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筷子山上青松觀
李聽風(fēng)差點就撐不下去了,也虧得老蘇要挑水,給了李聽風(fēng)一個臺階下,一個七尺男兒砍樹砍得虛脫,傳出去那得多丟人呀!
李聽風(fēng)和老蘇在老銀杏下吃過虎肉與干糧,喝過水,稍作歇息后,兩人從一棵小松樹旁鉆了進(jìn)去。
跟著老蘇走在林間小路,帶著千年枯葉芳香的微風(fēng)從臉上拂過,李聽風(fēng)心道識路的重要性,隨著深入老虎嶺,植被愈加茂密,地形愈加復(fù)雜,一溝接一壑,連綿不盡也,單靠自己在林中一陣蠻沖,不知猴年馬月才能走出這般距離。
不知翻過了多少個山梁,爬了多高,李聽風(fēng)抬頭一望,目光穿過樹間,那上方驀然出現(xiàn)了一座高山,高聳入云,心中驚嘆道:鐘靈神秀,大概就是用來形容這樣的靈氣之地了吧
雖然自己只是一介凡人,但也能猜到這種鐘靈神秀的名山之中,十有八九有神仙常在。
李聽風(fēng)酸軟的雙腿這一刻瞬間感到不酸了!
興沖沖問道:“蘇老,那是什么山!”
老蘇回道:“長青山支脈!筷子山”
“長青山支脈不是老虎嶺嗎?”
老蘇得意道:“老虎嶺算什么長青山支脈,最多算得上個坡腳?!?p> 李聽風(fēng)“哦”了一聲,露出驚嘆的表情。
老虎嶺的龐大已然超過李聽風(fēng)前世對山的認(rèn)知,眼前的筷子山更是兀然出現(xiàn)在這山嶺上,拔地而起,高聳入云,這居然只是長青山的支脈,極不符合他前世所認(rèn)識的自然規(guī)律,這怎能讓他不驚嘆。
李聽風(fēng)跟著老蘇走著,離筷子山腳愈近。
只見這仙山上千株松柏,嵐光輕鎖翠,枯藤纏老樹,忽然一道青色石梯瞬間引起了李聽風(fēng)的注目。
石梯悠悠順著古松林而上,目不能盡,再一細(xì)看,石梯寬約三尺,堆砌成梯子的每一塊青石,幾乎都是一樣大小,在這樣的深山老林里,這!怎么可能?
李聽風(fēng)停下了腳步,心中有一種立馬就循著石梯而上的沖動!“蘇老,這石梯……”
老蘇回過身來,笑意盈盈,也不說話。
一切盡在不言中。
李聽風(fēng)對老蘇拱手作了一揖,說道:“多謝蘇老指點!我們就此別過!后會有期罷!”
蘇老也一拱手:“李公子,后會有期!”
李聽風(fēng)循著石梯,消失在了老蘇的視野里,老蘇掂了掂手里的斧頭,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
“師兄!”
蘇老耳邊詐然而響。
“我……你怎么陰魂不散,從哪兒蹦出來的?”
青袍道人忽然出現(xiàn)在老蘇身旁,饒是老蘇得道多年,也被嚇了一跳。
這青袍道人,頭上髽髻雙絲綰,身上寬袍兩袖風(fēng),手上一甩拂塵,正色道:“太乙無上,天尊神佑。讓貧道去給師侄指條明路,免得師侄走了彎路?!?p> 青袍道人御風(fēng)而起,身子剛剛離地,卻又憑空被一股大力扯了回來!
老蘇沒好氣道:“你給我回來,凈添亂!”
青袍道人陰陽怪氣道:“師兄!你不心疼師侄,貧道心疼,起碼讓貧道去幫師侄走個后門!”
老蘇笑罵道:“你這個老不死的東西,自己的徒弟都沒教明白,別來打擾我徒弟!”
青袍道人有點不服氣了:“太乙無上,天尊神佑。若要問誰老不死,師兄才當(dāng)?shù)闷鹆T!”
老蘇摸了摸斧子,意味深長道:“師弟,我們師兄弟有幾個甲子沒打過架了?”
青袍道人心中一顫,被師兄支配的感覺仿佛就在昨天,遙想自己如今已然壽愈五百,連忙朝老蘇拱手道:“回師兄,貧道的確是個老不死!”
李聽風(fēng)順著青石梯子一邊欣賞這筷子山美景,一邊攀爬直上,虧得從小練武,否則但是爬這梯子,就人夠嗆。
也不知爬了多久多高,眼前出現(xiàn)一個道觀,大門敞開,門上掛著一塊鎏金牌匾,牌匾上用古體寫著“青松觀”三個字。
十年掙扎……如今可算是,找到了神仙福地。
李聽風(fēng)心中大喜,伸手抹掉一把辛酸淚,卻不敢直接走入,隨即在青松觀門前行禮道:“青河人氏李聽風(fēng),求見上仙。”
良久之后。
李聽風(fēng)望著道觀里煙霧飄繞中走出一個青衣少年,約莫十四五歲模樣,綰起頭發(fā),寬袍大袖,心身自別,一塵不染,仙意盎然。
心道果然是仙家,看來自己來對了地方!
青衣少年開口道:“何人在此喧鬧?”
李聽風(fēng)從古書上得知,修真煉道之人高深莫測,往往面貌不顯露年齡與深淺。
李聽風(fēng)不敢大意,拱手施了一禮,恭敬道:“在下青河人氏李聽風(fēng),有事求于上仙?!?p> “你有何所求呀?”青衣少年高聲道,上山修道五余載,青衣少年還是第一次遇到山下人跑到青松觀山門前。來人年紀(jì)比他大,卻反而跪在地上有求于他,讓他有些飄飄然。
李聽風(fēng)看著青衣少年,沉聲道:“在下從十年前起,便經(jīng)常遭邪祟纏身,特別到了中元節(jié)前后,更為甚之,希望上仙解救!免了在下邪祟纏身之痛!”
青衣少年心中一凜,邪祟纏身?他修道未深,對邪祟的認(rèn)識都只停留在紙面上,讓他解邪祟纏身,那是萬萬不能。
“你在此等候,待我稟報師長?!?p> 李聽風(fēng)心道:這下有救了,又拜了一拜,開口謝道:“勞煩上仙了。”
片刻過后。
一位身著黃紋道袍的中年道士走了出來,青衣少年則恭敬的跟在中年道士身后,看來來人是這青衣少年的師長。
中年道士望著毫無靈氣波動的李聽風(fēng),眉頭微蹙,一甩拂塵,開口質(zhì)疑道:“太乙無上,天尊神佑!凡人遇到邪祟,逃過一次兩次還算是情理之中,連續(xù)十年?怎么可能,你再胡言!貧道便差人把你扔下山去?!?p> 李聽風(fēng)臉色大變,想到這筷子山四周懸崖峭壁,扔下去還不得活活摔死,連忙揚(yáng)起手中桃木劍,狗血羊皮袋,解釋道:“回上仙,在下為了求生,從小勤學(xué)武藝,廣搜凡間驅(qū)邪之術(shù),加上這桃木黑驢蹄,朱砂黑狗血,才茍活到現(xiàn)在呀!”
中年道士轉(zhuǎn)念一想,桃木黑驢蹄,朱砂黑狗血,倒也是凡世間對付邪祟極為有限的幾種手段,我且再試他一試,旋即開口道:“貧道且問你,你遇到過最難對付的邪祟是什么?”
李聽風(fēng)怕上仙不信,舞起桃木劍,將前日激斗厲鬼的事情繪聲繪色的說了一番。
那青衣少年神色時而緊張,時而舒展,最后意猶未盡,他何曾聽過這么光怪陸離,這么精彩的橋段,只恨李聽風(fēng)不能多講些。
中年道士卻聽得眉頭連連皺起,若李聽風(fēng)說的是實話,那只厲鬼不懼桃木,還變成這年輕人的父親騙他,那這只厲鬼起碼得有五十年的道行,比身后這旋照四階的弟子還要厲害三分,居然被這個凡人用凡間的手段解決了,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等等!
他說他畫的兩張驅(qū)邪符燒著了!
“你且起身吧!隨貧道進(jìn)來!”中年道士心中有了定數(shù),是真是假,一試便知!
李聽風(fēng)面露喜色,背起行囊包裹,跟了進(jìn)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