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學生吃
“老師,丁市長?該去吃飯了?!?p> “小高,你再提丁市長我就把你從這里扔出去!”
高明原來是愛因斯坦號的船員,主要是在干歐羅巴營地的活和開飛碟,丁儀留在火星后他也沒回地球,反而專職當起了丁儀手下的研究員。
他其實原本就是北平大學物理系的學生,因為身體素質(zhì)好和一些運氣去當了航天員,后來又對金屬氫感了興趣,于是又想去參與研究。
丁儀給他出了張卷子,說考過了就讓他留在火星當自己助手。結(jié)果當他考完后,丁儀只是草草掃了一眼,說了聲“勉強及格,腦子還是太笨”,然后他就成了高助理,協(xié)同丁儀的工作和跑腿。
高明現(xiàn)在都還記得當丁儀看到羅輯的信和市長任命書的表情,那是他第一次見到老師就這么傻站著,好半天才將兩張紙扔在地上,嘴里不停咕噥著什么,看上去很是滑稽。
金屬氫樣本的一小半帶回了地球進行高能轟擊實驗,其余都留在了火星,還有一部分科學家。
丁儀給PDC列出了一條長長的單子,上面是各種設備和一些他認識的專業(yè)學者,PDC為此暫停了一個月的物資運輸,把運力都留給了他,半個月前才全部安裝調(diào)試完畢。
這些設備無一不是耗電大戶,PDC不得不提前計劃把未來火星城建設用的聚變堆給運了過來,才算解決人員和設備的電力。
在這個過程中,地球的研究也是一刻不停。為了的得到能讓三體人都親自干預的簡并態(tài)物質(zhì),相關(guān)的項目都是一路綠燈,有任何要求PDC都不會拒絕,還會以最快的速度解決。
目前金屬氫在地球已經(jīng)探明了一些性質(zhì),并且進行初步應用。
第一個就是超導性,金屬氫是常溫超導材料。這其實是電磁炮技術(shù)用到的一項很關(guān)鍵的技術(shù),不但能節(jié)省電力和重量,還能大幅度增加輸出功率。
還有就是加速器上也能用得上,常規(guī)加速器內(nèi)部的線圈也是超導的,但都只能在極低的低溫下保持超導性質(zhì),需要在整個加速器里裝上龐大的冷卻系統(tǒng),不但會極大增加加速器的重量、建設成本,而且耗電更是十分夸張。
尤其是火星加速器原本選定的一種超導材料,它能在零下三十度以下保持超導,而且價格來說相對便宜,產(chǎn)量也高,主要材料是汞和銀。要鋪滿四萬公里長的火星赤道,光速材料就要接近六千噸。
而加速器95%以上的質(zhì)量都是被極為龐大的冷卻系統(tǒng)占據(jù),每一次啟動都要消耗天量的電力,大概每秒的電力需求相當于一座超大型都市。
要供應如此龐大的電力,計劃原本是四座仍處于設計狀態(tài)的超級聚變反應堆,每座功率高達千兆瓦級,能持續(xù)供應加速器滿負荷運轉(zhuǎn)120秒。
但是如果全部用金屬氫代替就不一樣了。光是加速器線材質(zhì)量就能降低至1500噸左右,而冷卻系統(tǒng)更是幾乎不需要。
極為龐大的冷卻系統(tǒng)不需要了,那加速器的建設過程至少會加速兩倍以上,甚至有可能在十五年內(nèi)完工,所消耗的電力更是原來的四分之一不到。
當然,這都是建立在金屬氫能全面大規(guī)模量產(chǎn)的情況下的。
專家們提出了這個設想,上報了上去,然后換來的就是PDC更加的重視和繼續(xù)源源不斷砸進來的資源。
反正專家們認為要是實現(xiàn)至少能節(jié)約一半的建設費用和三分之一的人力資源,那也就是說差不多五十萬億美元!
就算金屬氫研究花的錢多,調(diào)用十倍的資源,然后建設超級龐大的工廠,那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十萬億美元吧?甚至他們還算了一筆賬,算一算要是建更多的飛船去木星采礦價格怎么樣,不過最后因為周期太長和不確定因素太大而否決。
節(jié)約出來的錢和時間就是十多年和幾十萬億,可以讓PDC的財政大大松一口氣,無論是拿去搞其他或者改善社會福利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要知道這個數(shù)字幾乎是米國一半的GDP,但是相比于火星加速器這個天坑那要好上不知多少。
還有一點不要忘記,PDC可是還有五十年星環(huán)城所有生態(tài)大樓的統(tǒng)購權(quán),這又是相當恐怖的一筆資金,還能吃幾十年呢!
現(xiàn)在加速器項目才啟動沒幾年,連建設都沒開始,還在火星上建營地和工廠就讓地球的太空船塢全速運轉(zhuǎn),一艘艘火星飛船不斷下線,太空港口更是一再擴建,但運力還是緊巴巴的。
就連后續(xù)的木星探索,金屬氫后續(xù)捕捉計劃都被延遲到了五年后,愛因斯坦號都把離心艙拆了變成地火運輸?shù)娘w船。
反正現(xiàn)在PDC可是對金屬氫寄予厚望,直到地球的項目組表示人已經(jīng)多到了增加再多也無法加快速度,他們才意猶未盡地停止了從其他地方抽調(diào)人才。
第二點,就是金屬氫強大的儲能能力。金屬氫電池在幾十年前就有過設想,但是一直從未實現(xiàn)。地球想辦法切下來一點點金屬氫,然后制作成了一塊電池,測試其性能。
測試結(jié)果表明:金屬氫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達到了現(xiàn)有最高端鋰電池的二十倍作用,實際表現(xiàn)也還是高出了一個數(shù)量級,這還是因為制作樣品太保守,嚴格限制了其性能發(fā)揮。
而且金屬氫電池還有個優(yōu)點,就是能持續(xù)超大功率輸出電力,是未來電磁炮能源的不二之選。
第三點,那就是金屬氫是一種亞穩(wěn)態(tài)物質(zhì),可以用它來制作約束等離子體的磁籠,約束熾熱的等離子體氣體。然后就直接把聚變反應產(chǎn)生的能量變成電能,效率極高,體積還小。
現(xiàn)在核聚變發(fā)電的主要形式雖然也是等離子體發(fā)電,但是其利用的是磁流體發(fā)電,效率低到發(fā)指,要不是為了減小體積給飛船使用,使用傳統(tǒng)的燒開水都比這強得多。
這僅僅是目前探明的幾種主要性質(zhì),但已經(jīng)讓人類興奮不已,對于中子簡并態(tài)材料有了更多的期待。
丁儀留在火星,除了看看地球發(fā)來的研究報告,基本沒有再去研究金屬氫,而是專心研究中子簡并態(tài)。
雖然兩者的結(jié)構(gòu)相同,但是形成手段可是天差地別,金屬氫能靠壓力生生壓出來,這是木星存在金屬氫就能證明的,而要壓中子,那得靠幾乎恒星的質(zhì)量才行,目前看來是完全不可行的。
不過有了現(xiàn)成的簡并態(tài)材料參考,人類也得到了一些啟發(fā)。
普遍認為可行性最高的就是制造黑洞,然后依靠黑洞附近的超級引力來制造中子簡并態(tài)材料,但是毫無疑問被擱置了,變成“閑得發(fā)慌可以試試”的項目。
另一種就是老辦法,人為制造力場進行約束,目前理想的力是引力,雖然前途渺茫但不是毫無希望。
不過丁儀現(xiàn)在似乎在找另外的辦法,經(jīng)常要求地球方面做一些他要求的實驗,但從他吃飯時都是不是停頓一下、眉頭緊鎖的樣子看,遇到的挫折可能很多。
高明也不敢打擾丁儀,就這么一言不發(fā)的吃飯,不得不說,火星的土豆味道還真不錯。聽說是食堂的工作人員自己種的,還用的有機發(fā)酵肥料,自小城里長大的他不明白,但是吃的倒是挺香。
“小高,你覺得我們該走哪個方向?”
高明埋頭吃著,突然聽丁儀這么來了一句。他一愣,但是馬上想到丁儀在問什么。
“老師,我也不太懂,但是我覺得黑洞比較靠譜,畢竟強引力制造不是有中子星的例子擺著嗎,學習大自然準沒錯?!?p> 丁儀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
“那你怎么造黑洞?你不是一直缺個拿得出手的項目升博士嗎?那你不如去研究黑洞,出成果了我就給你過,免得你天天除了吃就是放屁?!?p> 研究黑洞?這咋研究,靠那幾張模糊不清的天文學照片還是自己YY?高明一下子懵了,這東西就算是老師也要花個半輩子都不一定能研究出啥吧?
自己去搞,那不是難為人嘛。不過他很快意識到丁儀這是思緒不通郁悶時說的氣話,但自己這段時間確實好像有些懈怠,作為丁儀的學生有些丟臉了。
想到這里,高明才訕笑著反省自己最近的不認真、偶爾摸魚,并且保證以后一定好好學習,爭取早日追上偉大老師的腳步。
丁儀其實對于小高感覺還是不錯,他給小高出的卷子很多都是考自我發(fā)揮的,小高很有自主思想,能提出別樣的見解,這在物理學里是十分寶貴的。
加上他確實比較有天分,丁儀才破格把他變成自己的助手,可以說他對小高的未來還是有不小的期望。
“吃吃吃,天天就知道吃,干脆你把所有的土豆吃完好了?!?p> 丁儀又想回到實驗室,把盤子里的幾個煮好的土豆放在小高面前,然后就起身離開了。
高明對此倒是見怪不怪,丁儀總是一有想法就要行動,食堂還特意為和他一樣和科學家們開了小灶,一整天都有供應。而且在他看來,把土豆給自己也代表著一種關(guān)心和愛護。
所以他沒有絲毫猶豫,接過土豆大聲喊道:
“是,學生吃!”
鈞君君
水兩章,后面要展開大場面,得仔細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