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錢袋子中,有多少銀兩!”魏閑平復了心情,讓自己冷靜下來。
冷靜下來后,魏閑就從懷里取出那個錢袋子,他估摸著那錢袋子有個2斤重量,而16兩銀子一斤,也就是這錢袋子約莫有32兩銀子。
打開錢袋子,就見里面都是碎銀,算一下有33兩銀子。除了這33兩銀子外,錢袋子還有三張銀票,每張銀票各是1000兩銀子,意味著三張銀票就足足3000兩銀子。
魏閑見狀,心中不由大喜,自己這次冒險,卻是大獲豐收,真的是富了自己。
這銀子的購買力,魏閑是深有體會,一兩銀子可以購買兩石大米也就是300多斤的米,而一戶五家之口一年維持溫飽大概20兩銀子就夠了。
由此可見,他此次收獲之大,可以說是一晚上暴富。
魏閑想了想,為了以防萬一,短時間這些銀票不可外漏,他將銀票折的整整齊齊放入書中,還特意分開,黏住在書頁中,分入三本書中,這樣的話就是遇到檢查,也休想檢查出來,至于這碎銀,碎銀都是差不多大同小異的,誰又能檢查得出來。
再看向一邊的錢袋子,這錢袋子是用好布制成的,卻是個漏洞,魏閑想了想,出了房間,來到客棧后院,挖了個洞埋掉,再看四處無人,魏閑才悄悄返回。
回到房間,魏閑盤膝坐在床上,平復心境,閉目養(yǎng)神,一會兒之后,魏閑才倒在床上睡著。
第二天,天剛亮,魏閑就付了賬,退了客房,背著包裹離開客棧,本來魏閑以為發(fā)生這么大的事,城門口應該有士兵檢查,不想他出城門之時,竟是沒有士兵嚴陣以待,一一嚴查,這讓魏閑很順利地出了城。
直到日落之時,終于抵達潼關,魏閑帶著他準備的些許禮物,到了鹿山書院,拜見陳老夫子,并告訴陳老夫子此次自己得了案首之事。
陳老夫子露出高興之色,好好勉勵魏閑一番,讓魏閑這幾年好好準備,鄉(xiāng)試考個舉人回來。
魏閑應付一番,晚上就住在書院一晚,第二天方才返回家中,將自己得了案首之事告訴父母,父母欣喜非常,很快魏閑中了秀才的事,就傳遍了周邊鄉(xiāng)里。
......
時間如白駒過隙,匆匆就是三年時間過去,這三年時間,魏閑一直在府學就讀,受教官的月考與考教,而為了練武,魏閑埋下了一個院子,閑暇時修煉武功,其余時間則是去府學讀書,在府學之中,有各種書籍以及教官教導,魏閑也是一心兩用,互不耽誤,他在府學之中也有了不小的名聲,被稱為才子。
三年時間,魏閑的武功也進步不小,《華山心法》終于被魏閑修煉到第八重,同時他也打通了足少陰腎經(jīng)、足陽明胃經(jīng),十二經(jīng)脈打通了十條,只剩下足少陽膽經(jīng)、足太陽膀胱經(jīng)還未打通,一旦打通了這兩條經(jīng)脈,魏閑將踏入江湖一流高手之境。
這三年時間,不僅僅魏閑武功有進展,才名傳遍西安府,華山派也發(fā)展得不錯,岳不群的‘君子劍’越發(fā)的響亮,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華陰縣,而是在整個西安府,去年一年,岳不群和寧中則在西安府緝拿了十名江洋大盜,極大地震動了西安府,以至于江湖之人來西安府辦事,總是得先去華山拜個山頭,好行事。
除此之外,令狐沖的名氣也越發(fā)響亮,成為了江湖青年一代赫赫有名的‘令狐少俠’,下了兩次華山,在江湖創(chuàng)下了不小的名頭。
這三年時間,魏閑就去了三趟華山,看到華山又增加了十來個弟子,也為華山的興旺發(fā)展感到高興,如此發(fā)展下去,想來再有個二三十年,華山派也就應該有大派的模樣了。
“魏閑,魏閑,下個月就是鄉(xiāng)試,你可有報名了?”一個青年看到魏閑,連忙打招呼道。
“自然報名,錯過了這次鄉(xiāng)試,再要等那就得是三年之后!”魏閑淡笑道。
鄉(xiāng)試時間每三年一考,除了恩科之外,逢子、卯、午、酉年舉行。而朝廷對于鄉(xiāng)試也是非常重視的,正副主考官由翰林、進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監(jiān)臨官則是有當?shù)匮矒岢淙巍?p> 而因為這鄉(xiāng)試是在秋季舉行,所以也稱‘秋闈’,又因發(fā)榜在九月中旬,時值桂花盛之季,故俗稱‘桂榜’。又因發(fā)榜取寅、辰日支故也稱‘龍虎榜’,均為吉祥典雅之意。
魏閑雖然也練武,但是卻也不排斥讀書,他發(fā)現(xiàn)讀書不但不會影響練武,反而促進了練武。
經(jīng)過細細推敲,魏閑也有了些明悟,想來當年全真教推崇道、儒、釋三教合一,王重陽原本還是個飽讀詩書的書生,只是恰逢天下紛亂,王重陽棄筆從戎,又得了呂祖?zhèn)鞒?,修得一身絕世武功,而其創(chuàng)下的武功,自然會蘊含著道、儒、釋三教合一的理念。
所以讀書,自然也可以促進內(nèi)功修行。
“魏閑你飽讀詩書,才氣無雙,就是老夫子都多夸贊你,此次鄉(xiāng)試,說不定能夠奪得解元也說不定,不管如何,一個舉人功名板上釘釘,不像我,此次鄉(xiāng)試怕是懸了?!蹦乔嗄炅w慕地說道,同時又有些喪氣。
上一次鄉(xiāng)試,他也參加了,只是未能上榜,不得不繼續(xù)苦讀三年。
魏閑淡笑不已。
這讀書和后世一樣,總是需要講究天分的,天分不足你就是再刻苦努力學習你也考不上清北。
府學之中,這些學子一個個勤奮讀書,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研究詩詞,學著吟詩作賦,但是能夠真正有把握考個舉人功名的,卻沒有多少個。
畢竟一次鄉(xiāng)試,也就錄取三十個舉人,名額著實有限,而參加鄉(xiāng)試的,卻是數(shù)以千計、萬計,他們不但要跟同齡人競爭,也要跟比他們大的人或者比他們小的人競爭,想要獲得一個名額,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當然獲得舉人功名,那就立馬真的不一樣,具備當官的資格,是有可能被征辟當縣丞乃至縣令的,雖然機會不多,但是總是有的。而且哪怕沒有當官,那在一個縣成為員外大戶,也是板上釘釘?shù)氖?,輕易可獲得千畝良田,過著富足的生活,從此擺脫普通身份,成了鄉(xiāng)紳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