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重生農(nóng)女:帶著千億物資搞事業(yè)

第29章 借住于家(一)

  等喬瀾他們出了醫(yī)館后,就看見在外面等的焦急的喬新,一見他們出來就趕緊迎了上來。就這樣,眾人匯合后,就一起朝于子惠家走去。

  喬瀾他們一行人,在去往于家的路上,還路過了一個市集。

  現(xiàn)在已是未時三刻了,喬瀾看到,在這市集上,人來人往,摩肩擦踵,也有很多人駐足在某個攤位前,正和小商販交易著,買賣聲,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喬瀾想著,于夫人還生著病,她又是第一次去人家里,還帶著蕓兒姐弟兩個生著病的,無論怎么樣,也都不能空手上門。

  于是,她讓大家伙兒停一停,走過去,對于子惠說道:“于大哥,我想去這市集買些東西,你們稍微等我一會兒?!?p>  于子惠立馬把之前給喬瀾的銀錢又掏了出來,示意讓她拿去花銷。

  喬瀾看了他有些微微出汗的額頭一眼后,對他說道:“于大哥,不用了,你收起來吧。我去市集是因著我家里缺東西還沒買齊全,順路買一些帶回去?!?p>  等到她說完了,喬瀾也沒見于子惠把銀錢收起來。頓了頓,于子惠這才開口道:“那我和你一起去,也給我家里買些吃的、用的。”說著,他就吩咐那小學(xué)徒找個地方先把蕓兒放下。

  這時,林氏把蕓兒弟弟托付給喬新,也下了騾車了,還挎了個籃子。她一過來,就說之前和喬新買東西拿不下,還沒買雞蛋……

  于是,喬瀾三人一同去了市集去買東西,讓其他四人等著。

  那四人等了差不多有一刻多鐘,就見喬瀾三人回來了。他們看見,喬瀾手里只提了兩包點(diǎn)心,林氏右胳膊上挎了一籃子雞蛋、左手上拎了一條三指寬的豬肉,而于子惠倒是大包小包地拿了不少。

  等喬瀾三人,把買回來的東西,又安置在騾車上,這一行人才又直奔于家。

  大家行了小半個時辰,就到了于子惠家所在的林榮縣城南丁香路石子兒胡同。

  走到這兒,于子惠忽然開口對喬瀾還解釋了一句,他說這邊離得醫(yī)館近,是胡同的右邊,他家還在另一頭兒,平時他出入就從胡同左邊走。

  喬瀾聽他說完,點(diǎn)了點(diǎn)后,她一邊走,一邊打量著眼前的這條胡同。

  只見,這條胡同并不是直直的,而是曲里拐彎兒的那種,蜿蜒而去竟然還挺長,每拐一處就出現(xiàn)幾個院落,住著幾戶人家,再拐一處又出現(xiàn)一個不同格局的院落,有幾家院墻外,還爬滿了爬山虎,胡同里還算寬敞的過道上,有四五個小小子兒蹲在地上圍成一圈兒正在比斗著蛐蛐兒。

  那幾個小家伙兒,見喬瀾一行人過來了,趕忙抓起各自的蛐蛐兒和小籠子,讓開了路。于是,喬瀾笑著向他們點(diǎn)了點(diǎn)頭以示感謝。

  喬瀾他們又走了一小會兒,就來到了于家大門口。于子惠因和那個小學(xué)徒抬著蕓兒,所以他騰不出手,就在他要開口示意喬瀾,讓她去敲自家大門的時候,他家隔壁的院門“吱呀”一聲開了。

  喬瀾側(cè)頭一看,出來的是位約莫十三四歲的姑娘,她身上雖穿著件不時鮮的舊布衣裳,生得倒是容顏艷麗、烏發(fā)蟬鬢的,身?xiàng)l也纖細(xì)。

  喬瀾正打量著這位姑娘時,忽聽得對方已經(jīng)開口道:“于大哥,你回來了呀?!?p>  

滄行衣

親愛的書友們: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衣衣。不知道大家對古代的集市了解多少呢?在這里,衣衣和各位一起了解下:集市最初是史前古人們的聚集集會,出現(xiàn)在宗教節(jié)慶圣地或紀(jì)念集會上,并常常附帶有民間娛樂活動,后來才慢慢地發(fā)展以物易物、以錢幣易物的集市。真正可以貿(mào)易的集市大約起源于殷、周時期,東晉出現(xiàn)了草市,進(jìn)行綜合貿(mào)易,沒有販賣單一商品的專業(yè)市集,玄宗時才有了馬市,唐朝中期后,草市發(fā)展日盛,才建立了坊市制度,宋代慢慢逐漸發(fā)展成了商業(yè)中心,明朝中葉后發(fā)展出更專業(yè)的單一商品市集。集市就是農(nóng)村或小城市中定期買賣貨物的市場,古代也叫“墟市”、“集墟”。集市上交易的商品一般為日常用品和易耗品等低級貨物,為集市附近的鄉(xiāng)村百姓服務(wù)。集市地點(diǎn)通常選擇位于交通適中的集鎮(zhèn)或鄉(xiāng)村,以及寺廟所在地、城鎮(zhèn)邊緣地帶等。古代集市大多按太陰歷周期循環(huán),常見的形式有日集、間日集、臘月集、早市、夜市、鬼市等,去集市在民間稱為趕集。明朝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一》里說:“每集則百貨俱陳,四遠(yuǎn)競湊,大至騾、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謂之‘趕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