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象形文字。
它的米字極為簡單,就是用字形刻畫出一株稻穗,上面結(jié)著很多顆稻米。
畫出來外形是:中間傾斜一橫,上下各三點。
傾斜的那橫,很生動形象表達出水稻成熟,稻穗傾斜的狀態(tài)。
在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篆書的演變過程中,米字中間上下兩點演變成長豎,并且逐漸連接起來,形成今天米字的雛形。
在楷書的發(fā)展過程中,為了字形工整,米字的下面兩點,又演變成一撇一捺,這就是今天大家熟知的米字,意思是去皮糧食作物的子實。
漢字聯(lián)想,在甲骨文的演變過程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禾字,指的是水稻的植株,上面傾斜的那一撇,就是簡化后的稻穗。
比如秋字,最早的外形,是禾字上面疊加畫著一只蟲,下面生著一堆火。
意思是秋天收割水稻后,放火燒秸稈除害蟲,以保證來年的收成,這就是秋字的來歷。
比如甲骨文中的年字,最早的外形,就是上禾下人,意思是把成熟谷物收割回家,這個場景,便稱為年。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漢字的演變,都有跡可循,探尋其中規(guī)律,是相當(dāng)有趣的過程。
我們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好好探究一下,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