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1
星門的開啟,讓雙方的士兵們都為之矚目,但這只讓戰(zhàn)斗終止了一小段時間,隨著動力和電容的恢復,戰(zhàn)斗無可避免的再次爆發(fā),但艾瑪艦隊這次卻占了下風。
要知道這座EVE之門本身也是一個依托蟲洞建立的無比龐大的空間站,也是一個超級堡壘,它的造價甚至可能超過蓋倫特聯邦政府每年20%的財政預算,四大帝國每年的軍隊預算也不過占各國GDP(生產總值)的5%以下,因此這種規(guī)模的超級堡壘也只能在四大帝國的首星附近和極具戰(zhàn)略意義的邊境星系見到。
艾瑪艦隊的指揮官本來是打算一舉突入以便速戰(zhàn)速決,不給對方任何緩和機會,奈何被這意外情況打亂了計劃。即便有備用方案,但在全部艦船甚至后勤艦都清電的情況下任何方案都無法作出有效部署。因此,當雙方恢復作戰(zhàn)能力時,便是艾瑪艦隊由于整體慣性進入了堡壘級武器的有效攻擊范圍。
星城末日武器閃電鏈,威力驚人的屹立反艦導彈系統以及反艦炮臺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對艾瑪艦隊進行了重創(chuàng),不但有不少艦船直接炸成了宇宙殘骸,還有不少戰(zhàn)列艦的裝甲甲板已經損耗過半,幾乎所有大型艦船的護盾都已被耗盡能量,以至于艾瑪艦隊指揮官不得不暫時要求艦隊緊急回撤,畢竟艾瑪帝國海軍在多美,卡多而,幽暗之域星系的常備艦隊已經完成集結,如此便應該避免無意義的犧牲,重新進行作戰(zhàn)規(guī)劃。
雖然聯盟一方配備有攔截裝置,但見到艾瑪艦隊準備撤離卻依舊放棄了強留,原因便在于那幾艘航母,無畏艦和泰坦,對于聯盟來說,強留艾瑪艦隊雖然保得住堡壘,但聯盟艦隊怕是真要損耗殆盡了,更何況另外三國不可能放任堡壘被毀,這可是極為珍貴的穩(wěn)定蟲洞,誰知道堡壘爆炸的沖擊波會不會對蟲洞的穩(wěn)定造成影響。
艾瑪想要摧毀這座星門,但三大國以及不少勢力都已經監(jiān)測到艾瑪艦隊的調動并展開調查。拋開米瑪塔爾不談,蓋倫特聯邦和加達里得知后都對這座堡壘覦覬不已——一個可能是全新的世界,亦代表著潛在的無窮利益,因此第一時間派出了長距躍遷偵察艦設立誘導信標,以便后續(xù)大規(guī)模投送軍力。
在這個時候事實上已經有了負責處理四國間星際安全事務的統合部門,除去管理克隆人和維持航道安全,其實也同時作為四國國防部門的溝通平臺,蓋倫特,加達里,米瑪塔爾罕見的同時聲明要求艾瑪帝國立刻停止對德雷卡聯盟的違規(guī)軍事行動,因為德雷卡聯盟的巨型空間站實際處于四國間“四不管”的位置,在統合部“四國交界處緩沖區(qū)域公約”中已然列明不得對此處調派海軍中隊以上規(guī)模的艦隊。
這片區(qū)域任何一國的軍力調動都十分敏感,這里同時也不歸統合部管轄,按照“四國交界處緩沖區(qū)域公約”,如有需要保護航道或處理違法行為的軍事行動需要必須經過3/4成員國同意。
但向來以堅韌不拔,目標明確的艾瑪人會輕易罷休嗎?自然不會,經過艾瑪女皇賈米爾的緊急批核,帝國海軍派遣了多美星域區(qū)艦隊治下的兩支突擊總隊,一支特混攻城總隊和幽暗,卡多而星域區(qū)艦隊治下各一只突擊總隊增援到達該星系外圍,不算之前正在重整的2支常規(guī)總隊,德雷卡要塞外已經集結了艾瑪海軍的4支突擊總隊和一支攻城特混總隊。
但畢竟剩余三大帝國海軍已經獲得空間站坐標并開始調動,即便艾瑪綜合實力最強,但其他三國反應同樣迅速,同樣各調派了一支總隊靠近這座空間站。
德雷卡聯盟總隊指揮官自然明白另外三國想保住這座空間站,但盡管他們明擺著想瓜分這座空間站,但德雷卡聯盟也別無選擇,雖說聯盟也算是一個超級勢力,但相比于四國實在差了太遠,艾瑪“瘋子”的威脅實在太大,空間站只要不被艾瑪海軍毀掉,一切都還有談判的余地,因此德雷卡聯盟高層早在檢測到艾瑪艦隊調動時就聯系了另外三國,表示愿意開放蟲洞的通行權以及大部分運營利益,并希望獲得保護,艾瑪海軍向來被譽為四國最強海軍,三國沒哪個想第一個和艾瑪海軍正面對抗,過了好一段時間各方艦隊依舊沒有交火。
就在局勢僵持不下之時,德雷卡要塞內實驗室一個消息吸引了聯盟高層的注意,先前蟲洞剛打開時發(fā)出的探測器竟然成功返回了,并且根據探測器剛傳來的空間數據和歷史遺留的數據對比,蟲洞對面聯通的并不是千年前人類原本的宇宙。接到通知的德雷卡管理層明白這是一個讓解決艾瑪威脅的契機,接到消息后立刻聯通艾瑪艦隊并說明了情況,若聯盟數據沒有造假,那艾瑪也沒有摧毀要塞關閉蟲洞的必要了。隨著四國情報互相確認,女皇賈米爾同意撤回大半突擊總隊和全部的攻城總隊。
隨著那鋪天蓋地的艾瑪艦船隨著躍遷的熒光消失在視線中,德雷卡空間站內不論是工作人員還是軍人官員都松了一口氣,死亡的煙霾終于散開,但圍繞著這座蟲洞的利益紛爭才剛剛開始,德雷卡聯盟的未來依舊處于一片陰云之中。
誰也不可能放棄屬于自己的那份利益,強如艾瑪帝國,在剩三國的威懾下,也只能采取不那么激進的策略,準備與各國談判。一個新的,罕見而穩(wěn)定的蟲洞,可以帶來的是新世界那用之不竭的各類資源,連帶著要塞所提供的服務費用,稅收同樣會是極為恐怖的,亦有著重要的軍事意義。
在四國的協商下,德雷卡要塞更名為銀河要塞,用以銘記萬年前那屬于人類的舊家園,四國需各派遣一支常規(guī)總隊在要塞外的哨站駐守,用以防備蟲洞另一邊可能的威脅,且不得干預統合部運作,同時四國聯合建立的統合部將全面管轄這片區(qū)域的治安,清理所有盤踞在這里的星盜和走私犯,全面提升航道安全和附近星球的治安水平,并加強對克隆人飛行員的管制。
四國全部簽署了“銀河要塞聯合防御協約”“資源分配協約”和,規(guī)定四國海軍必須在要塞遭遇攻擊時共同防御,以及多個協約,規(guī)劃了新世界的發(fā)展方向及管治權,并建立溝通平臺分配發(fā)現的各種資源。
統合部也會聯合四國海軍,先在蟲洞的另一邊建設前哨站并展開探索,同時大力宣傳吸引開荒者和克隆人飛行員到新世界“探路”,并將負責嚴格把控海關并對各類資源的通行進行稅收,至于要塞稅收和服務的收入分配則是艾瑪帝國25%,蓋倫特,加達里,米瑪塔爾各20%,要塞的運營,保養(yǎng),擴建費用和統合部支出12%,德雷卡聯盟3%。對于這種結果,德雷卡聯盟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這3%分成明顯還是四國擔心聯盟高層死守要塞爭取來的,否則四國怕是一點分成也不會留給他們了。
隨著第一步的塵埃落定,四國也開始對各方媒體與公民公布消息,無比巨大的風暴將席卷新伊甸,而無數渴望發(fā)一筆橫財的開擴者也將涌入那新世界,屬于新伊甸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
這章寫的有些急了細節(jié)不到位,話說我鴿了多久了來著(>﹏<),想趕緊把序章交代完,這就差不多了。
感覺有一些游戲內設定方面的不合理,決定加入部分無盡的拉格朗日設定,艦船有多種武器,也有防空炮臺之類的,裝甲僅能防御部分,護盾破了可以損壞沒有裝甲保護的武器和裝備等等。
感覺有不少設定需要補充,統合部由四國聯合為打擊罪犯保護航道成立,各國統合部主要還是各國的自己人,但在打擊犯罪方面情報共享,與海關分屬不同組織,例如星門旁常有各國海關以及統合部一起守衛(wèi),是一個分享星盜信息,打擊走私,清理海盜之類的綜合組織,同時也統一管轄各國內的克隆人,設立克隆人服務中心并保存資料,但統合部在跨國執(zhí)行任務時還是時有摩擦。
戰(zhàn)機,有大氣層攔截機,戰(zhàn)斗機,魚雷轟炸機,攻擊機,偵查干擾機,隱形轟炸機等,還有可以躍遷的太空穿梭機啦。
艦隊方面,每星域有一個區(qū)艦隊,區(qū)艦隊>總隊>支隊>大隊>中隊>分隊>小隊,以及特混編隊,各種艦隊可以有攻城,侵襲,偵查等不同特殊用途。大隊開始有1艘泰坦,3旗艦,5航母,支隊有數個大隊,總隊有數個支隊,按地區(qū)重要性數量不同。
建筑:哨站<前哨基地<星港<星城<星堡<超級堡壘(后續(xù)有可能調整)
特殊建筑:監(jiān)察陣列,行星采集中心,精煉工廠,貿易中心,等等等等
知識產權:“新伊甸知識產權保護條約”,為了充分保護簽約勢力在各自核心科技的所有權,以四大帝國為主導,制定一系列條款,對勢力和個人之間藍圖,武器技術的交易行為進行規(guī)定和約束,知識產權在所有締約勢力與四大帝國管轄范圍內均享有同等保護。
1.締約方對其設計發(fā)明的艦船藍圖及武器技術享有自主定價權和交易權,在任何交易中視作第一售賣方。
2.除非持有第一售賣方的許可,否則不得以任何形式對艦船藍圖及武器技術進行二次販賣或轉讓。
3.本公約對締約方下屬勢力擁有同等管治權,所有締約方需必須列明各自的下屬勢力,個人知識產權糾紛由勢力內執(zhí)法部門自行解決,勢力間知識產權糾紛由統合部執(zhí)行委員會進行裁決調解。
4.簽約勢力可以使用或掠奪未締約勢力的任何知識產權,締約勢力有義務監(jiān)察未締約勢力是否使用締約方技術知識產權,未締約勢力若未經允許使用締約方技術,四大帝國會視情況決定是否調派艦隊進行討伐。
星門:“星門保護條款”,以四大帝國為主導,制定一系列條款來保護新伊甸星門通行安全。
1.所有締約勢力不得對新伊甸星門系統中任何星門設施使用武力,也不得協助,鼓勵或引導任何武裝力量或勢力對星門設施進行攻擊,攻擊者將被所有締約勢力視作敵對方。
2.正式啟動星門的勢力被視為星門擁有者,擁有星門歸屬權,歸屬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讓,所有締約勢力必須認同星門歸屬權。
3.所有締約方需要使用星門統計當前星系克隆人飛行員數量及狀態(tài)并在當前星系進行廣播,同時接入統合部克隆人服務中心,用以防止克隆技術濫用并由統合部對克隆人進行監(jiān)管(涉及到“克隆人監(jiān)管公約”)。
4.任何星門一旦接入新伊甸星門系統中,即將其星門使用權開放給所有締約勢力內的民用飛船,貨運飛船及礦業(yè)飛船,超過武器/艦船裝備/結構/能源級數評級的視為武裝艦船,需得到勢力許可才可使用星門,該(勢力管轄區(qū)內)統合部擁有通過星門的民用艦船身份及貨品檢查權,用以打擊犯罪走私,但各星系統合部分部需有中央統合部駐派人員監(jiān)視官防止濫用權力,區(qū)域統合部與聯合統合部總部施行罪犯信息情報共享。
5.任何星門一旦接入新伊甸星門系統中,該勢力所征收的通行稅需按照由統合部CAD(商業(yè)評估部門)按艦船大小及貨品價值制定的統一標準,如有更改可在CAD勢力代表委員會提出。(一般勢力只在艦船經過勢力管轄邊境時才會征稅,內部星系通行則不收稅)
統合部:一個多世紀之前由五大帝國一同建立,當時五個帝國艾瑪,加達里,蓋倫特,米瑪塔爾和神秘的朱庇特間的戰(zhàn)火沖突剛剛停息,艾瑪-米瑪塔爾,蓋倫特-加達里之間的社會仇恨依舊未停止,而戰(zhàn)火又導致各種無管控邪惡勢力滋生,例如古斯塔斯海盜,艾瑪分支血襲者聯盟邪教,薩沙理想國,整個新伊甸一片動蕩,所以統合部成立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緩和帝國間的脆弱關系,并且為五大帝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建立基礎。
而這確實也是成功的,自建立以來緩解了很多可能爆發(fā)的帝國間大規(guī)模沖突,在很多邊境沖突與摩擦即將爆發(fā)的情況下,正是統合部的努力令雙方妥協。
統合部現在類似于星際警察,內部工作十分民主,五大帝國在所有事務上都有著平等的發(fā)言權,統合部現在已不止是各帝國間的沖突緩解平臺,同時也衍生出很多分機構,每個機構管理帝國關系的一個方面。在這些機構中,CAD(商業(yè)評估部門)負責星際貿易協議和規(guī)章,而DED(命令執(zhí)行部門)則負責監(jiān)管太空治安,維持民用航道安全,它們是目前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組織。
要注意的是統合部自身近些年一直在進步,已經不再單純是帝國之間達成協議的中立場所——它已經變?yōu)閾碛凶约阂?guī)章制度的獨立機構,變成了一個絕不偏向于任何種族的組織,所提出的“新伊甸航道通行條約”與“新伊甸貿易條約”也獲五大帝國支持與大部分星際勢力認同,雖然帝國們對統合部惟一的控制力,即經濟支持正在日益減少,并且統合部其他事務得到的收入正在穩(wěn)步增加(例如出售許可證)但鑒于統合部的工作非常出色,目前還并沒有出現濫用職權的情況,五大帝國至今還沒有考慮阻止這種發(fā)展趨勢。
作為艾瑪粉,主角應該會在艾瑪,某小少爺(≧▽≦),貴族和治理不會那么差,也對帝國繁榮擁有熱情,嗯不會向設定里那么腐朽了。
還有一些設定,之后再補充,也可能更改。
紫檀樺木
我開始以為沒人看的,結果偶然看到評論,真的感謝,感覺鴿了好久,時間太少了,還是會努力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