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幼兒園就被教育不罵人、不打架,街邊巷口老少中青罵人打架仍司空見慣。古老的文明里太深厚的哲學思想,只想到為我所用,而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同是不能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的。關于不罵人打架的教育,也可分為好幾個層次:一是于個人臉面、修養(yǎng)有關;二是減少與別人的對抗;三是美化生存環(huán)境;四是體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有了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不罵人打架根本就不用作為教育內(nèi)容。為什么顧左右而言他,不觸及根本?
從小就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苦中苦不能預見是什么苦,人上人曾自以為知道一點。為之努力那幾年,樹敵無數(shù)。家里人外面人當面嘲笑的有、背地言三語四的更多,最可怕的是冷眼旁觀的人,只別讓他看見你摔倒,看見了必定大棒補上:“你不是厲害么?你也有今天?!弊钯N心的朋友說:“誰在乎?”如果目標值得追求,這些都不算什么??墒强戳颂嗳松先酥螅鋈幻靼啄遣蛔阋宰鳛橐粋€目標。斯嘉麗在梅蘭妮去世的當晚看清了阿什利的悲哀,還能因為瑞德的存在被沖淡,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那份幸運。人上人,該是什么人?
人群分層可以用多個標準:財富、人品、學識、妍媸、年齡,數(shù)不勝數(shù)。但這些都不足以使誰高居誰之上。唯一能用高低評價的只有思想。心中只有一己之私的走到哪里都只有一個人那么大空間,能關照家庭親友的天地就寬很多。如果畫示意圖,一個人是一點光源,要照的范圍大,光源就要放得高。照亮自己還是照亮更多的人,是庸庸于人群之中還是忍受寂寞孤清高居于人群之上,并非人力能推舉,而是自我的選擇。
該怎么選?