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原又深吸一口氣,緊接著他整個人像是溶解在了雷光里一樣,與此同時他再也沒有辦法抑制這種強烈的雷遁,失去束縛的電流開始向著周圍星散,他身上延伸出的雷光跨過了窄窄的溪流,一直蔓延到了對面的巖壁之下。
醍醐不由被一步步逼退,同時過于刺耳的聲音使得她不由自主地捂住了雙耳。
如果剛剛羽原給人的感覺可以形容為沸騰的開水的話,那現(xiàn)在則是把開水潑進了滾油之中。
眼見自己跟個大呲花一樣,羽原不由得皺起眉頭,隨后在他的控制之下,他身上的雷光逐漸減弱,直至熄滅。
“成功了?!?p> 羽原對著醍醐露出了一個發(fā)自肺腑的笑容,甚至他還有些輕佻地擺出了個剪刀手。
以六壬之術為基礎,血佚之術和弧漸七增律相繼發(fā)揮作用,不過與其說這三者是忍術,不如說這是三個增益BUFF。
血佚之術自不必說,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大幅增強了羽原的身體能力,六壬之術和弧漸七增律則是增加查克拉品質的術式。
而且弧漸七增律與六壬之術并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它們之間的差異只在于查克拉和自然能量的輸出效率方面。
相比于六壬之術直接往經(jīng)絡里摻自然能量,弧漸則要復雜一些。
在見識過了云隱那個磁遁忍者之后,羽原一直在有意無意的玩著自己的查克拉,這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了自身查克拉的可操控性……
羽原這個人,好像從根源上就是帶磁的。簡單來說,他能控制的不只是金屬,同時還有自己體內(nèi)的能量,或者說后者可能是前者的基礎和內(nèi)因。
所以在將自然能量用封印術式匯集在一起之后,它也有了被進一步操控的基礎。
羽原的弧漸七增律,用比喻的方式進行說明的話,假定他自身在經(jīng)絡系統(tǒng)中流淌的查克拉是一團藍色的棉花,而封印中的自然能量是一團紅色的棉花。
當查克拉流經(jīng)封印術式的時候,羽原操作開始了,通過拉伸與自旋,他將藍色的“棉花”擰成了一根線,同樣的自然能量亦然,然后下一步的操作則是將藍色的線與紅色的線再次擰成一股……這就是生物結構上所謂的“雙螺旋構造”的由來。
好吧,應該說這就是“弧漸七增律”。
而既然能擰一次兩次的話,自然能擰三次四次,羽原的雷遁強度之所以能二度暴漲,正是因為他再次將兩根紅藍繩擰成了一股。嚴格說起來,羽原剛剛使用的不是七增律,而是一增律和二增律。
僅從能量密度上來說,二增律已經(jīng)明顯超過了一般的仙術查克拉,然而羽原的做法與真正的仙術之間的差別非常明顯——仙術查克拉是化學反應,他的做法是物理相加。
仙術查克拉的能量利用效率要更高。但無論如何,弧漸能讓羽原很快把自然能量運用到實戰(zhàn)之中,所以它是一個很好的術式。
就算假定自然能量的能量密度與忍者的查克拉持平,那么二增律狀態(tài)下他的輸出效率也是原本的四倍,堪稱四倍界王拳。
根據(jù)羽原的完全主觀猜測,在一增律狀態(tài)下,他的查克拉質量肯定是不如仙術查克拉的,但是在二增律狀態(tài)下,應該是大于等于仙術查克拉的……他使用的能量是仙術查克拉的兩倍,然后期盼殺傷效果與仙術查克拉持平,這應該不過分吧?
他“四倍界王拳”狀態(tài)下的雷遁跟“兩倍界王拳”狀態(tài)下的雷遁完全不是一回事。
弧漸七增律是羽原第一次嘗試“磁遁”與仙術的有機結合(簡單拼接),而它帶來的效果令他十分滿意。
至于這個術的缺點,則主要有兩個。
其一,這種體內(nèi)ZIP會使得能量流劇增,并且給經(jīng)絡系統(tǒng)帶來沉重的負擔,以羽原目前的狀態(tài),二增律已經(jīng)是極限了。
其二,二增律的查克拉消耗量是正常狀態(tài)下的兩倍,所以不是極端狀況羽原不會使用它……六壬之術已經(jīng)是一個很不錯的增益了。
完成了新忍術開發(fā)的羽原,這時候對于自然能量的使用已經(jīng)是一種高于重吾、低于仙人的狀態(tài)了,并且他還能通過二次壓縮使得術的效果接近仙術,盡管只是物理相加,但羽原他加的多啊。
某種意義上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把他稱為“半仙人”了,俗稱羽半仙。
在火力全開的情況下,羽原的實力能確確實實達到上忍級別,實質上攻擊力都可以超越一卡了,只是他缺乏查克拉的問題沒有從根源上解決,三十秒真男人時間還是太短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羽原是可以稍稍對大蛇丸表達一下感激之情的,畢竟普通人一輩子都接觸不到的自然能量被大蛇丸一針解決了。
在擁有了高質量的查克拉之后,羽原其實可以嘗試另一個術了,不過那不著急,因為他自始至終面臨的問題都不是缺乏攻擊力,而是缺乏持久力……他很硬,但也很快。
如果羽原下次再走上戰(zhàn)場的話,那已經(jīng)可以把他視作尖端戰(zhàn)力了。
…………
時間稍稍往前提一點。
在羽原和醍醐離開木葉在川之國的前線營地的時候,四代火影其實并未離開,除了慰問之外,他來這里還有別的事務要處理。
川之國擋在火之國和風之國中間,這個國家原本有個叫做谷隱村的小忍村,可惜的是這個忍村在第三次忍界大戰(zhàn)之中消失了……不知道為什么,反正是消失了。
漩渦一族的渦潮隱村都會覆滅,其他小忍村被某五大忍村順手抹平簡直再正常不過了。至于谷隱村會不會在戰(zhàn)后得到重建,那還得看川之國能不能取得大國的支持了。
從地理地形上說,川之國是一個南北狹長的國家,在這個國家偏西方靠近風之國的位置,有一條南北橫貫這個國家的山脈,這條山脈叫做“褐地山脈”。
這條山脈不怎么出名,但是山脈上的某座山峰在三次忍界大戰(zhàn)之后卻大名鼎鼎,因為它的名字叫做桔梗山……即木葉擊潰砂隱主力的戰(zhàn)場。
總之因為這條山脈的阻擋,來自南大洋的暖濕氣流被擋在了風之國以東,這種地形是造成風之國荒漠環(huán)境的原因之一。
暖濕氣流順著褐地山脈一路向北,在深入內(nèi)陸之后最終被土之國的高原地形擋在了南側……這就是雨之國多雨氣候的由來。
簡單的說,在桔梗山戰(zhàn)役之后,木葉控制住了川之國的大部分國土,而砂隱只能守住山脈一線,不讓木葉勢力繼續(xù)西進。
四代火影來到前線的另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準備要與四代風影簽訂一個協(xié)約,即“木葉---砂隱互不越界協(xié)定”。
這個協(xié)定的主要內(nèi)容是禁止木葉與砂隱各自越過褐地山脈,這樣褐地山脈實質意義上成為了兩大忍村的停火線。
之前的那次沖突,應該是兩國最后一次嘗試了,結果是誰都無法取得什么有效進展,這樣雙方也就徹底死心了。
因為雙方都無力進取,所以協(xié)定簽署的非常順利,中間沒有出什么幺蛾子。
協(xié)定簽署之后,木葉大概控制了川之國五分之三的土地,而且都是平原谷地這種氣候適宜、土壤肥沃的產(chǎn)糧區(qū),至于砂隱控制的山脈以西……不談了,建議自行想象。
而這個互不越界協(xié)定基本上可以視作兩國即將退出戰(zhàn)爭的征兆,再之后應該就是?;饏f(xié)定和停戰(zhàn)協(xié)定了。
PS:本文使用的地圖貼在了書評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