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此時,評論上已經(jīng)炸開了鍋。
無數(shù)屏幕前的觀眾張大嘴巴,沉浸在節(jié)目的特效和主持人中無法自拔。
“不是吧,這種特效是電視臺做出來的?”
“什么時候電視臺的特效這么牛了?!?p> “好萊塢大片也就這了吧。”
正在觀看節(jié)目的副臺長此時也瞪大了雙眼。
這樣的節(jié)目,真的是周陽一個人做出來的?
芷江臺就算傾盡全力,不計后果的投入,估計也就打個平手吧。
無數(shù)人為之驚嘆的同時,屏幕上的畫面已經(jīng)重歸黑暗。
黑暗之中,一盞燈火亮起,一千五百年前的江都映入眼簾。
無數(shù)的光點閃爍,人聲鼎沸之中藏著世事的悲涼,這是江都,楊廣三下之地。
一個男人傲然挺立,他著一身黃袍,象征土德,上繡九龍,表天子之位。
隔著一座揚州城,周陽已經(jīng)能感覺到那股強大的氣場。
隋煬帝:楊廣!
他曾平定陳朝一統(tǒng)天下,他曾遠征契丹攻滅吐谷渾,他曾親赴河西走廊,威震西北邊疆。
只是現(xiàn)在,這位帝王卻面臨著死亡的命運。
數(shù)桿畫戟被主人對準他們的帝王,昔日的臣子此時卻是奪命的惡鬼。
楊廣負手而立,身影是如此孤傲。
他注意到了這個外來者,向那里看去,于是兩者目光相對。
即使是生死關(guān)頭,帝王依舊是帝王,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
“汝欲何為?”
楊廣并未覺得眼前這人的著裝而奇怪,因為他不在乎。
帝王該有這樣的胸懷。
他經(jīng)歷過的,遠比這多。
周陽雙手抱拳,時間被暫停,軍士遞來的三尺白綾飄揚在半空。
“晚輩自一千五百年后而來,來看看大隋的英姿?!?p> 仔細想想這句話有諷刺的意味,現(xiàn)在已是隋朝末年,哪來的英姿一說。
楊廣瞳孔微縮,時間被暫停了,這樣的手段超乎了他的想象。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無論怎樣的文治武功,最后都會被時間消磨殆盡。
而能夠暫停時間的則是……
“神仙?!”
楊廣眼中似乎亮起一團希望之火,往日的斗志似乎回到了這位帝王的身體,但很快那團火光卻又熄滅了。
“不,這世上沒有神仙,就算是有,朕也不信。”
“墨家有奇巧淫技,可稱造化,你是墨家子弟?”
科學家和墨家都是站在自己時代前沿的人,把它們相提并論也不是不可以。
周陽不知該如何回答,索性便順著楊廣的問題說了下去。
“陛下可以這么認為,墨家的時光機關(guān)幫助我穿越到了這里?!?p> 此話一出,空氣瞬間凝固,仿佛有無數(shù)把刀劍即將落下。
楊廣死死盯住他,眼神中的殺氣毫不掩飾。
“這機器,我可用嗎?”
就這一句話,仿佛尸山血海壓倒在周陽身上。
此時,周陽的背后已經(jīng)滲出冷汗,果然普通人和帝王的差距還是天差地別的。
不只是周陽,此時的評論區(qū)早就炸開了鍋。
“臥槽,剛剛楊廣的眼神差點壓死我,周陽是怎么頂住的。
“這兩個人的戲震撼我爺爺一萬年!”
“這就是楊廣嗎,不信神仙反而相信科學,看上去也不怎么昏庸啊?!?p> 伴隨著評論區(qū)的炸鍋,芷江臺內(nèi)部也傳出陣陣驚呼。
副臺長看到這里,不得不開始佩服自己的眼光,居然發(fā)掘了這樣一個人才。
“副臺長,要不要給這個節(jié)目增加曝光?”
看著不斷上漲的數(shù)據(jù),副臺長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自己上任臺長的一天。
“這種數(shù)據(jù)你還問我要不要給曝光?”
“小孫,你升不了科長是有原因的?!?p> “看好了,這是前輩給你上的第一課!”
副臺長大手一揮,豪情萬丈。
“給老子頂滿,出了事算我的!”
……
畫面中,周陽一步步走向楊廣。
腦海中系統(tǒng)賦予的主持經(jīng)驗讓他得以重整旗鼓。
“陛下知道不可又何必再來問我。”
“與其浪費時間問這種問題,陛下不如換個角度?!?p> 他輕聲問道。
“除了這個,陛下還有什么想問晚輩的嗎?”
楊廣撥開面前長戟,面色陰沉:“你給不了朕想要的?!?p> 周陽笑道:“陛下盡管說,我想沒什么東西現(xiàn)代不能滿足你?!?p> 火光搖曳,照在楊廣臉上,投下的陰影像是一幅地圖,映照出屬于這位帝王的偉大疆土。
“朕要你現(xiàn)在殺死這些反賊,你能做到嗎?”
周陽神色一頓,他做不到這個,他只是個旁觀者。
楊廣步步緊逼。
“朕要你幫朕平定叛亂,你能做到嗎?”
周陽默不作聲。
“朕要你送朕回到過去,逆轉(zhuǎn)未來,你能做到嗎?”
更加寂靜,周陽被問的啞口無言,歷史是不可逆的,就算是系統(tǒng)也做不到。
“我,做不到。”
靜,靜極了。
好一會過去,一聲嘆息傳來。
“后人如何評價朕?”
無論怎樣的人,終究也逃不過別人的評價。
唐有女帝武則天,上接貞觀,下開開元,極盡女子之威,死后留無字碑,待后人評價。
周陽迅速調(diào)整情緒,回答問題。
關(guān)于楊廣,史學家早有定論。
“楊廣殺兄淫母,橫征暴斂,視禮法于無物?!?p> “強開運河,致萬家妻離子散,是昏君!”
“遠征高句麗,大興土木,不顧百姓苦難,是暴君!”
隨著一字一句落下,仿佛刀子扎在楊廣心口。
他眼中的豐功偉績在后世人眼中,竟是昏君暴君的代表。
“朕不信!”
楊廣須發(fā)皆張,怒目圓睜。
“朕遠征高句麗,為的是開疆擴土,保子孫和平,絕非暴君!”
他手中還抓著那三尺白綾。
“開運河,溝通南北,這是天大的好事,又怎能說朕是昏君?!”
江都的燈火此時照在他臉上,映出一片陰影。
周陽反問:“那陛下為何成了亡國之君呢?”
楊廣語氣愈發(fā)癲狂。
“不對,諸臣乃亡國之臣,朕絕非亡國之君!”
這似乎是一位野心帝王最后的倔強。
周陽聞言鼻子一酸,楊廣本不該淪落至此。
此時,電視機前的觀眾也是陷入了共情之中。
“這tm就是楊廣本帝啊,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股英雄落幕的悲涼。”
“這個楊廣把我驚艷到了,怎么可能有人演的這么好?!?p> “救命,媽媽問我為什么跪著看節(jié)目?!?p> 畫面中,楊廣還在盡情發(fā)泄著自己的瘋狂。
他口中不斷咒罵著那些仇人,背叛者和對手。
帝王終究也免不了凡俗。
他恨那些反賊不懂國事,造反以亂天下;他恨那些世家把控朝政,永遠自私自利。
他恨自己,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沒能讓天下百姓安居,沒能保大隋江山萬世。
周陽把楊廣的所作所為看在眼里。
這位大帝縱然有過荒唐歷史,但他的光芒不可掩飾。
于是周陽跨步向前,面對著整個江都,整個天下。
他朗聲道。
“公元588年,楊廣滅陳,統(tǒng)一南北!”
“公元605年,楊廣修建大運河,至今仍澤潤天下!”
“同年,楊廣設(shè)立進士科,科舉制興起,世家大族的朝廷開始崩塌!”
“公元609年,楊廣西巡河西走廊,戰(zhàn)敗吐谷渾,27國均稱臣,絲綢之路洞開,后世無不嘆服!”
“故后世有人稱其……”
周陽聲音突然猛地抬高。
“罪在當代,功過千秋!”
聽見這話。
楊廣眼中精光再現(xiàn),那個叱詫風云的靈魂仿佛又回到了這具軀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