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爹和娘拼著力氣,東借西湊的為四兒子蓋上了三間廈檐屋。
有了房子,初秋的四哥很快找上了對象,因為他高個細挑,長四方臉,一雙大眼睛,又長得白凈,所以女方一看就相中了他,并和他定下了這門親事。
二十出頭的初秋已經(jīng)出落成一個大姑娘,她留有一頭長發(fā),一米六多的個子,姣好的身材,白白凈凈的長方臉,不大不小的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濃濃的彎眉毛,高高的鼻梁和兩片不厚不薄的嘴唇,給人一種舉止文雅的感覺。
唯一不足的是她那小時候留下的鼻子與左眼角之處彎彎似月牙的疤痕,在初秋的心中,那是一道不自信的障礙。
初秋還在上學的時候,就利用放學時間跟娘學了一手織花邊的好手藝。
娘曾經(jīng)對她說過,一個女孩子家,能學上織花邊這門手藝,可是一輩子的事,甭愁零花銷。
初秋當時對娘說的話不屑一顧,她可不想一輩子靠織花邊每天掙個塊兒八毛的錢過生活。難道除了織花邊就沒有別的出路可以多掙一點錢,改變家里的困境嗎?她知道現(xiàn)在是沒有,可將來誰也說不準。但她娘也說了,藝不壓身,多學點本領(lǐng)沒壞處。這她非常贊同娘的話,所以她跟娘學會了織花邊。
聰明的初秋不用娘怎么教,只要娘織花邊的時候,她在旁邊看一下,無論是什么樣的花樣,她都能學會。這些也許她是天生就會的,在上小學的時候,上美術(shù)課,她就畫什么像什么,只要有個樣子比著,她就能臨摹出來,受到同學和老師的贊揚。
在那個偏僻的鄉(xiāng)村學校,這些對初秋并沒有用,因為沒人會重視這些,也許學會織花邊,倒還會幫助她掙個零花銷錢。平時她嫌織花邊掙的少,才外出去打工或是干點別的。
這不,今年這個冬天,天氣冷得厲害,在外打工的人已經(jīng)干不下活去了,都陸續(xù)地回了家。
初秋在家閑不住,她覺著掙一個是一個,又織起了花邊。白天織一天,晚上她也不歇著,在冰冷的小屋子里,每晚都織到半夜,她想用這些織花邊換來的錢,能為自己扯一塊布料,順便到裁縫店那兒去量身定做一條新褲子。
裁縫店就在集市的左側(cè),裁縫師傅收了很多的女學徒工。
當初秋進到裁縫店,立刻聽到了有人喊她的名字,她發(fā)現(xiàn)這個喊她名字的人,是她的初中女同學,正是當年往她身上扔泥蛋、弄臟她鴨蛋綠絲半截袖的那個可惡的女生。
這個女生就是這個村子里的,初秋和她已經(jīng)好幾年沒見面了。
這個女同學卻對她顯得非常熱情,倆人打過招呼,初秋才知道她在裁縫師傅這里當學徒工。
裁縫師傅是一個歲數(shù)大約在二十七、八歲的男青年,高高的個子,長的非常英俊,只是他身體有病,腿走起路來不那么靈便,為此他才學了裁縫這門手藝,用做糊口。他正在興時里,做的衣服又非常合身,所以找他做衣服的人很多,他忙不過來,就招收了很多女學徒工。
女學徒工中有一個比裁縫師傅小七、八歲的女孩子,見他長得非常英俊,又能掙很多錢,就對他以身相許。女孩子的父母知道后,就對她百般阻撓,告訴她這個裁縫師傅是有病的,讓她不要執(zhí)迷不悟。她就是不聽,氣得父母把她用繩子綁了起來打,她也不改初衷。
最后她和裁縫師傅住在了一起,他們生了一個男孩,可是裁縫師傅的腿走路卻越來越困難,以至于他的腿天天烤電,才得以行走,因此找他做衣服的人越來越少。最終他無藥可救,躺在了床上,裁縫店不得不關(guān)門。老婆見他如此病重,已改往日的初衷,很是嫌棄他,就不給他侍候。幸虧他的家人給他做飯侍候,他才多活了幾年,最后拋下妻兒永遠的離開了人世。
言歸正傳,初秋找裁縫師傅量好要做的褲子后就要走,女同學卻拉著她,問她找了對象沒有。
初秋告訴她還沒找對象,這位女同學說自己也沒找對象。她朝初秋神秘的笑了笑,告訴初秋想給初秋說個對象。她說這個人是她村的,初秋一定認識,上學的時候比初秋和她高一級,如今是一個把戶口買在城里的人,如果初秋跟了他,準會享福。她告訴了初秋那個人的名字,初秋果然是認識,眼睛有點小,長的也不怎么樣,初秋說不喜歡那個人。
那女同學卻對初秋說,好歹人家是農(nóng)村戶口,要她考慮考慮。
鄭初秋心想:她自己還沒找上對象,卻給我找對象,俗話說:大姑娘說媒自說自,該不是她看上了那個人的城里戶口,自己想跟人家吧,才找個借口跟人家說找對象,好拿我當幌子,多接觸一下人家吧。
初秋想到這里朝這個女同學笑了笑,沒當回事,就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