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敗利益的,只有更大的利益。
公元前208年6月,這一年是秦二世二年,韓信23歲,追隨項梁一路北上,好在是沒有遇到過戰(zhàn)役,還算是平平安安到了薛縣,準備開會,商討對付秦軍的辦法,因為原本被打敗的秦軍居然在章邯的帶領(lǐng)下,重整旗鼓了,大有將義軍消滅的態(tài)勢,這讓各路義軍都惶恐不安,因此準備攜手對付秦軍。
韓信作為大頭兵一枚,除了站崗就是放哨,開會這種事,他是沒有資格參與的,看著各路義軍首領(lǐng)紛紛到來,一個個看著人五人六的,畢竟都是六國王室后裔,雖然家底兒沒了,但是倒人不倒架,派頭還是有的,對韓信這樣的大頭兵基本上是不屑一顧的。韓信內(nèi)心不由得嘀咕“想當年,老子祖上也是闊過的,有啥了不起的”。
這其中,有一個人有點兒不一樣,這人歲數(shù)有點兒大,說話有點兒粗,手下人也穿的破破爛爛,看起來一點兒也不高端,一看出身就不太好,但這個人對普通士兵很客氣,倒是很奇特。韓信并不知道他叫什么,只聽到他手下人管他叫“沛公”。
由于韓信級別太低,根本沒資格了解會議精神,只知道一個白胡子老頭慷慨陳詞之后,最后各路義軍勉強達成共識,那個老頭名叫范增,如果知道這老頭將來會作妖,劉邦可能真想給他來一悶棍。
根據(jù)史書記載,在這次會議上,范增向各路義軍通報了陳勝兵敗被殺的消息,指出陳勝被殺后,秦軍馬上就要調(diào)轉(zhuǎn)方向,各路義軍必須結(jié)成同盟才能抗擊秦軍。
同時,他也向項梁建議說:“秦朝滅亡六國,楚國最沒有罪過。且自從懷王到秦國后一去不返,楚國人懷念他直至今日。因此楚地流傳著一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之前陳勝首先起事反秦,不擁立楚王的后裔而自立為王,完全沒有群眾基礎(chǔ),因此他的勢力不能長久?,F(xiàn)在您在江東起兵,楚地蜂擁而起的將領(lǐng)都爭相歸附您,這正是因為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國的將領(lǐng),故而能夠重新?lián)砹⒊鹾蟠木壒剩f不能辜負了楚國人的民心啊!”
項梁覺得他的說法很有道理,于是采納范增的建議,在散會之后便開始到處找人。派人在民間尋找楚懷王的孫子,結(jié)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居然還真找到了,一個叫做熊心的放羊娃,行吧,說是懷王后裔,就是懷王后裔吧!
項梁擁立熊心為楚懷王,順從百姓的愿望;楚懷王冊封項梁為武信君,也算利益互換了,大體上各取所需,都不算吃虧。
總而言之,韓信看著這個放羊娃突然就變成了王,每日在楚國的新都城盱眙的宮殿不時出入,由衷地感慨世事無常,造化弄人啊……
不過這些事跟他沒關(guān)系,他還是只能當大頭兵,只不過在軍隊的生活讓他對于兵法的認識更深刻了,他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和兵書的差距其實挺大,而且對于組織調(diào)度軍隊的方法,也有了進一步地了解,也算小有收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