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冊封世子
很快宗正寺卿曹興和禮部尚書孟德光就趕到了延和殿,兩人皆是一臉忐忑之色。
元日期間官家鮮少會單獨召大臣入宮,而此時卻召見了他們兩人,莫不是他倆犯了什么事兒?
然而當?shù)弥暗壅僖娝麄兊哪康臅r,兩人都驚呆了。
如今滿大街都在傳真正的康王之子出現(xiàn)了,甚至有賭坊偷偷設立了賭局,看誰才是康王之子,而朝中大臣也都在關注此事。
這才過了幾日,怎么就已經(jīng)有結論了?
兩人偷偷看了看一旁的康王,只見他嘴角微揚,眼底的喜色怎么都掩不住。
看這情形王府內(nèi)的那位真是康王的兒子了。
這下兩人都不淡定了,急忙回憶是否對這位世子有過不敬之舉,想了一圈才發(fā)現(xiàn),別說不敬了,就是連面都不曾見過。
幾人商討了許久才令官家滿意了,若非康王極力攔著,此次冊封怕是比立太子還隆重,那賞賜更是多得令人咂舌,不過大多是出自官家的私庫。
不到一日,齊臻被冊封世子的消息就傳得京城皆知,那賞賜更是如流水般抬進了王府,除了官家的賞賜,還有太后及后宮妃嬪的。
見此,京中的大小官員都坐不住了,紛紛備上貴重的賀禮派人送去了王府,生怕送慢了,或是禮送輕了會遭官家不待見。
看著滿院子的東西,齊臻只覺得頭疼,這些還僅是宮里給的賞賜,至于那些官員送來的賀禮只能放在其它地方了。
然而令他更為不適的是周圍人對他的態(tài)度,許是習慣了被人無視的感覺,像現(xiàn)在這般殷勤奉承反倒讓他不自在。
康王府主院。
韓老夫人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時間就趕來了王府,甚至連拜帖都沒來得及遞。
當她看到康王妃時,頓時心疼得險些落淚,此時的她哪還有半分王妃的儀態(tài),整個人都是木木愣愣的,任身邊的丫鬟嬤嬤怎么勸慰都無濟于事。
韓老夫人不由嘆了一口氣,她這個女兒自幼被嬌寵長大,即便是嫁人了也一直被康王爺寵著,何曾受過半點委屈?
可誰曾想竟遭了閨中摯友榮王妃的算計,這些年一直活在折磨中,如今好不容易真相大白了,可又如何讓她能夠接受?
信賴的嬤嬤早已背叛了她,一直仇恨不愿搭理的孩子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看見韓老夫人,康王妃總算有了反應,流著淚撲到她的懷中,宛如小時候一般。
“母親,我不信,那些都是假的對不對?方嬤嬤怎么會背叛我?那孩子明明跟我和王爺一點也不像,怎會是我們的孩子?”康王妃哭著質問道。
韓老夫人一臉心疼地抱著她,拍了拍她的背,“此事王爺已經(jīng)調(diào)查清楚了,斷不會出錯的。”
否則官家也不可能冊封齊臻為世子。
她也沒想到齊臻就是她的外孫,因康王妃的緣故,他們韓家對齊臻并不親近,倒是韓靖軒不在意那些利益關系,執(zhí)意與他來往。
似是不愿接受這個結果,康王妃不甘心地說道:“我見過另一個孩子,那孩子長得不僅像王爺,也有幾分像我,若非我倆的孩子,豈會這般巧?”
韓老夫人看著有些執(zhí)拗的女兒,嘆氣道:“其實你心里早已清楚誰才是你的孩子,你只是不愿承認罷了?!?p> 康王妃下意識想要反駁,可觸及到母親的目光,她的偽裝瞬間被擊碎,淚水止不住往下流。
是啊,那手鐲她一眼就認出了,是母親給的陪嫁,當初她挺著肚子逛花園時,一不留神險些摔倒,幸虧身邊的丫鬟及時扶住了她,才沒釀成大禍,于是她便賞賜了那丫鬟手鐲。
后來去相國寺她也帶上了那個丫鬟,所以手鐲及燙傷的由來足以證明齊臻的身份。
此時想來,她對齊臻態(tài)度的轉變確實因為方嬤嬤,是她不著痕跡的提醒,才讓她越發(fā)懷疑孩子不是自己的。
出于對方嬤嬤的信賴,她從沒懷疑過她會有二心,更沒想到她會給自己下藥,雖然藥量很小,但足以讓自己情緒不穩(wěn),甚至險些釀成大禍。
其實她不是不能接受齊臻是她的孩子,而是不能接受自己對他的傷害。
當初她險些親手殺了他,后來又將不足十歲的他獨自留在王府,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即使這些年的見面,自己對他也只有冷言冷語,甚至不許他叫自己母妃。
“以前的事就讓它過去吧,所幸還來得及,以后好好補償他就行了。”韓老夫人出言勸慰道,不想自己女兒一直陷入自責之中。
“那些傷害真能彌補嗎?”康王妃喃喃地問道。
……
待元日之后的第一次早朝,景帝當即丟出一重磅消息,讓齊臻暫代刑部侍郎一職。
此決定一出,整個朝堂瞬間沸騰,皆是反對的聲音,就連與康王交好的大臣也都覺得此舉不妥。
而幾位成年的皇子則是眼紅不已,他們?yōu)槌⒆隽诉@么多事也沒能得到一個從三品官職,而這康王世子什么都不需做就能坐上刑部侍郎的位置,即使是暫代之職,可這樣的殊榮也足以令人羨慕嫉妒恨了。
景帝不理會眾人的反對,直接看向蔡林義,“蔡愛卿,你覺得世子能勝任此職嗎?”
蔡林義在年前就已經(jīng)處理好了澧州的事情,回了京城,景帝之所以問他,是想借他的口說出齊臻在澧州所立下的功勞。
大殿其他人皆看向了蔡林義,不明白官家為何獨獨詢問他。
蔡林義自然領會了景帝的用意,縱然心中叫苦,卻也不得不出這個頭。
“回稟陛下,微臣覺得世子能擔任此職。”
此話一出,再度引起軒然大波,眾人紛紛將矛頭指向了蔡林義,直到景帝身邊的宦官喊了一聲‘肅靜’,眾人才罷休。
“你倒是說說看,為何?”
“微臣之所以能這么快處理好澧州之事,全靠世子相助,是世子破了澧州的一樁樁命案,并找到了方永何貪污的罪證,才能將此人繩之以法。
而且據(jù)微臣所知,前些日子京山縣莫家村的命案及那場假時疫皆是世子所破,世子有這樣的大才,是以完全能擔任刑部侍郎一職。”
蔡林義臉不紅心不跳地把姜姝玥的功勞全歸到了齊臻身上,讓他儼然成了破案神探。
深知內(nèi)情的康王險些沒能控制好臉上的表情,沒想到蔡林義看似這么老實一個人竟能如此顛倒黑白。
而其他人則是半信半疑,這康王世子朕這么厲害?不聲不響竟做了這么些事?
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大臣反對此時,眼看景帝即將動怒,康王不得不站出來。
“陛下,諸位大臣發(fā)對,想來是對世子的能力有所質疑,不如陛下指派一個任務考校一番,若能完成,那邊說明他有能力擔任侍郎一職,反之則說明他還需再歷練歷練,任職之事也就此作罷?!?p> 那些反對的大臣紛紛點頭,覺得此辦法甚好,若世子真有本事,他們自然不會再阻攔。
景帝見康王信心十足的模樣,知他已有決斷,便順勢應允了。
“既然是在刑部任職,那就替刑部解決一樁案子吧,崔尚書,便由你來選案子?!?p> 崔尚書無奈的領了旨,這案件的難易程度著實不好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