旋即看向侯勇、楊晴梅。

  他沒有先問責什么,而是笑著說道:“剛剛聽嫂子說,我才出去兩個星期,廠里的‘鐵皮青蛙’就賣出了三千多?你們兩個,這是要給我一個驚喜呀?”

  趙國良這一句話說出之后,侯勇、楊晴梅頓時像三伏天吃了片西瓜一樣,甜到心里去了。

  “沒有,趙總,我們就是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主要還是您有遠見,這‘鐵皮青蛙’真是太好賣了!”

  侯勇連聲說道。

  一旁的楊晴梅也是深以為然,點頭不已。

  調(diào)侃了二人幾句,趙國良這才轉(zhuǎn)入正題。

  “剛剛我哥說的,是怎么回事兒?”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