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隨身帶著侯府重生

28、扎染生意經(jīng)

隨身帶著侯府重生 望眼欲穿03 2143 2014-08-14 00:23:51

    蘇氏坐在門框上嚎啕大哭:“殺千刀的楊紹升,老娘來你老楊家二十多年,從你還沒下地走就開始一把屎一把尿的拉巴著你長大,我是短你吃了還是短你喝了,犯得著這么作踐我!。。。。老頭子啊,你給我死過來瞧瞧,瞧瞧你教出來的好兒子,不知道被誰給唆使著來這么害我啦!。。。。都死絕了,我嚎啕了半天也沒見個人影?楊——景——章——你死哪里去了?”高分貝從筱院里直傳隔壁的楊老二家,連后屋楊小丫家的狗都叫了。

  楊老二來不來不清楚,眼下這高分貝是沒法受了,筱奶奶提著掃帚從后院過來:“大晚上嚎啕個啥?嫌今天還不夠熱鬧?不就是絆倒了染布嘛,屁大點事還要扯出陳芝麻爛谷子的事,至于嗎?要吵回家吵去,這是我家?!碧K氏對這個平時不怎么吭聲的嫂子還是很怵的,沒見她跟人紅過臉,但也從沒見她在誰手里吃過虧,自己平時癩皮賴臉的混拿點小東西那還是人家不計較,可人家真要白了臉,還真不敢往前湊,尤其是剛才還指桑罵槐的罵了人家,于是被小楊氏扶著算是下了個臺階,罵罵咧咧的坐起來往前走了幾步,想想不能吃了虧,轉(zhuǎn)頭卷著罪魁禍首的那幾尺染布出了門。不多會北面的罵聲又響起了。

  筱奶奶把廊下籮筐扶起,將踩得亂七八糟的小件染布收羅進去,筱瑜用澆花的小勺把掉進染缸的破酥撈了出來,染缸里的都是主要染料來自點蒼山上生長的寥藍、板藍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藍靛溶液,純天然無毒害,雖說人不能吃了,淘換給豬吃還是可以的,順帶把缸子上層的蘸了油的部分舀出來倒掉。蘇氏高分貝的嚎啕把南屋里住的兩兄弟吵醒了,這兩人一個叫張利國一個叫張利民,本是對蘭花七竅只通了六竅,還剩一竅沒通,不過是家族安排趁著這次機會出來鍍鍍金,臨行時零時抱佛腳猛補了一通,算是勉強能把蘭花和雜草區(qū)分開來,至于什么春蘭、建蘭、惠蘭、寒蘭什么的,那就不好意思了,我看著他們長得也沒多大區(qū)別。別看他們瞅著蘭花腦子一團漿糊,做生意的眼光倒是一等一的,在客房里見用到布的地方都是一水的靛藍色,不似畫上的也不似印上的,帶著不規(guī)則的裂紋,兩兄弟對鄉(xiāng)下的民間藝術品驚呆了,這會兒惺忪朦朧的邁著步子想出來看個熱鬧,沒成想人剛出來噪音轉(zhuǎn)移陣線了,恰巧注意了筱奶奶手中的籮筐。

  “阿嬸,這些布料是你們做的嗎?他是什么工藝?”張利國瞅著手上的布料幸福的瞌睡蟲都跑沒了。

  “這個啊是我們白族特有的扎染工藝,是我侄子家染的,至于怎么染的我倒沒怎么仔細研究過,你可以和我孫女聊一聊,老婆子眼皮淺,得去睡了,你們也別聊太晚,明早還要早起上山呢!”筱奶奶把外交的活推給了筱瑜,很不客氣的去睡美容覺了,沒辦法,誰叫這院子里的布是筱瑜和楊新麗兩個丫頭自己搗鼓的呢?

  筱瑜當然知道張利國這么問的原因,這表情太熟悉了,她曾在鄭佩佩臉上見過,整個人如同見到孔方兄般熱情洋溢,于是從著蠟到扎花到浸染娓娓道來,作為傳承了千百年的民族手工工藝,它的浸染流程從染料的采拮、制作、浸染、漂晾又都是唯獨白族別具一格的,滿腦子生意經(jīng)的張利國立刻看出這是一種具有文化價值和民族價值的商品。

  張利國聽完,又擺出當初忽悠楊威的怪蜀黍笑容:“你們白族同胞都會做嗎?這么一副大概要做多久?通常你們都賣到哪里去?能賣多少錢?能賺多少?”

  筱瑜對這套毫不感冒,姐已經(jīng)被鄭佩佩鍛煉出來了,你的段數(shù)還是低了點,哪能被你套去了成本價,即便是一天能做出來也得告訴你一個星期啊,不然怎么跟你殺價?就你這能耐還是回去再練個幾回吧:“大張叔叔,這個小孩子哪能知道,我只知道這塊布我和阿麗姐要忙上個4、5天呢,再說像你們這樣總不能僅帶塊布走吧,我們可以幫你制作成成品啊,我們白族獨有的壁掛啊,窗簾啊,門簾啊,床罩啊,枕套啊等等,可是很好又使用的紀念品哦。對了,你們不是要去倭國參賽嗎?可以帶些送給友人做紀念禮品,民間藝術瑰寶啊,這也是一種文化藝術的交流嘛!”

  張利國很上道的打蛇隨棍上:“那小金花看看,如果做文化藝術交流,什么樣的成品最能展現(xiàn)我中華民族博大而精深的藝術魅力?”

  “能融入生活的藝術才是可以經(jīng)久流傳的,白族的手工蠟染和扎染具備實用性與藝術性的雙重功能,在人們的生活中運用非常的廣泛,你自己都看到了,房間里但凡用到布的都可以用上,像我們這里待嫁的金花都是成套做成衣服、裙子、被褥放在箱柜里當嫁妝的,你們也可以選取2-3種具有白族代表性的花紋做成全套的啊,關系好的你就送她一套完整的,關系一般的就送個壁掛唄。不過先說好,你要買的話,得優(yōu)先我們家的,我說了這么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

  張利國苦笑:“要得,要得,不過我要買很多,你可做不了這么多!”

  “沒關系??!我可以幫你找族長哦,你挑好圖案,我們整個村子的人幫你做,還有啊,我們的針線功夫都很好的,你看,我衣服上的刺繡都是自己繡的,偷偷告訴你哦,我阿奶會發(fā)繡,那可是四大名繡之一的蘇繡獨有的呢!”

  張利國一聽驚訝了,當年東臺的第一幅發(fā)繡品《秋風紈扇圖》出世時震驚世界,這次友好交流展示的名單中就有這件作品,在這小小的山溝里居然有位老人知道這幾乎失傳百年的技藝,這如何不讓他驚奇!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