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抓住時代賦予的機會,才有可能跟上時代的潮流。
這本書是關于韓信的傳記,有人問為什么韓信的出場率這么低?從出道開始,就一直渾渾噩噩地瞎混,被人搞出胯下之辱的負面新聞也就算了,好不容易從了軍,結果還是一路打醬油,跟在項羽身邊也得不到重用,從徐州到巨鹿,再轉(zhuǎn)戰(zhàn)黃河以北當救火隊,又風塵仆仆地跑到巨鹿,可以說是跑了好幾個馬拉松,什么也沒得到,韓信還是那個被人嫌棄的窮小子,還是那個得不到重用的失意之人,眼看著他就要躺平等死,完全沒有什么翻身的機會。
但是,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正是劉邦和項羽的爭端,給了韓信翻身的機會,也給了他選擇的可能性。
試想,如果項羽心懷帝王的夢想,以他的實力,楚國可以說是穩(wěn)固的基本盤,整個黃河以北區(qū)域也被他擺平了,再加上關中的秦國故地,項羽完全可以取得秦始皇那樣的地位,到時候天下一統(tǒng),項羽手下猛將已經(jīng)足以蕩平四海,那時候韓信哪里還有咸魚翻身的機會呢?他的身份被項羽看不起,他的戰(zhàn)略和項羽不對路,如果項羽真的變成了一代君王,可想而知韓信到時候處境該有多凄涼。
但是,項羽不想當君王,他只想當霸王,在他擺平各路諸侯的時候,唯獨可能挑戰(zhàn)他權威的劉邦,居然在審時度勢之后認慫了,這讓項羽有些為難,雖然他不會玩政治陰謀,但他還是懂江湖規(guī)矩的,伸手不打笑臉人,如果把劉邦給滅了,其他已經(jīng)服氣的諸侯可能會人人自危,到時候按下葫蘆起來瓢,豈不是更麻煩。項羽不是傻,他雖然沒有采納范增的建議,他也知道劉邦的存在始終是個威脅,但是劉邦畢竟歲數(shù)大了,沒準兒耗幾年就掛了,而且他還給劉邦安排了意外的驚喜,保證不會讓劉邦舒舒服服過日子。
然而,項羽畢竟年紀小,社會閱歷不足,只知道楚國的好風光,不知道秦國故地到底是多么富裕,他只想摧毀他痛恨的那個秦帝國,他把他最不喜歡的東西扔給了那個對他有威脅的人,以為這樣也算是懲罰,結果,正是他這樣的想法,給了劉邦絕地翻身的機會,也正是因為劉邦想要突圍,他才急需一個能和項羽正面硬剛的人。只有劉邦的客觀需求與韓信的主觀選擇精準對接之后,才能迸發(fā)出絢爛的火花,才讓韓信有了能夠發(fā)揮畢生所學的機會。
縱觀韓信成長的歷程,他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努力地生存于亂世,努力地想要發(fā)揮自身的價值,但是沒有歷史之輪的運轉(zhuǎn),韓信的努力就像是在大海里扔石子,只能激起來一朵小小的浪花,根本無足輕重;然而,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恩怨情仇,卻撬動了歷史的車輪,掀起了驚天的巨浪,韓信能夠幸運地乘勢而上,站在了浪花的頂端。
韓信足夠優(yōu)秀,但年輕的他不足以改變歷史進程,但他有幸生于一個特別的歷史階段,他的幸運籠罩著時代賦予的耀眼光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