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軍官對于鳥銃和三眼也僅僅是聽過而已,也不知道王安年說的對不對,只道是他見多識廣,既沒有人應(yīng)和,也沒有人反駁。
劉戎腦子里的念頭一閃而逝,注視著匠頭李本川道:“李師傅,對于火銃,你最熟悉了,你說說?!?p> 李本川這樣的會議才開過幾次,聽劉戎這次突然點到他嚇了一跳,緊張地站起來回答道:“啟稟千戶大人,三眼銃二十余步可以破甲,在這個射程內(nèi)威力遠(yuǎn)大于弓箭,再遠(yuǎn)就不行了。但鳥銃要遠(yuǎn)得多,正常情況下,八十步內(nèi)還是很有殺傷力的,這個距離下要比弓箭強不少,要是被射中和被砍了一大刀差不多?!?p> 三眼銃肯定是不行了,這東西實在是雞肋,而鳥銃無論是殺傷力還是有效射程都比步弓還要強了。
“聽起來鳥銃不錯,可為什么老是會炸膛?”
李本川聽了這話神情立馬便激動起來,一張臉都漲紅了,他悲憤地抱緊雙拳對劉戎說:“千戶大人!鳥銃時常炸膛我們匠戶也是聽說過的,其原因誠然有部分是因為有的工匠技術(shù)生疏,打造的銃管厚薄不一,焊接也很有問題,但那畢竟是少數(shù)。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上頭給我們的材料實在不足,常常是只能造三桿火銃的鐵料非要我們造五桿,倘若哪天炸膛了還要抓小的們?nèi)㈩^,小的們實在是冤屈!”
“好了,這不是你們的錯?!眲⑷肿尷畋敬ㄆ届o一下,“那我現(xiàn)在要是給你足夠的鐵料,能保證不炸膛嗎?”
“絕對不會!”李本川斬釘截鐵地說。
“那依你說,打造一桿鳥銃需要多少鐵?多少兩銀子?”
李本川沉吟了一下,道:“回稟千戶大人,一桿鳥銃需六斤精鐵,耗費毛鐵得四十斤。除此之外還得有炭等,算下來得三四兩銀子?!?p> 三四兩銀子劉戎還負(fù)擔(dān)的起,況且火銃是未來兵器演化的趨勢,代價再大也總得走這條路的。
陳允豹細(xì)想了一下也表示了自己的憂慮:“可即使火銃不炸膛,開火一次也夠弓箭手射三次箭了,韃子要是騎馬的話,很多火銃手甚至都沒有開第二銃的機會?!?p> 劉戎對此倒是毫不在意,他笑著解釋道:“火銃本身就是遠(yuǎn)程攻擊的武器,倘若韃子沖過來廝殺,那正好也到了我們長槍兵表現(xiàn)的時候了?!?p> 于是劉戎決定只留下五個鐵匠繼續(xù)給長槍包上槍尖,剩余的十五個人全部都去打造鳥銃,鎧甲的事暫時不提。
不過鐵料堡里現(xiàn)在嚴(yán)重不足,火藥更是一點沒有,是時候到義州衛(wèi)打點秋風(fēng)去了。
會議之后還討論了些輜重運輸不暢、缺乏隨軍醫(yī)士等問題,劉戎也都讓身邊的福祿一點點記錄下來。
這家伙身體素質(zhì)不行,但頭腦還蠻靈活,又從小陪劉戎一起上學(xué)耳濡目染,識了不少字,劉戎就開始把他也帶在身邊歷練,將來多少幫助下自己。
之后的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王大雷帶領(lǐng)大家趕著在土地徹底凍上之前繼續(xù)墾田開荒、開渠打井。
李本川和一眾鐵匠都在忙忙碌碌地打制火銃好證明自己的手藝,黃管家?guī)е糠周姂裘χ笄诒U稀?p> 陳允豹更是時不時地帶著他那隊夜不收朝山林里一鉆,三五天的不回來。
而劉戎的心思仍舊是主要放在了士兵操練上面。
“殺!殺!用力的殺!你他媽的是娘們兒嗎!用力!前面的就是賊寇、是要來屠戮你父老親人的韃子!是建奴!你一槍捅不到他,他就會一刀殺了你!用力的刺!飛快的刺!誰快誰活命!”
幾個老兵來回地走著,看到誰姿勢不正確,誰出槍和別人不一致掄起棍子就打。
“你是豬嗎?這么久了槍都抬不好!別人解散后再單獨刺木球一千遍!”一個老兵教官在劈頭蓋臉地打了一個新兵之后厲聲嘶吼道。
那新兵大聲喊了一聲“是!”趕緊端起槍繼續(xù)練習(xí)刺殺。
其他士兵們在這種高壓之下也是個個繃緊神經(jīng),一個個機械地向前猛刺。
“受不了就滾!不要硬撐了!這點辛苦都受不了,到了戰(zhàn)場上也是屁股尿流的慫貨!千戶大人的錢糧是用來養(yǎng)保家衛(wèi)國的好漢的,不是用來喂慫包的!撐不住了就回家窩囊受窮去吧,外面想進來的人多的是!”
“快刺!快刺!不要格擋,不要花俏,不要虛招,就練這一招,快!快!再快!”
“殺!殺!殺!”新兵們胳膊即使再酸再痛,也都嘶吼著一次又一次地將槍飛快地刺出。
忙碌的時候時間總是過的飛快,轉(zhuǎn)眼間就到了臘月初八,這夜凌晨張氏便帶著劉瑤和露珠早早的忙碌起來,給大家熬制臘八粥。
往年在蘇州,張氏每到這天有都會到附近的龍華寺去求一碗臘八粥喝,遼東苦寒,佛寺也很少,張氏就索性自己備了材料熬制起來,并且讓人早早地放出了消息,大新堡所有人這天過來臘八粥都管飽,以此敬獻農(nóng)神,禱告豐收。
張氏在臘八粥里放了大米、小米、紅棗、蓮子、桂圓、綠豆等等,香飄四溢,早就吸引了眾多軍戶在那里排隊。
劉戎望著張氏幾人忙忙碌碌的樣子,心里一陣感動。上千人的吃用,早就掏空了劉戎的積蓄,為了充足糧餉,劉戎甚至派兵越境二百里去剿滅了兩個別的千戶所轄區(qū)的匪寨,可算犯了大忌,為此官司都打到了義州衛(wèi)那里,要不是賀世賢強壓下來,說不定得有多大的麻煩。
但即使這樣,大新堡也并不寬裕。外面許多流民慕名而來想要加入大新堡,劉戎卻擔(dān)心供養(yǎng)不起只得拒絕,那些流民也不離開就搭著簡單的小棚聚集在遼東凌冽的寒風(fēng)里,沒過幾天便有人饑寒交迫而死,最后劉戎不得不給他們發(fā)放稀粥度日。
開墾出的荒田雖多,但要到明年才有收成,熊廷弼又征調(diào)了幾萬大軍聚集在遼東,糧食價格也隨之上漲,劉戎的花費無形中又多了不少。
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停了堡內(nèi)不干重活軍戶的午飯,只有工匠和士兵的伙食還沒有受到影響。
堡里的人都覺得青黃不接的時候每天還能吃兩頓飯簡直就是天大的福氣,這讓劉戎感慨國人堅韌的民族性格的同時,也越發(fā)的愧疚起來。
這段時間劉戎又從府里支取了許多銀兩,但張氏雖說是個做生意的人才,但畢竟也不是聚寶盆,況且商隊做買賣總要留些成本的,漸漸的也是捉襟見肘了。
火銃、盔甲還得打造,堡墻還是一點沒建,外面那么多的流民聚集在一起,卻因為沒有一口飽飯吃而無力干活,每想到此,劉戎就焦躁不安。
今天張氏用這種發(fā)放臘八粥的行動,也是對劉戎堅定的支持了。
正忙碌著的露珠見到劉戎一個人遠(yuǎn)遠(yuǎn)的站在寒風(fēng)里望著他們,連忙盛了一碗濃濃的臘八粥,小心翼翼地端了過來,遞給劉戎之后又跑回去繼續(xù)忙活。
劉戎對著碗噓噓地吹了幾口氣,然后咕嚕咕嚕地喝得一干二凈。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4-06-14/2ffcd28e377e7e95f3f6a2c297868810s0oDBDdA1um9q70.jpg)
鵝貨
新人新書,數(shù)據(jù)非常重要,感謝大家多多鼓勵!求收藏!求推薦!求每天追更! 大家天天追更,我就能人前顯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