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耀四方

第101節(jié) 引流

明耀四方 右邊幸福 2029 2022-02-08 00:03:00

  有一點費爾南多和萬歷皇帝立場一樣。

  那就是打擊走私。

  濠鏡澳是大明朝對外唯一合法貿(mào)易窗口,凡是走這里的都要給大明交稅,費樂南多也能順手拔根毛下來。

  但是,大明那么大,怎么可能都走濠鏡澳呢?

  而且萬帝皇帝收稅那么重,費爾南多還要雁過拔毛,是人都不想交稅,是人都不想被剝削。

  加上其它勢力與葡夷人水火不融,種種許多原因,讓海上走私如過江之鯉。

  但是,海上風(fēng)險真不是說說的,與天災(zāi)斗、與同行斗、與官府斗、與夷人斗,有數(shù)據(jù)顯示,從事海上走私的人,平均職業(yè)年限不到十年。

  因為十年內(nèi)便會因為各種原因死在海上。

  又因為走私暴利,引誘窮人如行軍蟻一般,不顧一切沖進去,行業(yè)內(nèi)部那是相當(dāng)熱鬧。

  如果現(xiàn)在有人給他們另一條路,也就是輸送水果。

  即讓他們可以賺到一點錢,又不至于讓他們同行之間生死相斗,又不會讓官府捕捉他們,會不會有人愿意做這種生意呢?

  答案是肯定的,總有一些人惜命,認(rèn)為小富即安,少賺一點沒關(guān)系,能活著就行。

  然,想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biāo),張新卻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說服費爾南多,不要盤剝這些小商小販,允許他們在濠鏡澳生活生存。

  二,說服稅吏太監(jiān)王純悟,對水果實施惠稅。

  三,為普通水果小販提供力所能及的海上保護。

  這些問題解決,會產(chǎn)生很多好處,比如。

  一,張新的錢袋子會迅速膨脹起來。

  錢是好東西,槍、炮、船、人、地,那樣不要它?

  二,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更多普通人出海冒險,為未來組建的遠洋船隊儲備人才。

  三,倒逼商販對南洋進行探險,為未來船隊前往南洋提前儲備地理知識。

  四,繁華濠鏡澳。

  大概率會引發(fā)一波釀酒熱,甚至?xí)?dǎo)致濠鏡澳提前成為世界級大城市。

  五....等等。

  耐心等到茶話會結(jié)束,張新留在最后面,找到和費爾南多單獨談話機會。

  聽聞張新要從海上進口水果釀酒,費爾南多思考半響后把頭搖搖,不是阻止,而是不在意。

  至今為止,有人從南洋走私木材、香料、藥材、大米、奇珍、異寶,張新還是第一個撿別人不要的爛水果。

  費爾南多看不上最好,但張新不能壞規(guī)則,表示每年愿意給他拔三十七兩白銀的雁毛。

  之后他又找到王純悟。

  在張新認(rèn)識中,這老哥擁有的財富,可能比一般海商還富有,是個有錢人。

  而且是個有權(quán)人。

  張新表示想從海外進口水果,直接要稅惠。

  做為皇帝的外派稅吏,斂財是王純悟的工作,最后終過討價還價把稅率定為10%。

  在王純悟看來,收夷人進口稅為15%,收張新10%,屬于有情有義。

  在張新看來,王純悟也確實夠情義,雖然知道他上交給皇帝的稅錢比例其實只有2~3%,收自己10%還有得賺。

  換個人或許不認(rèn)為王純悟夠朋友。

  但做為半個社會學(xué)家、半個心理學(xué)家,張新認(rèn)為錢一定要分給王純悟,否則會有各種意料之外的麻煩。

  比如遇到同行竟?fàn)?,雖說中間有王小林這根紐帶存在,但如果張新一毛不拔,別人又給的多,王純悟肯定渾身難受。

  反之,張新也給,雖然只給10%。

  考慮水果根本不值幾個錢,加上有王小林的意義在,即使別人比張新多給3~5%,王純悟大概率會認(rèn)為無所謂。

  想著一口氣把事辦成,休息一晚,又做許多功課后。

  張新第二天在下水街找到王直海,請他給各個海上走私小船東遞消息,廣收水果。

  產(chǎn)地水果本身不值錢,值錢的是運費,考慮到海上風(fēng)險,以及其它因素,張新把南洋所產(chǎn)水果分成三類定價。

  像菠蘿蜜、榴蓮這類皮厚糖份多的水果,定價每百斤30文。

  這其中7文是水果價值,運費是23文。

  青香焦、青菠蘿、青芒果、釋迦、蓮霧等等這些定價28文每百斤。

  其中6文是水果價值,運費是22文。

  還有其它水果,包括甘蔗,皆不會超過28文每百斤,加上進口稅10%,平均下來每百斤成本不超過30文。

  仔細看這些定價,這是張新昨晚算過又算,想過又想后,通宵到半夜的決定。

  即要考慮農(nóng)夫種植意愿,又要考慮跑船有錢賺,還要確保自己能夠暴利,同時讓未來的釀酒競爭對手存有一點點薄利。

  這四個問題分開講。

  一,果農(nóng)意愿。

  先確定目標(biāo),即要讓他們有錢賺,又不能讓他們賺太多。

  以一家五口一年到頭能吃八成飽為標(biāo)準(zhǔn)。

  這里問題比較復(fù)雜,又很重要,多扯一點。

  去年十月收購八百多畝甘蔗,田間收購價是每百斤10文,共支付給地主五百兩銀。

  五除八。

  平均到一畝地產(chǎn)出毛利0.6兩銀,去除種植成本、納稅成本,每畝地純收入約0.25兩銀,也就是250文。

  四畝可賺一兩銀。

  看著收入還可以,但這是大明的情況,還要考慮到兩廣山多地少,白銀持續(xù)流入貶值等問題。

  后世常用辦法,通脹2%有利于經(jīng)濟良性發(fā)展,或許是天佑萬歷,他在位期間白銀從倭國和西班牙持續(xù)流入。

  無意中制造貨幣通脹。

  但在1632年,馬尼拉的西班牙人發(fā)生針對大明人的屠殺之后,這種情況嘎然而止。

  同時,倭國不在往大明運送白銀。

  1639年西班牙人被陰國人和荷蘭人打到無船可用,白銀進入通縮,接著1644年大明亡。

  扯遠,張新想說的是,大明地主四畝地可以賺一兩白銀,但其他農(nóng)民不行,這其中原因三四千字不能描述其中要義。

  所以給他們定每百斤6文價格,相比去年采購的10文每百斤甘蔗,便宜幾乎一半。

  看似打壓,其實不全是,甚至可以反過來說,這是引流,引導(dǎo)大明百姓出海種植農(nóng)產(chǎn)品。

  因為它處物價低,地價低,生活成本低,地多人少等等特點。

  所以,別看價格便宜,只要肯賣力氣,反而可以賺更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