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霸業(yè)

第八十章我等你很久了

三國之霸業(yè) 風間浪 3094 2014-05-01 21:36:01

  居巢,白蕩湖。

  連續(xù)五天的大雨使得白蕩湖的湖水暴漲,與半個月前相比,此時波濤洶涌的白蕩湖,儼然有了大澤的氣象。

  再次駕臨白蕩湖,半個多月的那場大戰(zhàn)的痕跡已經(jīng)消失的無影無蹤,此刻已然矗立在白蕩湖上的,只剩下了十幾艘巍峨的大船,當中一艘足有十丈高的樓船格外醒目。

  這便是新近整編完成的豫章水師,連同俘虜?shù)膽?zhàn)船加上繳獲之后修修補補繼續(xù)使用的戰(zhàn)船,豫章水師現(xiàn)在看起來才像模像樣,計有樓船一艘、斗艦十六艘,其余艨艟走舸無數(shù)。

  天公作美,連續(xù)下了幾天的大雨,使得于信得以借助大雨的掩護,率領(lǐng)大軍從皖縣悄然撤至居巢。

  當日于信與徐庶定下圍魏救趙之計,打算趁著孫策傾巢出動、江東空虛的時候揮師東進攻打江東之后,于信便召集全軍將士。在得知于信將要率領(lǐng)他們舍棄皖縣東進攻打丹陽的消息之后,全軍上下,上至許褚、甘寧等領(lǐng)兵大將,下至普通士兵,都精神一振,一掃這些時日以來頹廢,看著于信跟徐庶連連點頭:軍心可用!

  一面是久攻不下的皖縣縣城,再加上即使攻下皖縣,也要面對的長江天塹;另一面是防御空虛的老家丹陽,幾乎不假思索的,眾將士就知道該如何選擇。

  說是老家丹陽,也不盡然,其實于信麾下來自丹陽的士兵大多數(shù)都是步卒,主要是當初劉繇敗退豫章之時帶過來的。至于水師,除了收編的水寇,大多數(shù)倒都是從豫章,主要是彭澤、柴桑一帶招募的。

  將軍中的思想統(tǒng)一之后,于信便率軍連夜離開皖縣,來到居巢。本來于信是率軍昨天就到了的,但因為臨時有點意外,便在居巢多留了一天。

  說起來,雖然連日的大雨停了,但是這雨卻并沒有停歇,只不過淅淅瀝瀝的變小而已。按照老農(nóng)們的說法,這梅雨,沒個十天半個月的光景是停不了的。

  “快看快看,有船來了”。

  原本接到上官的命令在雨中矗立的士兵們,立刻就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稀奇的玩意一般變得嘈雜起來,引發(fā)他們這般模樣的,卻是兩艘劈波斬浪疾馳過來的艨艟小艦。

  雖然士兵們都踮著腳尖使勁伸長了脖子,但也沒看出什么道道來,因為那兩艘艨艟直接靠在了一艘斗艦上,想來船上的人直接到了那艘斗艦上了吧。

  “罪臣太史慈,拜見將軍”。

  斗艦的船艙里,一個健碩的大漢一步跨入,看清了里面的情景之后,立刻摘掉斗笠,沖著坐在上首的一個年輕人跪倒在地。

  那年輕人不消說,正是于信,只是來人竟然是太史慈,這就有些出乎意料了,太史慈不是應該在彭澤率軍抵抗黃蓋大軍的攻城嗎?

  時光回溯到四天前。

  徐庶向于信獻上了圍魏救趙之計之后,于信就召集眾將,就此事進行商討。在商討的過程中,甘寧提出了一個問題:現(xiàn)在正是梅雨時節(jié),道路泥濘,不光行軍艱難,輜重運送更是舉步維艱,他們想要迅速的進入江東,就必須要借助水師的力量。

  現(xiàn)在豫章水師的力量壯大了許多,單純從運兵以及運送輜重的角度上講,一艘樓船可以運送三千士兵及部分輜重,一艘斗艦可以運送三百士兵及相應輜重。且不提那數(shù)量眾多的艨艟走舸,單是那一艘樓船加上十六艘斗艦就能把于信現(xiàn)在的六千人馬一次性的運往江東。

  但是在這中間,還有實力跟豫章水師差不多的江東水師。

  雖然白蕩湖之戰(zhàn)遭到重創(chuàng),但是江東水師現(xiàn)在仍有一艘樓船以及十幾艘斗艦,雙方從戰(zhàn)船的數(shù)目上講,可以說的勢均力敵。

  與江東水師不同,豫章水師的戰(zhàn)船上可是裝滿了人員物資,一旦傾覆,損失慘重!而且一旦與江東水師交手之后,消息可就走漏了,不但達不成突襲丹陽的目的,反而會橫生枝節(jié)!

  所以,不管從哪方面考慮,于信就必須在這之前消滅掉江東水師!

  但是消滅……那可是周瑜啊,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瑜??!

  于信倒不是怕了周瑜,只是覺得現(xiàn)在跟周瑜率領(lǐng)的江東水師一戰(zhàn)的話,甘寧真不一定能贏。要知道江東水師現(xiàn)在可是齊裝滿員的,而甘寧的水師,雖然戰(zhàn)船的數(shù)量上去了,但水師的人手反而不足,缺了一半人手的甘寧,面對人員齊備的周瑜……呵呵。

  既然打不過,那就換個思路,惹不起咱還躲不起嗎?兵法中不是有一招叫調(diào)虎離山么。

  只是想要讓老虎掉頭,沒有足夠的誘餌怕是不行的,去哪里找這個誘餌呢?

  徐庶的一句話便解決了這個問題:“主公,你覺得用太史慈將軍做餌如何”?

  太史慈,昔日劉繇的親軍統(tǒng)領(lǐng),神亭嶺獨斗小霸王,后來的獨守涇縣,硬是扛住了孫策進攻的豫章第一戰(zhàn)將,現(xiàn)今困守彭澤的……敗軍之將。

  對于太史慈,于信一直存了收服他的意思,只是時隔一年,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也只是變得親厚了而已,離著讓太史慈歸心,還有一段距離。

  于信的這個心思,徐庶是知道的,說完這句話之后,徐庶就對于信繼續(xù)說道:“主公,太史慈將軍昔日就在劉繇帳下為將,對江東的形勢比你我了解的都多”。

  “而且太史慈將軍勇武過人,攻伐江東,若是有他相助,必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黟縣之敗,雖然太史慈有輕舉妄動之罪,但換做旁人,也未必不會蹈其覆轍。換而言之,豫章今日情況,非戰(zhàn)之罪。而且太史慈堅守彭澤,也算小有功績,主公不妨再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將功贖罪,同時也為咱們進攻江東搬開障礙”。

  徐庶話說的時候,于信一直留心帳內(nèi)眾人的臉色,聽完徐庶的話,見原本臉上有些不忿之色的甘寧也平靜下來,于信就心中一松:這個時候,可經(jīng)不起內(nèi)訌的折騰啊。

  “你說用太史慈為餌引開周瑜的水師?具體怎么個做法”?

  于信知道現(xiàn)在這個時候,絕對不是討論太史慈功過的時機,便明智的將話題引到眾人更加關(guān)心的事情上:太史慈的確夠分量,但是不是值得周瑜出手呢?

  “呵呵,主公,此事說來也簡單,不過如此……”

  聽完徐庶的解釋,于信不禁啞然失笑:確實是簡單。有多簡單呢?簡單到本作者都不愿浪費字數(shù)去解釋……

  既然計劃已定,眾人便開始準備,當天夜里,于信連同麾下六千大軍就離開皖縣城外,冒著大雨奔赴居巢。同時,兩艘艨艟小艦,在高明的水手的操控下進入長江,渡江南下。

  至于接下來的太史慈棄守彭澤,連夜突圍逃往湖口水寨,接到黃蓋求援消息之后,周瑜便率領(lǐng)水師主力西進,進入彭蠡澤,準備輔助黃蓋攻打依據(jù)水寨負隅頑抗的太史慈殘部。

  面對身形憔悴消瘦的跪在船板上的太史慈,屋內(nèi)眾人都是神色各異,不過相同的是,眾人都用眼睛偷瞄著于信:此時,只有于信有資格說話。

  “太史慈,你可知罪”?

  出乎眾人意料的,之前在眾人議論太史慈的時候明顯偏袒太史慈的于信,一開口,竟然就是疾言厲色的喝問。于信此言一出,不光太史慈,就是眾將都神情異樣,偷瞄了一眼,撇到于信怒氣勃發(fā)的臉色,也不禁有些心下惴惴。

  “末將知罪”!

  “本將命你嚴守黟縣,不得擅離,你倒好,拱手就把黟縣送給孫策,以致豫章局勢潰敗至此,今天不對你明正典刑,本將以后再軍中何以立足”!

  “來人啊,將太史慈拖下去,斬了”!

  于信話音剛落,就有兩個侍衛(wèi)跨進來,架起太史慈就往外拖。而太史慈似乎也認命了,低垂著腦袋一言不發(fā),任憑兩人將自己架起。

  “慢著”!

  船艙能有多大?從太史慈就架起到門口,不過幾步的距離,還沒等太史慈被拖到門口,一個聲音響起,逼得兩個侍衛(wèi)停下腳步。

  若是別人喊停,他們兩個多半是不用理會的,但是徐庶說話,他們就不得不思量一二。暫停了腳步之后,兩人拿眼偷瞄了一眼于信,隨即駐足當場。

  “主公,黟縣之失,不能全然怪罪太史慈,再說現(xiàn)在正是用人之際,主公不妨給他一個機會,留他在軍前聽用,若是……”。

  徐庶的話音未落,兩旁的甘寧等人也次第沖于信躬身行禮,請求于信寬恕太史慈。

  面對眾人的舉動,于信一時就有些難以決斷,就在于信沉吟間,太史慈猛地掙脫兩人,再次跪倒:“請將軍再給我一個機會,末將不敢奢求將軍恕罪,只求戰(zhàn)死沙場”!

  “唔”,于信一邊摸著下巴,一邊沉吟,半晌才幽幽說道:“既然這樣,就暫時留你一條性命,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免去你行殄寇將軍之職,降為屯長聽用”。

  “多謝主公不殺之恩”。

  嗯……聽到太史慈的話,于信嘴角一翹,隨即臉色一板:“若非眾將求情,今天你少不了一頓皮肉之苦,不過戰(zhàn)事緊張,我先給你記著”。

  “元直,你把計劃跟他說說”。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