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大明最強三代,建文帝靠邊站

015:教導大孫

  朱雄英對本子一直沒有什么好感覺,誰強認誰當大哥,弱了就要踩兩腳。

  這種國家適合當個小弟,欺軟怕硬確實不錯。

  竟然也被朱元璋列入了不征之國,大明水師自然在當時世界是最強大的海軍,自然可以橫掃許多國家的海軍。

  想起南京大屠殺,想起日本制造的各種大屠殺,想起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的平凡人,朱雄英眼里寒芒一閃而逝。

  “爺爺,英兒不喜歡倭國,英兒認為他們不是個好東西?!敝煨塾⒁荒樜桶偷卣f著。

  “英兒說不喜歡,咱就征討他們倭人就是了?!敝煸白匀徊粫ニ伎际裁丛?。

  自家的寶貝疙瘩不喜歡的事情那就讓它徹底消失,哪有什么對錯。

  如果要原因,那就是你讓咱的大孫不舒服了,這就是你該死的原因。

  朱元璋年近半百才有了這么幾個嫡孫,自然是金貴的不得了,況且區(qū)區(qū)大明附屬國,也就是大明的小弟,還想干什么,翻天不成。

  “不過啊,英兒,這個你要自己去消滅,而不是借助爺爺?shù)牧α肯麥纭?p>  記住,你自己的敵人就需要你自己去解決,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即使你是重瞳,是天生圣人也不配接手我大明江山?!?p>  朱元璋神情嚴肅到極致,這是對朱雄英的教導也是對他的考驗和期待。

  他的長子朱標已經(jīng)成型了,敦厚謙遜,待人寬厚,深得大臣和藩王稱贊。

  而大孫朱雄英還是一塊未曾塑型的泥土,他可以將孫兒教導成合格的大明皇帝。

  他是開國皇帝,他有這個自信,他是從底層殺出來的梟雄,他需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長子和四子要是能夠結合起來這才是大明真正的治世之君。

  他的孩子們都比秦始皇的兒子們爭氣給力多了,不難找繼承人,而他自己卻堅持的是嫡長子繼承制。

  他創(chuàng)制了國家的各項制度,為后世子孫奠定了多條祖訓。

  明朝的政治制度繼承繼承元朝的同時也有所變革,專制皇權得到空前加強。

  在當時,立朱標為太子,皇位的繼承方式十分明確。

  但問題在于,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標去世。朱元璋不得不考慮自己的繼承人問題,他曾經(jīng)向大臣們提議過由皇四子繼承皇位。

  但是翰林學士劉三吾認為如此,那么對于秦王和晉王應該如何交代。

  只不過后續(xù)的發(fā)展讓秦王和晉王失去了機會,隔三年朱元璋的長子、次子以及三子都走在了朱元璋的前頭。

  朱允炆年輕氣盛民心歸屬可繼承皇位。

  數(shù)月之后,朱元璋正式冊立朱標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嫡長子繼承制在明朝最終得以確立。

 ?。ㄟ@是因為呂氏扶正,之前的章節(jié)說過這個問題。

  如果沒扶正,朱元璋也不會考慮朱允熥,只會補償他,建文上臺后,他被封爵為吳王,懂得都懂)。

  但這種制度確立起來卻執(zhí)行的差強人意。

  明朝皇后中大多無子,這是明朝歷史的一個特點,所以嫡長子繼承皇位實際上只有三位。

  分別是朱高熾,朱瞻基,朱厚燳(此處按照正史所說,其母張皇后來說,關于他的身世謎團,后續(xù)會說到。

  至于解開這個謎團,那就只能等明十三陵什么時候發(fā)掘了)。

  藩王身份,入繼大統(tǒng)的有朱棣,朱祁鈺,朱厚熜,朱由檢。

  并且每一次都掀起了重大政治風暴。

  明朝皇帝兄終弟及的幾位中,既有親生弟弟,也有堂弟存在。

  在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宗室子弟為王,共24個兒子和一個從孫,地位極高,手握重兵,而且把控地方財稅。

  成為地方合法的割據(jù)力量,擁兵自重,企圖奪權。

  富庶地區(qū)給藩王叛亂提供了武力支持。

  朱元璋在祖訓當中又規(guī)定了藩王起兵,討伐奸臣的權利。

  有漏洞可以鉆,自然是都想分一杯羹。

  這使得很多藩王擁有了以此為借口謀取更大政治利益和皇位的根基。

  正如此,爆發(fā)了朱允炆時期最為嚴重的清君側事件。

  每一次藩王入繼大統(tǒng),都有激烈的政治斗爭,和復雜的政治過程。

  主要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是通過軍事手段奪取皇位,例如發(fā)動政變的朱棣。

  其次是在皇帝被俘的特殊情況之下繼承皇位主持大局,例如景泰帝朱祁鈺,還有哥哥身死而入繼大統(tǒng)的崇禎帝朱由檢。

  燕王朱棣確實是一個杰出的領軍將領,但更是實力雄厚的藩王。

  明朝第一個入統(tǒng)藩王便是燕王朱棣。

  采用了發(fā)動軍事政變的形式奪取皇位,成為明朝第三任皇帝。

  直接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自己是從老爹朱元璋手里接過的皇位,和你朱允炆有啥關系。

  而自己的侄子則下落不明,成為歷史謎題。

  其實燕王朱棣早就已經(jīng)招兵買馬,聲威大震,也早有覬覦皇位之心。

  洪武二十五年的事情也就成了他的心結,他需要用勝利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為此朱元璋生前還曾提點過他,嚇得朱棣渾身冷汗,這個就是朱元璋給了朱棣剝好的橘子。

  幸虧他老媽提醒,說不定早就被處理了。當然不會是處死,朱元璋是殺之不忍,用之不行,也只有朱元璋和朱標才能壓的住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想要干出一番事業(yè),年輕繼承皇位。

  將親王廢為庶人,逼得朱柏自殺自證清白。

  操之過急,最終燕王在姚廣孝的提議之下決意起兵,雙方斗爭三年,最終朱棣勝利。

  一場大火以后,朱棣進入南京,成為明太宗永樂皇帝。

  對于建文帝的舊臣,進行了大規(guī)模政治清算,殘殺數(shù)萬人。

  各種歷史上存在過的刑法都為用了。

  由此,明朝皇帝世系由朱標轉到了朱棣。在明朝歷史上藩王武力奪取皇位,僅此一例。

  上行下效一點毛病都沒有,朱棣教的確實不錯,他的二兒子漢王朱高煦也要學老爹當皇帝,就是被侄子活活蒸死的倒霉蛋。

  好圣孫朱瞻基確實不錯,不過生的兒子朱祁鎮(zhèn)嘛,那就是大明新一代戰(zhàn)神,前幾章出現(xiàn)了好多次。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