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原本的計劃是在買到一些珍貴林木和藥材種苗之后,就離開花城回老家的,誰知在花鳥市場偶然碰到一株古梅病株,現(xiàn)在想要救活也不知道要多久,為此不得不推遲回家的時間。
畢竟他的家鄉(xiāng)嘉州只是南方一個偏僻的小山城,要想把這株臺閣綠萼古梅的精品盆景賣個好價錢,還得在大城市里才更有可能碰到出得起大價錢的豪主。
所以接下來張浩除了每天關(guān)注古梅的恢復(fù)情況外,也沒閑著,反正不用上班也不用找工作,他便將精力都放在了葫蘆空間的摸索和規(guī)劃上。
如今的葫蘆空間已經(jīng)不像剛開始那樣空蕩蕩的了,各種林木和藥材的小苗正在茁壯成長,為空間增添了許多綠意。
經(jīng)過三天的靈泉水澆灌,兩塊育苗地里的種苗在長大到十幾公分高之后,張浩就分別對它們進(jìn)行了移植。
整個葫蘆空間宛如被一個玉碗扣住一樣,地面是個標(biāo)準(zhǔn)的圓形,直徑大約有60米,所以張浩把整個空間大致分成了四個扇形區(qū)域。
其中,一塊為藥田,是專門用來種植各種藥材的;一塊為林地,主要種植各種林木的;還有一塊是之前就開辟好的育苗地,以后也將繼續(xù)用來培育各種種苗,順便還可以種些花花草草地點綴一下。
最后一塊則是個小果蔬園,也就是最先開始種西紅柿的那塊區(qū)域,面積比較小,主要是為了方便自己隨時有新鮮的果蔬食用。
至于空間的正中央就是靈泉以及后來才挖的那個小水潭了。
如此劃分下來,整個空間的區(qū)域功能分布就十分清晰明了了,即便以后再往空間添加物種或者是空間繼續(xù)擴大也不會影響現(xiàn)在的規(guī)劃。
不過在將育苗地里壯苗定植完后,一眼望去,或高或矮、或粗或細(xì)的植物分布在空間的各個區(qū)域內(nèi),談不上什么美觀。
之所以會有這么大的區(qū)別,除了現(xiàn)在添加進(jìn)空間的物種比較少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用來澆灌的靈泉水濃度不同。
沒辦法,誰叫空間靈泉的水量太少呢,張浩只能摻雜著潭水來使用,然后經(jīng)過不停的對比試驗,摸索出各種最佳配比的方案。
得出的結(jié)果的就是,空間里的靈泉水對于植物的生長有著超乎想象的加成作用。
在空間里用靈泉原液澆灌植物,大概能有三十倍的加成作用,而在外界用靈泉原液澆灌植物的話,就只有二十倍的加成。
不過一旦加入其它的水源,加成作用便會快速的遞減,其中加入水源的水質(zhì)越差,遞減效果就越大。
最佳的配比方案則是按百分之五的濃度,即五份靈泉水,加入九十五份潭水。在空間使用能有五倍的加成作用,到外界使用的話則只有兩倍的加成作用。
當(dāng)然,這些數(shù)據(jù)都只是張浩通過實驗大致估算出來的,誤差可能會比較大,而且靈泉水中還有很多神奇作用是無法量化測算的,但僅僅是促進(jìn)植物生長這點就足以證明靈泉水的神奇了。
奈何靈泉水實在太少了,大大限制了張浩對它的利用程度。
照例在空間里篩選壯苗定植,育苗基地里的名貴林木種子發(fā)芽率還可以,出的苗密密麻麻的。但他并沒有全部移植到劃分出來的林地里,而是打算等條件成熟了,就把剩下的樹苗都移植到外界去種。
最后又給空間里的所有植物都澆上一遍弱化版的靈泉水,忙活了兩個多小時,張浩拍拍身上的泥土,把水桶里最后一點水都澆灌了下去,今天的日常工作就算完成一大半了。
靈泉邊上那株葫蘆藤開出來的七朵花骨朵已經(jīng)全部盛開了。
至于什么時候會結(jié)出葫蘆來,那就無法預(yù)測了。
張浩看得搖了搖頭,隨后又來到那株綠萼古梅前仔細(xì)觀察了一番。
從移栽進(jìn)空間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四天了,這株古梅似乎終于熬了過來,下半部分鹿身狀的主干樁頭倒是看不出什么來,木質(zhì)依舊斑駁嶙峋。
但上部形似鹿角的枝條,已經(jīng)不再干蔫蔫的了,而是恢復(fù)了幾分生機,逐漸挺立充盈,甚至在原本花蕾凋落的位置,又重新冒出了一個個米粒大小的嫩綠花芽。
以現(xiàn)在這種狀況來看,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重新開出梅花來了。
直到此時張浩才徹底松了一口氣,在葫蘆空間和靈泉原液的多重作用下,總算把這株瀕死的梅花老樁給救活過來了。
同時他心里也抑制不住激動起來,等這株臺閣綠萼古梅梅開二度時,自己就可以去尋找買家了。
到時候希望真的如當(dāng)初那些人所說的一樣,能值十幾萬,甚至更高吧!
最后張浩又來到果蔬區(qū)域忙活了。
這里依舊只有西紅柿一種作物,總共有一百多株,只不過由于之前亂七八糟的實驗,導(dǎo)致這些西紅柿長得參差不齊的,植株有高有矮,有大有小,
例如部分澆灌了高濃度靈泉水的植株,在種下第三天的時候就已經(jīng)長到一米高,即將要開花坐果了。
空間里面又不起風(fēng),人工授粉了幾棵感到不耐煩后,張浩干脆就跑到外面的公園里偷偷摸摸地捉了好一些蜜蜂放進(jìn)空間。
好在正值春天百花盛開的時節(jié),蜜蜂多的是,唯一要小心的就是帶紅袖章的大媽……
捉進(jìn)來的那些蜜蜂倒是選了個好地方,直接在葫蘆藤上筑起蜂巢來了,似乎還很適應(yīng)空間里的環(huán)境,到處飛舞著。
有些蜜蜂甚至飛進(jìn)了那七朵顏色各異的葫蘆花里面,也不知道它們能不能采到蜜?
而在有了蜜蜂幫忙傳粉后,很快那些西紅柿枝條上就結(jié)出了青色的小果子,然后只過了一天,果實便由綠轉(zhuǎn)紅,個頭也像充氣球一樣膨脹成熟。
如今張浩走入西紅柿菜地里,看著那些被累累碩果壓折在地上的枝條,不由感到一陣頭疼。
這產(chǎn)量太高也不是好事啊,更別說還有很多長得稍微慢些的果實在陸續(xù)成熟呢。
空間里結(jié)出的西紅柿個頭勻稱、圓潤飽滿,每個重量都差不多有4、500克,而單株產(chǎn)量最少的也有十斤,枝條不被壓斷才怪。
他倒是想給這些枝條搭上架子,可在農(nóng)村隨處可見的樹枝竹條,在大城市就變成稀缺貨了,怎不能又去公園禍害那些綠化樹吧……
“看來還是要早點回家啊,不然在這里空間用起來太不方便了?!睆埡埔贿吀袊@著,一邊隨手摘下一個西紅柿吃了起來,空間里沒灰塵,不用洗。
一口咬下去,豐富的汁水充盈在果肉中,又沙又綿的果肉入口即化,過癮得很!
這是屬于記憶中西紅柿的味道,酸甜爽口、汁水充沛、沙瓤味足!
不,應(yīng)該說比農(nóng)村里自然成熟,不催熟,不抹藥,澆農(nóng)家肥長大的西紅柿都好吃,因為空間里成熟的西紅柿吃起來口感更濃郁,味道更純正。
如今由于各種人為干預(yù),市場上許多西紅柿個頭大里面空心,表面紅潤切開卻硬心,味道寡淡,炒菜難以出汁,總之,吃起來完全感受不到西紅柿那種最原初的味道。
而他現(xiàn)在吃的西紅柿,撕開皮能清晰地看到綿密的沙瓤,咬一口能感受到多籽多汁的酸甜口味,簡直是美味至極。
一個沒吃夠,又干了幾個。
“嗝~飽了!”張浩拍了拍肚皮,這一餐就算糊弄過去了。
吃飽之后,他提著自己洗衣服用的水桶開始采摘那些成熟的西紅柿,防止果實太多太重把枝條都壓斷了,摘下來的西紅柿則用大塑料袋墊著,堆在靈泉邊上。
沒一會,就又摘了滿滿一桶,看著堆得老高的西紅柿,張浩不由嘀咕道:“得去買些塑料筐放在空間里才行?!?p> 接著捧了一捧靈泉水喝下含在嘴里,“噗呲~”,一口氣全噴在剛摘的西紅柿表面。
他家摘荔枝拿去賣之前,都會噴一些水在上面,有保鮮作用,所以一點毛病沒有……
事實證明,靈泉水的確有保鮮作用,而且效果出乎預(yù)料的好。最先摘下的西紅柿在噴了靈泉水后,放了三四天依舊跟剛剛摘下的一樣,顏色鮮紅,水嫩飽滿。
不過一直在空間里這樣放著也不是辦法,主要是量太多了,放著礙事。
此時靈泉邊上堆著的兩大堆西紅柿,加起來大概有五百多斤,而這還只是摘下來的一小部分。
張浩估算了一下,這一百多株西紅柿樹苗,單株產(chǎn)量在十斤以上,等到全部成熟了,最少也可以摘下一千五百斤的西紅柿。
這么多西紅柿自己吃也吃不完,放著又怪浪費的,反正那株古梅還要等幾天才能開花,現(xiàn)在閑著也是閑著,張浩覺得還是得想辦法拿到外面處理掉。
正好如今物價高漲,菜價有時甚至堪比肉價,再加上空間西紅柿的頂尖品質(zhì),借此小賺一筆應(yīng)該是沒問題的。
說干就干。
張浩立即出了空間,掏出手機打起了電話。
想去賣菜也得有交通工具才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