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好久不見
徐寧說道:“岳飛將紅巾軍帶走了大半,草民最近忙于重整紅巾軍,很多情況并不了解,不過,草民也能想象得到,局勢肯定會比以前更亂,更復雜,但亂有亂的好處,只要把握得當,陛下才能從中找到機會?!?p> 趙榛眼睛一亮,問道:“既然先生早有預料到這個問題,還請指點一下應對之法?!?p> 徐寧伸出三根手指,說道:“陛下所恃,便是淵圣手詔,所以,陛下首先要做的,也必須堅持的,便是讓天下人看到陛下北伐與迎還二圣的決心與行動。第二,草民建議,將岳飛從兩河調回來,與韓世忠聯(lián)手,快刀斬亂麻,迅速將京城附近各路豪杰的百萬人馬整合到朝廷里來,能用的用,該殺的殺,以京城為基礎,向四周發(fā)展。同時,將暫時無法控制的地區(qū),交由殘余的宋將或義軍,亂世之中,官職最不值錢,也最值錢,給他們-個名份,至少明面上不會撕破臉,有他們扛著,也能給陛下積蓄力量贏得寶貴的時間。第三,京城需囤積兵甲糧草,更重要的是,讓馬擴招募一支完全忠于陛下的軍隊接手京城防務,以應對金人接下來的雷霆打擊,渡過最艱難的時刻,金國如日初升,猛將如云,陛下需要足夠的忍耐力堅持堅持再堅持,總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陛下有信心,下面的人才會有信心。”
趙榛神情舒展了不少,說道:“先生之言,讓我豁然開朗,不如就留在宮中,我也好時時請教。再說了,環(huán)環(huán)對先生也甚是想念牽掛?!?p> 徐寧笑道:“草民還是回紅巾軍待著自在些,再說了,我在城外待著,萬一有什么動靜,我也能及時知曉,對陛下是有好處的。至于帝姬殿下,她如今可不是嬌滴滴的弱女子,十個八個的壯漢也不一定是她的對手,想見我,隨時可以出城來找我嘛。”
趙榛看著徐寧,開口說道:“說到名份,我有意給紅巾軍授予軍號,由先生直接統(tǒng)領,有便宜行事的權利,朝廷不會干涉,先生看怎么樣?”
這是個敏感話題,徐寧搖頭說道:“紅巾軍自然是陛下與朝廷的軍隊,服從朝廷的調遣,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草民待京城穩(wěn)定下來,準備率軍重返河北,的確需要便宜行事的權力?!?p> 趙榛見徐寧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沒有看出有什么反感,心里放下心來,便沒有再解釋什么,而是繼續(xù)說道:“我準備讓岳飛為荊楚制置使,先控制住那里,穩(wěn)住局勢,朝廷的糧食便有了最起碼的保障,先生既然要去河北,這兩河招撫使的位子便給先生,行事也方便些?!?p> 徐寧謝過趙榛,想了想,還是提醒道:“江南態(tài)度未明,聽說也有六七股巨寇為禍,連杭州都被攻破了,這反而給了趙構經(jīng)略江南的機會,自去歲開始,趙構在江南影響力大增,陛下起步晚了些,所以,控制著荊楚這天下糧倉,的確是招妙棋。草民想提醒陛下的是,控制住朝廷重用的這些將領,陛下還需秉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多些信任與支持,對他們的失敗多些寬容,對他們的意見也要認真對待。不過有一點,軍務是軍務,民事是民事,朝廷有能力控制的各地的地方官員還是必須由朝廷選拔任命,這一條規(guī)矩不能破?!?p> 趙榛聞弦歌而知雅意,頜首說道:“我明白了,謝先生教誨?!?p> 徐寧起身道:“若無其他事,草民便告辭了?!?p> 趙榛起身,繞過御案,抓起徐寧的手來,說道:“先生既已進宮,怎可不去見見環(huán)環(huán),若是被她知曉我沒留住你,怕是得被她數(shù)落去?!?p> 徐寧不露聲色的掙脫了趙榛,揖手道:“勞煩位內侍引路便可,說起來,的確是有些日子沒見著她了?!?p> 趙榛呵呵笑道:“如此也好,我去了,環(huán)環(huán)怕是會嫌我這個皇兄不知情識趣,凈礙她好事了。元知,你送先生去會芳閣。”
徐寧沒辦法接下這話,只好笑了笑,揖手告退。
緊緊跟在趙榛身邊這位兼著皇城司勾當?shù)漠敿t內侍劉元知身后。
會芳閣位于延福宮這個龐大皇家園林東邊的宮殿群中。
當初趙佶嫌棄延福宮太小,不好玩,就把后苑宮墻的后面直到京城外城墻這一大片地圈了下來,修建了新延福宮。想當年太宗皇帝嫌棄皇宮太小想要擴建,結果朝臣、百姓齊聲反對,只好恨恨作罷。到了趙佶,這想法一冒出來,蔡京、童貫等一群深體圣意的內外臣馬上將那一片的民居、兵營、寺院、作坊、雜事機構搬遷一空,也不知道怎么辦到的,端得雷厲風行、干脆利落。
新延福宮建好,舊延福宮自然就閑置了,這里殿閣亭臺、山石湖海、小橋流水、珍奇動植,應有盡有,趙佶便常年帶著一大幫女人待在這里,直到艮岳和“延福第六子”景龍江那處更大片新園林建成。當然,現(xiàn)在艮岳和延福宮外城墻后面那一大塊新園林,靖康之難時已被拆毀破壞用于城防,結果城防沒用上。
延福宮殿、臺、亭、閣眾多,名稱全是趙佶自己取的,非常雅致、富有詩意。
延福宮唯一令趙佶不滿意的,便是這一大片園林,是五個人主持同時建造的,各按其思、各行其事,盡管費了心思,但整體上很難做到渾然一體,五個園區(qū)過渡銜接便沒那么流暢自然,這大概也是后來修建艮岳,趙佶親自出馬的原因所在。
想著這些有的沒的,已來到一座精致的宮樓前。
門匾上會芳閣三字,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一個芳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明顯是太上皇趙佶的親筆所書。
得到宮女稟報后,趙嬛嬛一路小跑著出來了。
看到徐寧,又馬上收了腳步,在那里靜靜的等著。
劉元知見柔福帝姬故作平靜,而興奮欣喜的眼神卻掩飾不住,心里暗笑,也對這個叫徐寧的年輕人留上了神。
徐寧對劉元知道了聲謝,一臉笑意的對趙嬛嬛說道:“好久不見,殿下出落得越發(fā)好看了,帶我逛逛?”
聽到這話,劉元知嘴角忍不住抽動了一下。
趙嬛嬛終于沒繃住,笑意盈盈的回道:“好??!”
兩人并肩往中心地帶的廷福殿方向行去。
劉元知注視著二人離去的方向,嘴角露出絲笑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