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個來自六年級的學生,你也不用知道我叫什么,我只是想講述一個故事。
我的爸爸在我生命的一段時間里一兩個月回一次家,我很開心,可是我又愛玩手機,他一回來,我就玩不了了。
這時候我就會很矛盾,我到底希不希望爸爸回來。
現(xiàn)在我六年級,原本次次上九十的成績一落千丈,語文數(shù)學掉到八十左右,英語堪堪沒有掉出及格線。
英語,一個我很討厭的學科。
我在五年級的時候,上英語了就開始打瞌睡,我們的學校是鄉(xiāng)鎮(zhèn)里的,英語老師也是以前學歷史的人,六年級來到城市學習,我才知道她的發(fā)音其實也不標準。
爸爸在這里工作,我現(xiàn)在天天都能見到爸爸,周末給媽媽打視頻。
但是這個城市,是我英語噩夢的開端。
這里經(jīng)常有外國人出入,做外貿(mào)的也多,我爸爸就是,所以這里對英語的要求真的很高。
我真的很不理解一句話。
“你們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為什么別人都可以,我們不能做到呢?”
網(wǎng)絡(luò)上常常就有人用這句激勵的話語試圖來讓一個人奮斗起來。
可我總覺得荒誕。
這就好像圣母們的道德綁架,你必須做什么事,你要像誰學習。
道理誰都懂啊。
可是誰的起跑線一樣,我們的祖輩嗎?
家庭,就有人已經(jīng)輸了。
經(jīng)濟不能徹底決定你發(fā)展的好壞,但是能決定大部分人的。
別人比你更早受到更高的教育機構(gòu),就像鋼琴補習班,起碼我的家庭無法撐起這個補習班的經(jīng)濟報銷。
或許我也可以在絕境逆轉(zhuǎn),可是我不是主角,我只是茫茫人海之中甚至被淹沒的水滴罷了。
我做不到擁有那么強大的毅力,可是如果我以這樣的心情面對家人,他們的努力又該怎么辦?
死也不是,活著也活不出個人樣。
不好意思,說著說著就笑了。
我真的不理解這些,更不理解我的內(nèi)心,我甚至從來不知道我在想什么,說這些來,就像在致郁的。
可是說激勵的話也不好玩,那不是玩笑。
我的英語學習斷層了,報補習班很貴,我又想報,又覺得爸爸一個人扛家不容易,自己還不一定做得出成績。
我真的很懶,每周我最多我只愿抽出兩個小時去補習。
爸爸跟我說,要自律。
咱家也不是一定就報不起補習班,而是那些補習班對我的幫助微乎其微。
我最多只是比他們的詞匯量多一些,他們很快就能追上我。
英語是一門語言,在環(huán)境里培養(yǎng),我想,我以后也不做外貿(mào),問題是不大的。
我甚至已經(jīng)開始把作業(yè)留到深夜了。
可是媽媽今天打來的視頻驚醒了我。
以后的生活,英語在那里都有,你不需要研究透徹它,但你要懂個基礎(chǔ)。
2021.11.28
謝謝你的閱讀,我覺得,很多學生都是這樣的吧。
他曾也想過為家庭遮住腥風血雨,自己卻只能在現(xiàn)實中躲在一棵小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