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飛花青離傳之刺客傳奇

飛花青離傳之刺客傳奇

月裹鴻聲 著

  • 古代言情

    類型
  • 2007-02-06上架
  • 355737

    已完結(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轉載]英宗復辟前后簡介

飛花青離傳之刺客傳奇 月裹鴻聲 2954 2007-02-12 13:54:00

    史書艱澀,特引“招福”大人筆下如同一幅畫卷的歷史描述,作為本文的時代背景交代。

  ——————

  大明王朝立了新君的消息,不但使北京保衛(wèi)戰(zhàn)有了主心骨,更使得也先大怒如狂。也先挾著英宗幾度進攻北京,最終還是一敗涂地。他終于覺得英宗非但不能給自己帶來輕取天下的好處,反倒成了一個燙手山芋。

  與此同時,當上了“上圣皇太后”的孫氏心情并不輕松,她仍然時時刻刻地為養(yǎng)子懸著心。為了向兒子表示自己策立新君的不得己,也出于多年的母子親情,只要有機會,她就要派人前往漠北看望英宗,將御寒裘衣帶給他。養(yǎng)母所派的使者與書信衣物,恐怕是被羈異域、失去皇位的英宗最大的安慰了。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因為于謙壓著瓦剌打了大勝仗,也先甚至沒有提出任何條件的余地,就答應了歸還英宗。八月初三,英宗終于被也先由漠北送還。抵達北京之后,景泰帝率百官于東安門迎接。儀式之后,景泰帝將二十二歲的哥哥逕直送進了南宮。英宗迫不得己地過上了“太上皇”的生活。

  兒子安全返回,對孫太后來說,是喜出望外的事情。然而歡喜的時間實在太短了。因為景泰帝明顯露出了戀?;饰?、沉溺酒色的表現(xiàn)。這不但使孫太后滿懷不安,更使以于謙為首的擁立眾臣大失所望。

  雖說英宗惑于王振為首的寺宦,惹出了幾乎塌天的大禍,但是說句實話,景泰帝的人品也不怎么樣。他最熱衷的消遣就是將銀豆金錢灑在地上由宮女太監(jiān)爭搶,并且首開大明皇帝召妓入宮的先河。

  在孫太后乃至朝臣的心里,景泰帝保國有功,不把皇位歸還兄長本來倒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景泰帝的所作所為卻使所有的人都寒了心。

  景泰元年十一月十一日,是英宗二十三歲生日。禮部尚書胡濙上表,請景帝允許群臣前往延安門向“上皇”朝賀,景帝不允;景泰二年元旦,文武百官再次上書,請求在向景帝賀新年之后,讓大眾再去向“上皇”行禮,景帝仍然不允。開了這個頭,往后就做定了例子,每一年“上皇”英宗的生日和新年朝賀,都被他斷然拒絕。

  皇位漸漸穩(wěn)固之后,景帝又有了新的想頭——廢英宗之子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別說孫太后無法接受這樣的決定,就連景帝自己的母親和皇后都無法接受。

  但是這難不倒景帝。景帝的親信太監(jiān)(又是太監(jiān))王誠、舒良獻上計策,賜給幾位重臣金錢,先把他們的嘴糊上,再等待合適的機會。

  而這個機會很快就到了。

  廣西土官黃矰心狠心辣,將親弟弟一家滅門。事發(fā)之后,自知罪重的黃矰決定鋌而走險,向景帝上了一道改立太子的奏章。章帝得書大喜,不但饒恕了這個殘殺手足的劊子手,還將他高升幾級(焉知景帝自己是不是也有拿英宗下刀子的想頭?)。

  景帝隨后將黃矰的表章拿出來當眾廷議。眾臣瞠目,都不敢發(fā)言,只有少數(shù)幾個膽氣壯的提出此事不宜。然而,在景帝親信太監(jiān)興安的訓斥之下,這微弱的聲音很快就消彌于無形,包括于謙在內(nèi)的群臣,都不得不在贊成改立太子的表章上簽了自己的名字——也就此奠定了他們不得善終的結局。

  景泰三年夏天,景帝如愿以償?shù)仡C布詔書,廢侄兒朱見深為沂王,立自己的親生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同時,廢反對易儲的汪皇后,立朱見濟的生母杭氏為皇后。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朱見濟只做了一年太子就夭折了。

  朱見濟死后,朝臣們再次建議景帝復立侄兒為太子。景帝此時原形畢露,將所有上書的大臣一一貶官、杖責,其中御史鐘同更被活活打死。

  景帝大發(fā)作一通之后,轉而開始疑心幽閉南宮中的哥哥英宗。察知皇帝的心意,景帝身邊的太監(jiān)也一個個地跟著勢利眼兒。到后來,英宗名為“太上皇”,日常供應卻非常微薄,甚至于出現(xiàn)斷頓無糧的情形。以錢皇后為首的英宗后妃們,不得不操持女紅,做一些繡品出售,換些食物以維持生計。

  兒孫落得這步田地,孫太后的心情可想而知。雖然宮中耳目眾多行動不便,她仍然想方設法好幾次進了英宗所居的南宮,給他帶去食物錢財。在這方面,她多少得到了景帝生母吳太后的幫助。也算是她從前善待吳氏所得的回報。

  孫太后探視兒子以及群臣同情英宗的消息,自然逃不出景帝的耳朵。為了防止孫太后入南宮、防止有人越過高墻謁見英宗,景帝采納了親信太監(jiān)高平的主意,將南宮中的樹木盡數(shù)砍伐。這時正是盛夏(公元1455),沒有了賴以遮蔭的樹木,也不能再見到母親,可以想象衣食不繼的英宗會有怎樣的心情。

  作者:招福回復日期:2006-9-3020:21:31

  景泰八年正月,年方三十歲的景帝忽然重病不起。十一日,群臣請復立沂王為太子,景帝仍然堅持不允,并稱自己只是小病,還定下十七日早朝之期。然而他的真實病情,武清侯石亨是非常清楚的,他決定來一場豪賭,便與都督張軏、太監(jiān)曹吉祥以及徐有貞等人謀劃迎立英宗復辟。

  十六日,徐有貞等人先將消息報給孫太后,得到了她的應允(她有什么可能不應允?)之后,眾人越發(fā)心雄膽壯,于十七日凌晨時分撞爛南宮圍墻,將燈下讀書的英宗擁了出來。

  于是,十七日臨朝議事的,就變成了復辟的英宗,而不是病體支離的景帝。得到這個消息的景帝只能連呼“好、好、好”,然后面墻涕泣了。兩天后,景帝病逝。

  石亨和徐有貞等人因為擁立有功,一時間英宗對他們言聽計從。而這兩個心胸狹窄的家伙,頭一件大事就是盡情干攬軍政大權,并且公報私怨。很不幸的,于謙等人正在他們的私仇名單之上。

  說起來,石亨確實曾在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立下功勞,但是他能夠盡展才干,功成名就,當初還是靠了于謙的舉薦,然而這人是頭不折不扣的白眼狼,到此時卻非要將于謙置之死地不可。由于實在找不到什么真憑實據(jù),他們便給于謙扣上了一個“意欲”謀逆的罪名,說他想要迎立襄王世子為太子,并據(jù)此判定凌遲重刑。

  英宗對于謙保家衛(wèi)國、迫使也先釋放自己的功勞心中是非常感激的,更何況當初景帝壓根就不想迎歸英宗,還是多虧于謙的主張他才能夠歸國,不至于客死異鄉(xiāng)。因此他辯道:“于謙實有功,不應加刑?!睂O太后聽說這個消息,也悲悼數(shù)日之久。然而英宗本來就沒有什么主見,初初復位又百事仰賴石亨等人,最終還是簽下了這道行刑書。萬幸的是,英宗和孫太后沒有再聽他們的話,堅持不肯將于謙滅族,僅判流放。

  于謙之死,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又一樁奇冤。1465年,英宗之子憲宗朱見深終于為于謙平反冤案,恢復了他的官爵名譽,謚“肅愍”,贈太保。萬歷年間又改謚“忠肅”。

  于謙是錢塘人,據(jù)說曾有一個異僧在他七歲時預言,他將成為“救時宰相”??蓢@的是他雖然救了天下卻沒能救自己。于謙死后他的女婿將他的遺骸遷返故鄉(xiāng),安葬在西湖邊的青山上。于謙墓和岳飛墓遙相呼應。后人因此感嘆:“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逼著英宗殺死于謙后,石亨徐有貞等人又興風作浪,將自己忌憚的官員都打下獄中,其中被殺的不在少數(shù)。后來他們又為了爭奪權利發(fā)生內(nèi)訌,英宗終于忍無可忍,不久又找到了襄王當年讓帝位、請求尊崇“上皇”的表章,明白了叔父朱瞻墡為人忠順,越發(fā)懊悔錯殺于謙。終于在復辟后的第四年將石亨斬首(徐有貞則早兩年就被石亨給丟出去流放了)、曹吉祥一家也于天順五年被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