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十五人足矣
清河縣。
八百里加急的圣旨害死了十幾匹俊郎健碩的公馬,留下了數(shù)十匹遺孀。
宣旨的太監(jiān)一刻也不敢耽誤,到了清河縣馬上就趕赴了縣衙。
潘金蓮和一票人跪聽旨意之后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圣旨把潘金蓮一頓好夸,從里到外,這人就算是宇宙第一的好女人,無人比肩的奇女子,不進京難以平民憤。
西門大官人憑借敏銳的洞察力首先預感到這個旨意有些玄妙。
勸降了欽差,殺死了高俅,拒絕了吟誦樓,捅了生辰會的馬蜂窩,大家正商量著潘金蓮要不要稱帝定都清河縣的時候,又意外發(fā)現(xiàn)了長生不老藥,圣旨偏偏又到了宣她入京。
即便圣旨上一句責備的意思都沒有,而且皇帝惦記潘金蓮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可這入京一事看著也太像鴻門宴了。
不過西門慶的分析顯然沒有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同。
“小白臉子滿腦子都是屎,所以想事情總是很復雜。正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瑪瑙做得尿罐子也不能當茶壺。吳用你說我這個比喻句用的怎么樣?有沒有點兒一代文豪含沙射影的效果?”晁蓋遞給吳用一個眼神兒,傲嬌的拍了一下胸脯。
吳用尷尬的裂了一下嘴角:“晁天王話糙理不糙。這個時候讓大人入京也確實有點兒匪夷所思?!彼傲斯笆掷^續(xù)解釋:“要說皇帝老兒什么都知道,我不太相信??墒且f他什么都不知道,你們信嗎?”
晁蓋臉上馬上就蚌埠住了:“吳用你現(xiàn)在放羅圈屁的本事是打哪兒學的?真是進豬者豬圈近墨者硯臺,是不讓西門給你傳染了?
要我說就進京去了又能怎么滴?我們潘大人現(xiàn)在在大宋那可是家喻戶曉,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潘金蓮?
我就不信皇帝老子能連民意都不顧了,強行把潘大人那什么嘍!”
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臉上:哪什么???
“不去就是違抗圣旨,那樣就是真的造反了。去了又不安全,一不留神就存在香消玉殞的可能性。所以必須仔細籌謀以策萬全,這樣,大人你得多帶上點兒人。”西門慶凝眉建議:“此一去我建議大人帶上十五萬兵馬。”
大家的眼珠子瞬間瞪大了齊刷刷盯著西門慶。
潘金蓮心想那他媽跟殺進京城有區(qū)別嗎?
“等會兒!我不同意!”誰也沒想到這時候一向主張造反的晁蓋一反常態(tài),揮著手就跳了出來。
“帶去十五萬兵馬?萬一朝廷調虎離山,來攻打清河縣,到時候清河縣的老百姓被連鍋端了怎么辦?到時候生靈涂炭誰負責任?怎么樣我今天這成語用的?你們誰再說我沒文化別說我刨你們家祖墳?!?p> 雖然他今天總算沒有主張蠻干,但是思路轉變的這么快,還是讓大家都有點兒錯愕。
“嗯……”西門慶頓了一下,目光有些遲疑的掃視了眾人之后朝著潘金蓮一拱手:“清河縣能有今天,都仰仗潘大人英明睿智。沒有潘大人,清河縣百姓也無非一直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已。
值此潘大人安危存亡之際,相信清河縣的子民一定都是跟我一樣的想法,若能護佑大人安全,一切在所不惜?!?p> 這一番話過后,眾人看西門慶都是同一個感受:“大官人你變了?!?p> 這還是那個見到潘金蓮就退避三舍的羞澀青年嗎?
公孫勝氣的臉紅脖子粗,眼神充滿了殺機:“我覺得我有必要提醒一些小白臉子,要是有誰不知道天高地厚膽敢跟潘大人表白,我保證清河縣的男人在七步之內治他于死地且查不出死因?!?p> 似乎是怕自己的話指向性還不夠明確,公孫勝又抱拳朝著西門慶:“大官人你怎么看?”
沒想到西門慶鳥都沒鳥他,這個長期以來以茍道自居的男人今天居然開了掛,充滿了勇氣:“茍利潘金蓮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潘金蓮一驚。西門慶你這話說的好,不過就是早了幾百年。
而且西門慶眼神里晃動著的某種情緒真的很可疑。
但是,西門慶咱們這輩子只能做兄弟。
潘金蓮的心里居然產生了一絲不洗察覺的愧疚感。
老娘雖然不是道德模范但也絕對不是玩弄別人感情的渣男……呃……渣女。
拖泥帶水耍曖昧的事情老娘不干。
她晃了晃腦袋:“不。如果我的安全是建立在犧牲了清河縣百姓的基礎上,那這種安全對我來說毫無意義。即便活著,也無非讓我陷入良心的譴責,生不如死。
兵馬我是不會帶的。讓他們留下來,保護清河縣的百姓,保護你們的安全。
你們若是安好,便是晴天。”
屋里的氣氛突然靜了下來。
風蕭蕭兮易水寒,潘金蓮一去兮不復還。
一群胡子拉碴的老爺們兒面對這一幕都開始感覺窒息,仿佛看著自己的結發(fā)妻子被人生生搶走一般。
就連好久都沒怎么發(fā)過言,把“你看我不到”作為余生座右銘的林沖都感覺這是自己喪妻之痛的翻版。
“借過……”他從靠墻的那一堆人后面扒拉著前面的肩膀,蹭到了前面之后抿了抿嘴唇:“大人,刀山火海,林沖愿與大人同往。”
他這一句開頭引爆了大家的情緒:“說啥呢你!你又不是清河縣本地人,哪兒就顯著你了!來來來你閃開點往后站,說得好像誰不愿意與大人同往似的。”
與此同時,高茍麗王宮。
高茍麗王正在會同大家商議出兵大宋的方略。
此一戰(zhàn)勢在必得。
多方派出的細作回來稟報的信息都是一致的:大宋的皇帝不得民心,整天只會吟詩作對。
百姓受苦,早有反心。民間已經有多股勢力揭竿而起,反叛大宋。
內憂之下,大宋即便是一只猛虎,現(xiàn)在也已經病入膏肓。
而且聽說連大宋的太子跟皇帝都不是一條心。
簡直是一舉兼并中原的最佳時機,過期極有可能作廢。
這是因為聽說揭竿而起的群雄都被一名女子降服了,這個女人名叫潘金蓮。
不僅胸有大志,而且胸懷廣闊,胸有謀略,錦胸繡口,胸圍震撼。
憑胸而論,這樣的奇女子引起了高茍麗王極大的興趣。
“主上,得潘金蓮者得大宋。若是我們冒然興兵,勝算幾何?莫不如先把潘金蓮搞到手,這樣將來中原大定,我們挾潘金蓮以令天下,豈不美哉?!?p> 高句麗王滿意的點了點頭:“這還不簡單么,探馬來報,他要上京。我們在路上把她擼到高茍麗?!?p> “主上需要多少兵馬前往?”
高句麗王捋了捋胡子:“十五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