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宴席中大家都保持著最基本的禮貌,來人卻如此大聲張揚,當(dāng)下顯得與眾不同。
在場眾人包括陳啟荀攸都對那先聞聲未露面的家伙心生好奇,紛紛眺望注視。
陣陣喧鬧由遠(yuǎn)及近,很快眾人便看見了一群身影,正快步的往院中走來。
當(dāng)先一人身形修長面寬方正,邁步之間隱隱帶風(fēng)氣勢十足。
其右一人面容與之相仿,但眉眼狹長透出幾分陰狠之意,時不時打量著四周。
其左那人不必多說,陳啟第一時間便看到了這位熟人,便是曹操曹孟德!
來者三人并肩而行,攀談言語之間全無避諱,喧嘩之聲便由此而起。
可在場眾人在見到三人的真面目之后,便是誰也沒有在意什么喧嘩不喧嘩之聲,紛紛起身拱手拜禮。
陳啟正在疑惑之際,便聽到什么“袁曹掾,中郎將”之類的稱謂。
再看看與之相伴的曹某德,陳啟哪還不知道其他兩人是誰。
大將軍府曹掾袁紹,出身顯赫之家,整個洛陽城中少有不能招惹的主,誰人見了不給其三分薄面,哪怕袁紹在數(shù)月之前還只是個白身,但架不住人家的投胎技術(shù)好,起點高?。?p> 誰人出仕便可一躍成為大將軍府下曹掾,誰人白身進(jìn)階當(dāng)為大將軍密友,又有誰能出身四世三公之家。
集合以上種種的袁紹早年在洛陽中廝混時便已是風(fēng)云人物,其身旁匯集了一種名門子弟官二代之流,不論是家世出身還是人脈關(guān)系,那都是當(dāng)世頂流。
除了庶出這一個小小的瑕疵之外,袁紹堪稱大漢完美的二代。
甚至就連這點瑕疵,也因為過繼之后消除的一干二凈,沒留下半點問題。
再看看其身旁的袁術(shù),同為四世三公袁家出身,而且還是嫡系子弟,走的還是舉孝廉的路子。
雖然當(dāng)下官身為虎賁中郎將,比其兄袁紹高了不知道多少,但說到機遇這方面卻又是遠(yuǎn)遠(yuǎn)的不如。
袁紹身旁匯集著眾多英豪賢才,袁術(shù)身邊的大多數(shù)都是路人,兩兩之間相差簡直不要太明顯。
哪怕是陳啟,在看到袁術(shù)那陰桀外露的面相,狹長陰冷的眼神時,都會下意識的覺著這家伙不似什么好人。
天知道都是一個爹的種,大體的面容其實也差不了太多,可怎么二者給旁人的初感卻又大相徑庭。
初見袁紹者皆認(rèn)為其人寬厚仁義,面容方正行事大氣,是個可交可敬之人。
再見袁術(shù),若非知曉其出身家世,恐怕誰也不會當(dāng)先交心,充其量也就是當(dāng)做一個普通人避而不論的程度。
要不怎么說同人不同命,老天爺在一個模子上雕刻出來兩個不同的人,陳啟對此也是頗為贊嘆啊!
至于某位姓曹的他就不關(guān)心了,匆匆掃過一眼便趕緊坐下,明晃晃擺出一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實際上對于這袁家兩兄弟陳啟同樣也沒有接觸的想法,前路已然選好自然是盡可能少節(jié)外生枝為妙。
雖然跟這倆人打好關(guān)系利大于弊的可能性更高,但論及難度收益比例,陳啟倒覺得還不如去跟曹操搭腔更合適些。
人家兄弟倆雖然面和心不和,可畢竟都是四世三公出身一家,當(dāng)朝能與之相比的除了三世三公的弘農(nóng)楊氏之外再無其他。
當(dāng)世獨一份的世家出身,陳啟這小小潁川陳氏庶出子弟拿什么去跟人家比,上前攀談套近乎都排不上號好吧!
有無數(shù)的人想要在袁紹面前露個臉,想要跟袁家拉近關(guān)系增添情分,哪輪得到陳啟這個剛到洛陽完全沒什么底蘊的小萌新出頭!
哪怕又盧中郎弟子這一層身份在也完全無用,將來的成就比之現(xiàn)在的地位,高下立判一目了然。
看著在場這些人奉承的態(tài)度,陳啟不著痕跡的微微撇嘴。
現(xiàn)在別看你家是獨一份的四世三公,等兩年某個胖子到洛陽之后,第二個四世三公之家很快就會出現(xiàn)。
老楊家趁勢而起,雖然比袁家底蘊稍差一分,可當(dāng)那獨一無二的名頭被分薄了之后,袁家也就是那么回事了……
袁紹袁術(shù)兄弟二人笑呵呵的和眾人打著招呼,雖然他倆可能都認(rèn)不全這些人,但伸手不打笑臉人官場之上逢迎作態(tài)得有個樣子。
跟在兩兄弟身旁的曹操自然也不例外,誰讓他身兼騎都尉并濟南相兩職,出身雖然有幾分問題,畢竟他老爹曹嵩的騷操作的確不少,但好歹也是顯貴之后。
再加上曹操這人跟宦官擺明態(tài)度的不對付,士人對其倒也沒有過多的排斥。
只不過相比袁氏兩兄弟,曹操多少還是受了幾分冷遇。
沒辦法,在場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再沒有能與袁家兄弟相提并論的了……
三人一番寒暄之后,徑自便往正席去拜見盧植。
縱使三人地位出身再怎么不凡,可當(dāng)著盧中郎的面誰也不敢隨便放肆。
小輩兒自然得有小輩兒的態(tài)度,不尊上不敬先,無禮放肆那可會讓人心生厭惡的。
作為世家出身的三人怎么可能會做出那等失禮的事來,甚至今日他們?nèi)吮缺R植晚到一步都顯得有些輕慢之意。
不過盧植顯然沒在乎這些,點頭示意三人落座,便就算過去了。
至于陳啟則依舊低頭在座位上裝成一個小透明,哪有荀攸四下攀談那股子熱切勁兒。
有那功夫倒不如多吃幾口菜多喝幾口酒了。
也就是這會兒正主還沒到,宴席還未開始,這桌上只有一些前菜沒什么滋味,要不然早做好了準(zhǔn)備的陳啟這會兒已經(jīng)開始干飯了!
不過也沒等上多久,在袁紹曹操三人登場之后,陸陸續(xù)續(xù)剩下的賓客也差不多到齊之時,作為正主今日設(shè)宴的主家蔡邕,這才一臉笑意的從后堂走了出來。
按理說作為今日宴席之主,蔡邕應(yīng)該早早到場才對,這般慢騰騰遲到已是有些失禮的表現(xiàn)。
在場都是客,或是與蔡邕為友相交,或是同為一系,或是看重的小輩,對此雖然不甚在意,但受此輕慢多少也有些說不過去。
蔡邕顯然也知道自己行為有些欠妥,當(dāng)下端著酒樽走到當(dāng)前,面帶笑容的環(huán)視院中眾人。
…………
冼青竹
今天先一章,明日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