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瑜點點頭,將這個名字反復(fù)念了兩次,露出甜甜的笑容道:“鄧大哥是個好人,如果不是你,我就死定了。”
鄧厚看到清瑜的笑容,心里有些復(fù)雜,這個女孩,只有這么點大,卻比他想象得要堅強得多。也沒有應(yīng)王府里那些太太小姐們那種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想到應(yīng)王府,鄧厚就想起冤死的父母姐姐,不知自己這輩子有沒有機會替他們報仇;還有救他一命的清遠(yuǎn)師傅,想要報恩也無從找尋。想著想著就有些出神。
清瑜見鄧厚似乎了沉浸在回憶之中,一時不知說什么。幽黑的山洞里,兩人默然無語。
鄧厚轉(zhuǎn)身走出洞去,他也不知道,為什么心里如此不安。這大半年來,他逃出汴京城,顛沛流離千里之外,才在牛頭驛找到一個安身之所,雖然只是一個打零工的雜役,但是,他可以活得比應(yīng)王府自在一千倍一萬倍。然而轉(zhuǎn)瞬之間,這個安身之所也被付之一炬,未來的人生,他不知道要去哪里,該怎么辦。比起他來,這個才只四歲的小女孩卻目的這么明確,他多么羨慕她。
清瑜站起身來,仔細(xì)檢查了下自己。除了衣服被撕破了幾個口子,渾身上下沒有傷口,要知道,在古代沒有抗生素的年代,隨便一個傷口感染都會要了人的小命。雖然如此落魄,但清瑜還是松了口氣,這具小小的軀殼不僅沒有受外傷,連傷寒感冒都沒有,這本身也是一個奇跡。她雖然小胳膊小腿,但是比尋常小孩要靈活得多,此時活動活動,便覺得沒什么不妥,洞里還有火堆的余燼,想來是晚上取暖的,清瑜身上這小棉襖是用料極好的,雖然被浸濕了,但此刻已經(jīng)被烤干,并不覺得冷。她跟著走出了洞口,此時鄧厚已經(jīng)不見蹤影。清瑜看著冬季鄂北山區(qū)蕭瑟的景象,不禁嘆了口氣。洞外的風(fēng)不小,夾雜著陣陣寒意,清瑜辨明方向,一直朝著西方張望,可惜山重水復(fù),成都,尚在千里之外。
過了許久,仍不見鄧厚回來,清瑜有些焦急,以她的生存能力,離開了這個人,恐怕自己是不能活著走出這深山的。但內(nèi)心里,她又不相信鄧厚是這樣的人。清瑜見洞口有些雜七雜八的石塊,便連推帶拽的,將石頭都搬到洞口,萬一有野獸,好歹也有一點點憑借。
不知道什么時候,鄧厚已經(jīng)回來了。他背著一大捆粗木干柴,懷里還抱著一些野生干果。鄧厚見清瑜正使著吃奶的力氣搬那些散亂的石頭,有些愣了。清瑜發(fā)覺鄧厚的到來,眼里帶著幾分歡喜,道:“鄧大哥,你回來了!”
鄧厚點了點頭,問道:“你這是做什么?”
清瑜一本正經(jīng)的說:“等我們睡覺的時候,可以擋住野獸啊?!?p> 鄧厚面無表情的說:“野獸力氣大得很,這些石頭根本防不了它們。它們怕火,晚上我們點起火就是了?!?p> 清瑜看到鄧厚背的一大捆柴,有些不好意思,低聲道:“那擋擋風(fēng)也是好的?!?p> 鄧厚依舊神色冷清,道:“不通風(fēng),我們會被熏死在洞里的?!?p> 清瑜一時非常泄氣,她賣力搬了這么久,竟然做的都是無用功。鄧厚走近,把東西放下,看了看道:“不過壘個灶還是可以的?!毖韵轮?,似乎在安慰清瑜。
清瑜并沒有因為這句安慰而開心:做灶!他還打算在這里長住了!
但是清瑜也沒有什么辦法,她現(xiàn)在只能靠著鄧厚才能生存下去,他怕危險,不肯去襄陽。難道她一個四歲的娃娃,能走到襄陽去嗎?
鄧厚見清瑜撅著嘴,也沒有說什么。他可不懂哄小孩。三下五除二,鄧厚便開始擺弄起那些石頭,在稍微避風(fēng)的地方,壘砌了一個土灶,用火種將柴引燃了,再將弄回來的山栗子,毛芋兒什么的靠近灶頭烤了起來。不一會兒,便有一陣撲鼻香氣傳了過來。
清瑜本認(rèn)真看著鄧厚的一舉一動,想要學(xué)點野外生存技能。不過讓她很喪氣的是,這些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卻不是那么容易的,這鄧厚看上去就像個小特種兵一樣,做事很多訣竅。她卻不知道,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鄧厚一路流浪到襄陽,路上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等聞到了香氣,清瑜的肚子不爭氣的咕咕叫了起來。她兩天一夜沒有進(jìn)食,剛不過吃了小半碗冷木薯湯,這會哪里還忍得住。
鄧厚假裝不在意,用石頭將山栗子的毛刺砸開,擺在一塊平整石塊上。清瑜有些不好意思,站在那里踟躕不前。
鄧厚瞄了一眼,道:“這里沒有下人,要想吃,自己動手?!?p> 清瑜漲紅了臉,天知道她才不是那個意思!不過饑餓戰(zhàn)勝了臉皮,她還是走過去,剝開栗子殼,吃起那些香甜的山栗子來。
鄧厚也不說話,只用木棍挑著火堆,繼續(xù)烤毛芋兒。
清瑜吃了幾個,很心滿意足。想了想,就剝了兩個,遞到鄧厚面前,輕聲道:“鄧大哥,你也吃!”
鄧厚看了看,搖搖頭道:“你吃吧,我要吃自己會弄?!?p> 清瑜不知道他為什么要拒絕自己善意,但是她心里仍對他十分感激,低聲道:“謝謝你!鄧大哥?!?p> 比起以利誘人,清瑜這聲誠心誠意的謝謝,鄧厚聽了反而受用些。但是他自從經(jīng)歷大變,就習(xí)慣了沉默少話。只點了一下頭算是回應(yīng)。
暮光漸微,又一個夜晚要來臨了。鄧厚將火堆埋好,把烤好的栗子和毛芋拿枯樹葉包了,走進(jìn)洞去。清瑜回頭看了看四周,倦鳥都已經(jīng)歸巢,只得咬咬牙,跟著進(jìn)洞了。
鄧厚將撿來的干松針鋪在兩個人睡覺的位置,然后就呆坐在篝火旁,除了隔一會加添些木柴,一言不發(fā)。
清瑜想到如果不打開彼此的隔閡,以鄧厚的性格,恐怕會一直這樣待下去。清瑜狠下心,咬了咬牙說出了一番讓鄧厚震驚的話來。
————————————
回來晚了,感謝一直以來的支持。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