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汴京,本應(yīng)該是花紅柳綠春意盎然的勝景。
今年的時節(jié),卻是不妙。自打去年冬天起,雨雪就少,交春之后,汴京方圓數(shù)百里更是滴雨未下,這冬春連旱,使得農(nóng)田龜裂,湖塘干涸。甚至連一些從不斷水的深井也見了底。百姓莫說耕種,便是飲水也困難起來。
三月十七這天一大早,十里八鄉(xiāng)的村民,便各自結(jié)伴,尋往汴京城大相國寺來。原來這日,大相國寺主持慧有大師受欽命祈雨。楊得廣便是這人群中的一個。楊得廣今年二十有二。是汴京城南六里鄉(xiāng)人。他娘一直是大相國寺的信眾,本想親身前來。還是楊得廣怕人太多,老太太腿腳也不靈便,盡力勸阻下來。這會他混跡在人群里,踮起腳尖也不過看到祭壇一角,那中間高臺上,只隱約看到擺著香案,至于香案上的東西,則一概看不清。祭壇周圍一丈皆圍著玄色帷幕。帷幕外層還有汴京府尹派出的差役維持著秩序,靠近祭壇的則是宮里派來的各項執(zhí)事,太監(jiān)與侍衛(wèi)。場面宏大。
眼看吉時已近,忽聽一陣喧嚷,不多時,果然見到平日里甚少露面的慧有大師,身著大紅金絲袈裟,在兩排中年僧眾的引領(lǐng)下,登上了祭壇高臺。
楊得廣聽得旁邊有位中年大叔道:“看到慧有大師這身袈裟沒?這是皇上親賜,胡大學(xué)士親至大相國寺頒旨。閉關(guān)多年的大師這才接旨出關(guān)的?!?p> 另一小伙子接道:“慧有大師常年不理俗務(wù),料想,必定是佛法高深了。只不知有幾分把握?”
頭先那位中年人連忙打斷道:“噤聲!心誠則靈?!?p> 那小伙子知機連忙閉口。
這時已近午時,春天的太陽雖不太毒辣。卻禁不住這里人多。楊得廣覺得熱得有點透不過氣來。這慧有大師不愧是有德高僧,端坐高臺之上,面對香案,安然打坐。混不覺周圍里三層外三層的百姓和頭頂上的大太陽。
須臾,大相國寺的鐘聲當(dāng)當(dāng)?shù)捻憦厮聫R。接著便聽那臺下傳來一聲:“吉時已到,萬民叩拜!”呼啦啦人群立刻跪地叩拜,楊得廣隨眾跪下,少頃,便聽自祭壇上傳來莊嚴(yán)的讀經(jīng)之聲。伴著噔噔的木魚,現(xiàn)場本來嗡嗡的人群頓時安靜下來。
這來大相國寺的民眾,雖有幾個是存了看熱鬧的心思,大多數(shù)還是誠心祈雨的。中原自亂而治,不過區(qū)區(qū)十幾年。遠談不上物阜民豐,這田里的莊稼,關(guān)系到蒼生社稷,偏偏無論是水利還是民生,都在戰(zhàn)亂受過大創(chuàng)。修養(yǎng)十幾年,這才剛剛有點起色,萬萬經(jīng)不起大旱大澇的。每個人自然都舍不得如今的溫飽生活。
楊得廣家里人口簡單,上有高堂老母,自己娶了媳婦鄭氏。還沒有子女。全家攏共也只有一畝豐田一畝薄地。平素里,若是風(fēng)調(diào)雨順,倒也夠了。遇上這樣的年景,卻也是愁白了頭。他跪在人群里,心里也一直默念著上蒼保佑的話。
大相國寺地勢東高西低,寺東兩里一座矮丘之上,有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榕樹。此時樹下站著兩個道人。頭一個鶴發(fā)高冠,一身深藍的道袍一塵不染,看著遠處大相國寺的場景,一言不發(fā)。落后他半步的,則是一個青年道士,遠沒有老道人沉穩(wěn),不時踮起腳尖,手搭涼棚朝前眺望??戳税胩煲部床怀鍪裁疵茫K于忍耐不住,湊到老道人身邊問道:“師傅,您看,慧有大師能祈得雨來嗎?”
老道人頭也不回斥道:“清遠,你這性子得改改了!雖說佛道不同源,至少《六洞抱藏》你也是深習(xí)的。若這么容易能祈得雨來,還用如此勞師動眾,等到了皇上下旨,慧有才出面嗎?佛家一向自詡慈悲為懷,能結(jié)萬千善緣之事,早都做了?!?p> 那名喚清遠的小道士也不以為意,吐了吐舌頭觍顏奉承道:“師傅,倘若您出面,把握自然比慧有大師大。”
老道人似乎對弟子的馬屁無動于衷,只淡淡的說道:“驅(qū)云布雨,乃干動天機的禁法。天下不是沒有能人,但誰又有十足把握?雖然我們道家頗有幾手術(shù)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看慧有選在今天,便知他是有幾分真本事。不過在我看來,雖然今日是最近最適合的一天,但是慧有想要祈雨成功,也只在五五之?dāng)?shù)?!?p> 清遠聽得此言,不再追問,只默默細算今日的六壬黃道,又抬頭四顧望氣。果然發(fā)現(xiàn)有幾分雨相,只是不大明顯。
老道也不去管他,只靜觀其變。他浸淫五行神算六十載,也算其中翹楚。只昨夜一卦,卻是亂象紛陳,天機混亂。這才動了心思來細看個究竟。
且說祭壇高臺之上,慧有大師正獨自端坐案前,雙眉緊皺。他面前香案之上,兩側(cè)供著佛門七珍八寶,正中間擺著大相國寺鎮(zhèn)寺之寶——龍象缽盂。缽盂內(nèi)盛著天地凈水。缽盂之后,還有香燭供果,煙火繚繞,慧有想起前幾日接到圣旨的情景,不禁微微嘆了一口氣。他何嘗不知道,這是拿一世英明做賭注,佛家不比道家,固然出世,卻不是閑云野鶴。大相國寺歷經(jīng)數(shù)朝,歷代高僧輩出。平日里善名卓著,表率一方。至于祈雨……慧有不禁苦笑,他自然知道,人力有限,天道無情。只能借勢為之。這幾日夜觀星象,也只有今天,或有幾分希望。
祈雨的儀式仍在繼續(xù),無論是端坐高臺的慧有,抑或跪伏在地的萬民,還是置身事外的老道,都在等待中疑惑。每個人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像靜止了一般。
楊得廣是常年耕種的壯勞力,即便如此,要保持著虔誠的跪姿,他都已經(jīng)覺得腰酸背痛起來。突然楊得廣覺得耳朵上一涼,他內(nèi)心禁不住狂喜,難道這是真的下雨了?老天并沒有給大家迷茫的時間,轉(zhuǎn)瞬之間,已經(jīng)有噼噼啪啪的豆大雨點落了下來。
慧有含笑不語。
老道瞠目結(jié)舌。
萬民呼天拜地。
清遠小道早已經(jīng)如中了定身法一般,半晌才回過神來,撓撓頭問道:“師傅,慧有大師這是什么神技?我怎么一點也看不出來?”
老道嘆了一口氣:“不是什么神技,運道而已?!?p> 雨越來越大,他倆身后的榕樹即使茂密,也遮擋不住,從樹葉間淅淅瀝瀝灑下雨滴來。
陡然,天地之間,一束密集而耀眼的白光照射下來,直指祭壇。老道本有些散漫的眼光頓時再也轉(zhuǎn)不開,掐指細算。竟然一分道理也算不出來。
祭壇之上,本來內(nèi)心得意的慧有更是驚詫萬分,他面前的香案正中,供奉天地圣水的缽盂里,此刻溝通天地的白光正在其中。他定眼看去,只見一個三寸大小,細致而微的赤裸少女,正閉目懸浮?;塾袃?nèi)心已如驚濤駭浪一般,以他的眼力,自然看出,這來歷詭異的少女,并非人身,而是一縷陰靈。但此刻天光白日,此處佛門禁地,此時陽氣鼎盛。
她……究竟是怎么來的?
那奇異白光來得突然,散去卻慢。迷蒙之間,一縷縷漸漸變幻。那些本在叩謝上蒼的黎民,見到此等神跡,自然是更加虔誠,一個個拜服不已。那奉命維持秩序的衙役,還有宮中派來的執(zhí)事,太監(jiān),連同侍衛(wèi),在這等天降神跡面前,也什么都顧不得了。均混同拜成一團。就連平時練到心如止水的大相國寺僧眾,也紅光滿面,手中木魚敲得更急。
慧有一瞬間就做了一個決定。他忙起身上前,取過佛門七珍之一的琉璃玉盤,顫抖的將龍象缽盂蓋住。說也奇怪,那貫通天地的白光看上去那么威勢,竟然沒有一絲力量。缽盂蓋住的剎那,頃刻就消散無蹤。
慧有不欲久留,上前將蓋著琉璃玉盤的龍象缽盂鄭重捧了,便起身離壇。早有知眼色的太監(jiān)高聲喊道:“禮畢,萬民恭送!”臺下眾人都不知底細。只道是慧有大師神通廣大,更添了萬分崇敬。人群自動分開一條道路,恭送慧有大師。現(xiàn)場竟然沒有一人嫌雨大,到處透著喜意。楊得廣也夾雜在人群里叩頭不止,一想到今年收成有望,也咧嘴笑了起來,只覺得沒有白辛苦一場。
榕樹下的清遠已經(jīng)禁不住大雨,舉起衣袖遮住頭頂?shù)溃骸皫煾担覀冋覀€地方避避雨吧。”
老道本在沉吟,聽到他問起。才回過神來。這老道人一雙神眼,自不比那些凡夫俗子,早就看出了些眉目。此事太過神異,在場諸人恐怕只有慧有跟自己明了。為今之計,不弄個清楚明白,老道如何肯罷休。只是佛道不同流。這樣貿(mào)然找上門去。慧有必定不肯透露分毫的。老道想起師弟的出云觀,離此不遠,心下有了計較,好好打聽一下慧有的底細。至于那個陰靈……也不知慧有是要做什么手腳,這樣急切掩蓋?老道不欲多言,揚手便帶著清遠飄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