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二次元

秦時:一人之下

第二十七章 信陵君魏無忌

秦時:一人之下 若別離不相惜 2240 2022-04-02 00:07:00

  在這戰(zhàn)國末年,和平永遠只是暫時的,戰(zhàn)爭才是主旋律,哪怕秦國不出手,六國之間的摩擦也不少,再加上北境狼族寇邊,南境百越挑事,小規(guī)模的沖突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二月二十,秦國突然發(fā)起攻伐趙國的戰(zhàn)爭,理由是趙國跟東周公合謀攻打秦國。

  就在上一年,東周公與諸侯密謀攻秦,被秦國預(yù)先得知,趁東周公于諸侯沒有達成一致發(fā)兵,秦國先下手為強,由呂不韋率軍攻伐,諸侯不救,洛陽陷落,東周滅亡。

  東周雖然滅亡了,但秦國并沒有做絕,遷這東周公于陽人聚,奉其祭祀,不至于讓周朝歷代先王斷了香火。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蒙驁率領(lǐng)秦軍勢如破竹,取太原,榆次,新城,狼猛等三十七座城池。

  四月上旬,蒙驁又率軍南下,攻伐魏國,理由還是魏國跟東周公合謀攻打秦國,盡管魏國做好了充分準備,但還是被秦國攻下了高都和汲兩座城池。

  就在秦軍跟魏軍僵持的時候,另外一支秦軍在王龁的率領(lǐng)下從平陽出發(fā),經(jīng)上黨軍西部和北部,兵分兩路,夾擊上黨郡東部。

  上黨郡北部和西部在當年昭襄王時期的長平之戰(zhàn)就已經(jīng)取下,初置太原郡。

  上黨郡是韓國的戰(zhàn)略要地,一旦上黨郡全部失去,那么韓國就將處于絕對的戰(zhàn)略劣勢,到時候秦國可以從西,北,南,三個方向的任意一點攻打韓國。

  韓國國土被秦國蠶食了很多,除了上黨郡,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平原,無險可守,丟失最后一塊戰(zhàn)略要地,那么韓國就徹底變成了秦國嘴邊的一塊肉,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

  此時的韓王還不是韓非的父王,要等公元前239年,韓王安才能憑借在百越的軍功登上王位,此時的韓王是韓非的爺爺韓恒惠王韓然。

  王號雖然不錯,但韓然并不是一位明君,在位期間政治混亂,法律,政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無所適從,繼續(xù)推行申不害提倡的中央集權(quán)的君主專制體制,主張以“術(shù)”治國,但經(jīng)念歪了。

  申不害所講的“術(shù)”主要是指國君任用,監(jiān)督,和考核臣下的方法,結(jié)果漸漸變成了權(quán)術(shù)。

  權(quán)術(shù)從此在韓國深入人心,從上到下都在玩弄權(quán)術(shù),哪怕韓國已經(jīng)危如累卵,韓王安,張開地,姬無夜,白亦非等人都還在玩弄權(quán)術(shù),爭權(quán)奪利,內(nèi)斗得不亦樂乎。

  雖然韓然不是明君,但也深切的明白最后一塊上黨丟不得,因此動員全國,全力反抗,然而秦軍的推進速度太快,援兵還沒到,上黨西部就已經(jīng)落入了秦國手中。

  盡管上黨郡南部還握在韓國手中,但上黨郡地勢總體上北高南地,面對秦軍的三面圍攻,陷落只是時間問題,可謂大勢已去。

  秦國這連續(xù)三板斧,揍得韓魏趙三國暈頭轉(zhuǎn)向的,楚燕驚懼,齊國則更堅定了跟秦國交好的外交策略。

  占了這么大的便宜,秦國依舊沒有收手的意思,繼續(xù)進行著攻伐,貪婪的想要攫取更大的戰(zhàn)果,這可讓韓趙魏三國憤怒得無以復(fù)加,看不起人是吧?

  韓,趙兩國立即派出使者前往魏國大梁,一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邊給魏王施壓,要求啟用信陵君魏無忌。

  魏王圉(yu)迫于韓趙兩國的壓力,魏國內(nèi)部的壓力,秦國的壓力,想了想便同意了兩國的要求,派人去趙國邯鄲接信陵君魏無忌回國。

  信陵君魏無忌因為“竊符救趙”的緣故,不敢回魏國,怕魏王清算,一直待在趙國邯鄲,受到了以趙王以及趙勝為首的貴族官僚的熱情款待。

  趙國平原君趙勝跟信陵君同為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兩人是親戚,信陵君的姐姐是趙勝的夫人。

  韓趙魏三國聯(lián)姻頻繁,真要論關(guān)系,都沾親帶故的。

  ……

  韓趙魏燕楚五國的動靜都在秦國的監(jiān)視中,特別是如今韓趙魏更是羅網(wǎng)的重點監(jiān)視目標,盡管三國都做了最大的努力進行了保密,但還是被羅網(wǎng)捕捉到了蛛絲馬跡。

  情報很快就送到了成嶠手中,看完情報后立即讓人送給呂不韋和贏子楚一份。

  成嶠放下情報,背負著雙手來到窗邊,怔怔的發(fā)呆。

  魏之信陵君是當之無愧的戰(zhàn)國四公子之首,甚至趙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齊之孟嘗君這三個跟信陵君就不是一個檔次的,成就比起信陵君差得遠。

  其他方面且不說,在軍事方面,信陵君魏無忌絕對是一位帥才,六國之中帥才不止一位,但能夠有威望,將六國軍力凝成一股繩的人非信陵君莫屬。

  在六國的威望,李牧,廉頗,龐煖,項燕什么的比起信陵君差得遠,根本無法有效統(tǒng)合聯(lián)軍,這也是為什么歷史上蒙驁在黃河以北敗給信陵君魏無忌的重要因素。

  聯(lián)軍凝成一股繩,秦軍都要暫避鋒芒,最好不要硬剛,否則得不償失。

  按照他的想法就是要暫避鋒芒,哪怕將吞進去的土地吐出來也沒有關(guān)系,那些土地城池不過暫時讓韓趙魏三國保管罷了。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這是他的戰(zhàn)爭理念。

  不過很不好操作,他的年齡太小了,還無法在這種事情發(fā)表看法,說出來多半也會被當做兒戲,軍國大事會按照他一個小兒的想法去辦嗎?

  就算他父王認同,恐怕也無法說服文武朝臣,此時的秦軍未嘗一敗,銳氣逼人,大有視六國軍隊為土雞瓦狗的氣概,自信,無比的自信!

  秦國上下皆是如此認為,要他父王逆大勢強行下王令,對于他父王的威望損害太大了。

  他父王就算認同,恐怕也不會真的去做,況且大概率他父王是不認同的。

  既然無法改變秦國上下的想法,那么就把矛頭指向另外一邊,匯聚精銳力量直接干掉信陵君魏無忌!

  欣賞歸欣賞,但立場不同,成嶠可不會坐視秦軍被魏無忌率領(lǐng)的五國聯(lián)軍擊??!

  只要干掉了魏無忌,五國聯(lián)軍無法有效統(tǒng)合,那么大概率勝利的就是秦軍了。

  如果魏無忌命大,沒有死,那么他就必須想辦法減少損失了。

  秦軍可以敗,土地可以丟,但不能像歷史上那樣大敗,蒙驁率領(lǐng)的秦軍大部分必須保住。

  太過自信就變成自負,用一場小敗給秦國上下敲響警鐘,也不是不能接受……

  信陵君魏無忌,真是久仰大名了,給你的驚喜準備好接收了嗎?

  成嶠意味深長的笑了笑,隨后轉(zhuǎn)身離開了寢宮,徑直前往雍宮。

  他這個秦國公子想要離開秦國,必須要打招呼,為了襲擊的成功率,也必須取得他父王的支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