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錢!花錢!借錢!打工人必經(jīng)之三連問。
在施工單位工作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幾乎每天都能聽到有人在談論發(fā)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的事情,自己單位的,還有其他單位的同事,似乎工資成為了每個人交談過程中的充分必要條件。
如果談起發(fā)錢和攢錢這件事,想必我會比任何人都更加注重。
從我開始對錢有印象開始,似乎就沒怎么花過錢,錢在我的眼里就是一直在攢著攢著,無論發(fā)了多少錢在自己的手里其實就是一個數(shù)字。
過分的攢錢在一定程度上不是什么好事,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你對現(xiàn)金流的判斷。
“錢不是攢出來,錢是掙出來的”,這句話也對也不對,說他對是因為錢確實不是攢出來的;說他不對也是因為錢也確實不贊不行。
不過攢錢確實是一個好習慣,就像網(wǎng)上傳的一句話“攢錢一時爽,一直攢錢一直爽!”
攢錢這件事對比其他性質的單位來說,在施工單位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
暫且不管你是什么施工單位,中建系統(tǒng)的施工單位還算是比較好的,因為中建系統(tǒng)的基建設任務基本上不會像是中鐵和中交系統(tǒng)承接的那樣都是比較深入自然環(huán)境比較惡劣的環(huán)境中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工程。
投身于開辟祖國的大好河山中,不能說全部都是,大部分都是比較偏僻的地方吧,沒有什么消費的地方,所以你發(fā)下來的錢都是你的凈工資,另外施工單位在施工期間也會統(tǒng)一管理你的吃住問題,可能衣行的問題需要你自己解決一下,只要解決了吃住,剩下的都不是什么大事。
在施工單位的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并沒怎么花錢,反而變得比上學那會更加的省錢了。
上大學的時候,舍友跟我說過一句讓我記憶尤深的話,意思就是:我們現(xiàn)在花的都是父母的錢,不存在誰比誰有錢,有錢就花,沒錢就不花!
舍友三觀還是很正的。
能有現(xiàn)在的攢錢的習慣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歸功于上學時的經(jīng)歷,無論什么時候提起來都是人生中最寶貴的一筆經(jīng)驗財富。
上學時無論干什么都是花父母的錢,所以無論干什么都講究性價比,甚至沒有性價比可以考慮,干脆就是“低價中標”,都沒有合理一說。
上學的時候哪里來的跟發(fā)工資掙錢這會相比,現(xiàn)在就算是買東西考慮性價比也至少還得考慮“合理”這一關鍵因素,上學那會的花錢方式真的就是簡單粗暴,什么東西便宜就買什么,不管質量怎么樣,不是自己不想追求質量,是自己真的沒有那個能力追求質量。
不過即使現(xiàn)在自己有工資可發(fā)了,自己兜里也確實比上學的時候錢更充足了,至少生活上發(fā)生了質的變化,還是希望大家在自己能夠承受的經(jīng)濟范圍內理性消費,實現(xiàn)財務自由之前,做什么都要理性消費吧,比較難以接受的現(xiàn)實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真的沒有多少人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更多的人都是在工薪階層上掙扎著,中產(chǎn)家庭都算不上,消費的時候還要細細斟酌。
施工單位里面迫使你能攢住錢的因素很多,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方式等等因素。
有掙錢,就會有花錢。
在施工單位相對來說并沒有多少花錢的地方要你去花錢,可能項目上的伙食費要你自己交一下,但是那也只是讓你交一半,公司給你補貼一半,相對大學的時候全部都要自己交好多了。
我上學的時候為啥不胖就跟自己的吃飯方式有很大的關系,無論是什么日子,就算是生日也是雷打不動的一天20塊錢的標準,即使大三之后兼職掙生活費了對自己要求也沒有放松,舍友有時候還打趣的問我能不能吃的飽,我總是習以為常的說吃不飽啊,吃不飽就餓著唄,還能怎么樣?
好在五線小城市的大學也沒有什么娛樂場所,物價也沒有多么的昂貴,所以生活成本比較低,這也是自己掙點生活費就能養(yǎng)活自己的原因了。
工作之后發(fā)現(xiàn)連伙食費有可能都不用交了,那豈不是更不用花錢了,我還是一個不抽煙不喝酒不亂買東西的“好人”,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無數(shù)的同事和無數(shù)的下面的施工隊的人見到我不抽煙不喝酒還是比較驚訝的,直呼“好人”呀,不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施工現(xiàn)場的煙酒文化很“嚴重”,自己如果對于工作環(huán)境有要求的話還是要考慮一下是不是能接收滿是煙酒氣息的施工單位。
好多同事見到我不抽煙不喝酒就算了,他們比較不理解的是我怎么控制自己的花錢的行為的,尤其是我之前的生活還是比較節(jié)儉的生活,對于一下子相對富裕起來的生活是怎么控制住自己的消費沖動的。
對于這個問題,我只能說:得到了什么東西,就會失去什么東西,有得必有失。
消費這個事情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你有錢你就消費,買了東西感覺很爽,獲得了心理上的極大的滿足,精神上得到了滿足,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工作一天之后的疲勞和不愉快,那你自然愿意消費,這就相當于等價代換了,你“失去”金錢,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悅,我失去了精神上的愉悅,得到了萬惡的錢財,其實是公平的。
直到后來我感覺自己真的太不會花錢了,還是給自己規(guī)劃了一下自己的理財計劃,談不上理財計劃吧,只能說對于錢的處理變得越來越合理化了。
定額消費這個消費習慣慢慢的讓我摒棄了,變成了比例消費。
比例消費,顧名思義就是無論你的工資是多少,發(fā)下來之后優(yōu)先處理你因為操作不當使用的花唄,白條等超前消費,逐一銷項之后剩下的錢就是比例消費了。
我給自己定的比例稍微低了一點,結合自己實際的經(jīng)濟情況來制定適合自己的消費比例,我給自己執(zhí)行的是8.5:1.5的消費比例,很簡單:發(fā)下來的錢還完花唄白條之后的錢,85%用來存起來,這個看你自己怎么決定,是用來存定期還是用來理財,自己決定;剩下的15%則是自己的消費余額,這個消費余額也不是說這些錢就一定全部要花光它,那就太激進了,最好還是在余額里合理規(guī)劃一個二八原則,“八”里面的錢可以不用太過計較,不用太過合理的消費,給自己一些任性的機會,畢竟我們們還年輕,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二”里面的錢就是你可以透支的錢,最好控制到可以不選擇去消費“二”里面的錢,這樣的話,在一個月過完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還超額完成了目標,這樣下個月你就在可以保持比例不變的條件下,自己還多存了一部分錢,久則久之,就是一筆比較可觀的數(shù)字。
涓涓滴水,匯聚成河,對于普通人來說,自控力及自律就是最好的“暴富”機會,最終還是把機會把握自己手中,看是不是自己可以成全自己。
說說借錢的經(jīng)歷。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就成為了同事嘴里的“有錢人”,實際上的情況是:我是真的沒錢,只是看起來攢的相對比較多,花的比較少而已。
借錢這件事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一個話題,不論是什么原因,什么方式借錢,現(xiàn)在的借錢似乎已經(jīng)失去了幫助的本意,聽到的更多的是別的聲音,看到的結局不盡相同。
之前對于借錢這件事還是存有戒備心理,但是當真的有人和我借錢的時候,我卻變得不是那么小心翼翼,至少從我的經(jīng)歷出發(fā)來說,有的時候一個人能不能借到錢還得看這個人,不在于借多少錢。
關于借錢這件事,我的工作經(jīng)驗少的可憐,經(jīng)歷的事情又少的可憐,分享出來的東西青紅不接的,但是,還是要告誡一類人,如果你自己很普通,你手里的錢都是你一點一滴的攢起來的,那就輕易不要借給跟你借錢的人,別人的善良可能沒有你的辛苦值錢,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