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黃巾之中有能人啊
劉備剛看完這獎勵,有點雞肋啊,無意間掃到上邊的內(nèi)容。
臥槽,巨鹿太守屬實不當(dāng)人子,不是和老師說,有精兵兩萬,守城綽綽有余,進攻也能正面和黃巾碰一碰。
就這啊?拿自己的老弱病殘和黃巾的老弱病殘,比誰歲數(shù)大么...
這雨說下就下啊,就是不停...春雨貴如油,你不停怎么變貴,劉備內(nèi)心還在詛咒這該死的天氣。
沒辦法走了,古代這路不適合下雨行軍,速度太慢了,地上泥濘不堪,士卒們腳都泡腫了,不休整一下,即使過去了也沒有戰(zhàn)斗力。
聽著部下匯報,在很遠很遠的山坡上,經(jīng)常會時不時出現(xiàn)的黃巾探馬,窺探大軍營地。
劉備就知道黃巾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他們了,趕緊把什么拒馬樁,餡馬坑都安排上,在多安排點巡邏,省的對方襲營的時候,毫無準備。
再說黃巾這邊。
自打張寶二大爺?shù)呐龌厝シA報了漢軍來援軍了,而且無邊無際,張寶雖然信了,畢竟黃巾不騙黃巾,更何況這還是自己親大爺?shù)呐觥?p> 畢竟兩軍交戰(zhàn),就算不能摸清漢軍的底細,也得了解大概吧,張寶又陸陸續(xù)續(xù)的派出很多探馬。
如果是自己人看錯了人數(shù),留一支部隊截住那支漢軍就是了,如果真的來了不少人,就閉營不出,誓死給大哥牽制住這伙來援漢軍和巨鹿太守。
張寶回想起這倆月以來的種種,總有一種天命拋棄我,大勢躲著我的感覺。
本來咱們兄弟制定的計劃呢是,冀州信徒是最多的,作為大本營,召集荊州和揚州的黃巾,向鄴城移動,準備與冀州黃巾會合,同時起義。
長社、南陽、東郡、汝南都聚集了較多的人。
洛陽城內(nèi)也有大批信徒,他們同時還負責(zé)制造輿論。
大哥張角同時還派了人聯(lián)絡(luò)朝廷內(nèi)的十常侍,并且洛陽內(nèi)也有大批信徒,準備好內(nèi)外俱起。
如果起義計劃成功的話,朝廷內(nèi)會有政變,同時洛陽城內(nèi)兵變,而且同時洛陽城外還被包圍,朝廷不會有任何準備,官軍也一時很難調(diào)動,想象一下三層夾擊,洛陽想不失守也難。
如果計劃成功的話,就可以以極快的速度攻占洛陽、廢掉皇帝...
張寶只能感嘆...想象是美好滴,現(xiàn)實是殘酷滴。
俗話說的好啊,一個好的開局,是大業(yè)成功的一半。
開局?...沒有開局,還沒起義就被自己人給舉報了,洛陽黃巾崩了。
沒辦法了,到這地步了,大哥張角高喊,我們要死的有尊嚴,于是起兵了。
二月倉促起兵,剛喊出口號來,朝廷就把以函谷關(guān)為首的進京關(guān)口給關(guān)了...黃巾進不去了,皇帝拿不下來了。
其余地方的一眾黃巾的戰(zhàn)斗力感人,遲遲拿不下各自的既定目標(biāo),出師不利。
三月的時候,我好歹也算掌控了巨鹿郡大大小小的縣城鄉(xiāng)村,然后...巨鹿郡城就是啃不下來了,這根刺扎我一個月了。
整整兩個月了,不光是我們冀州黃巾,也沒聽說誰率領(lǐng)的黃巾,走出自己州的,一個個都在那擴大地盤,各自為政。
說好聽點是天下八州響應(yīng)...難聽點就是八個據(jù)點,借著自己大哥的名頭造反,實則自己玩自己的,他們太壞了。
前一陣好像還聽說,某地黃巾,因為村頭土地歸屬權(quán),一伙黃巾和另一伙黃巾火拼的。
倆月了,如今朝廷也反應(yīng)過來了,不知道為什么,我總有一種,我要完的感覺。
張寶垂頭喪氣的想著。
大哥已經(jīng)開始催促他,趕緊強攻巨鹿郡,然后南下找大哥匯合了,再打不下巨鹿郡,這大業(yè),多半是要崩。
巨鹿郡城就如同張角大本營后方的一個刀子,誰也不知道啥時候捅下來,所以巨鹿郡城必須得拿下。
再看此時被張寶派出去的那些黃巾探子。
“四月的風(fēng),對面的你,卑微的我喜歡遙望著你,”這句話完美的詮釋了這群黃巾探子此時的心情。
想看又不敢看...
一開始派出去的探馬,都是那種比較受排擠的黃巾,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啊。
探馬小隊,一隊五個人,我們四個關(guān)系好,你不合群,你去探路。
這種一看死亡率很高的任務(wù),誰有這么高的覺悟,先去對面營地探探?我還回的來么。
被排擠出去探路的黃巾也不甘心啊,尋思到,我混黃巾是為了吃飯的,不是為了送死啊,去探路是死,回去也不好受,索性跑路吧我。
而黃巾探馬小隊,見另一個人遲遲不回來,以為被漢軍探馬抓到了,對視一眼,暗自慶幸,自己沒去。
此時的這種場景,發(fā)生在黃巾的各個探子小分隊。
所以,張寶派出去的各路探馬...
膽子小的,都沒敢接近對面營地...但是你不能這么說啊,你得編啊。
怎么顯示你的勞苦功高呢?肯定是吹啊,什么對面漢軍探馬三千,隊友舍命相救,讓我們四人回來報信,在泥地里滾幾圈,這瞬間一個忠心耿耿的形象就來了。
膽子大的,隔著三里地,遙望一眼,遙望對面漢軍營地...望個屁啊,就那么點帳篷,估摸著也就幾千人?
等回去和探馬小隊的其它人一說。
其中有那見多識廣的老兵,就會捋著胡須,看傻子一樣的,看著面前這些人,不屑的對他們說。
“我有我太爺爺自己寫下來的兵法,里邊就有這種軍事策略,對面漢軍統(tǒng)帥不簡單啊,這剛扎下營寨,就使用了兩計兵法了。
漢軍使用的這計策我熟悉,我熟讀兵法瞞天過海,漢軍肯定是想迷惑我們,給我們一個漢軍援軍,人很少的錯覺。
到時候我們中了對面漢軍的計策,帶著人去攻擊對面營地,被漢軍埋伏的人包圍,那豈不是,有多少送多少?”
這群沒多少文化的黃巾被唬的一愣一愣的,本來就不怎么靈活的大腦,被這兵法大家一勾引,順著這思路一想,沒錯,這些漢軍太奸詐了。
“大哥,仗義,沒想到咱們小小的探馬隊伍,都有大哥這種能人?!?p> 黃巾探馬小分隊的隊員,紛紛感謝面前這大哥。
唉,我又暴露了,奈何,這世道就是這樣,是金子在哪都能發(fā)出耀眼的光芒。
第一計:“瞞天過海,走為上計?!?p> 第二計:“挨個去送,走為上計?!?p> 第三計:“假死脫身,走為上計?!?p> 任他有千種奇謀,你走你的,必能長存于世。
回想起太爺爺流傳下來的三計穩(wěn)兵書,想到,是時候走了,黃巾混不下去了,又暴露出我能人的偽裝,低調(diào)混日子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